叶柏寿,一个诗意的名字
文化信使/李文立 编辑/赵盼
叶柏寿,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名字。
叶柏寿,一个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名字。
叶柏寿曾经是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的所在地。就如沈阳之于辽宁。因为在建平百年县庆时写过一些材料,对建平的历史还是有一些研究。“建平”一名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建平的属地原隶于建昌(今凌源县)和平泉(今河北省平泉县)两县,遂取建昌、平泉两县首字而得“建平”之名。
建平初建时县城并不在叶柏寿,而是建在旧称为“新邱”的现建平镇。之所以由原建平镇迁来叶柏寿,是缘于这里有方便的铁路交通。叶柏寿铁路是伪满洲国时期小日本修建的“锦古线”,由锦州经承德至京东古北口的铁路,于1933年4月开工至1936年6月竣工,后来又增修了由叶柏寿至赤峰的铁路“叶赤线”,于1934年3月开工1935年12月竣工。叶柏寿遂由不知名的蒙古小镇,一跃成为有两条铁路穿过的枢纽站,叶柏寿也真正地在全国叫响了。
建平县是于1954年7月南迁至叶柏寿,并正式掩盖了叶柏寿的光芒。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描写过建平县的地图形象,建平县在地图上从正面看很像一只欲腾起奔跑的猛虎,如果你仔细观看会发现我的观察没有错,如果图放的更大一点效果更佳。后来我发现从另一个侧面看建平地图则像一个皮影人像的剪影,老虎的头部是她的发髻,如果牵强点说,这个图像更像是红山女神的侧影。
叶柏寿老火车站
叶柏寿新火车站
我曾经先后在叶柏寿这个小城生活了近十个年头,虽然感觉到这个词喊出来很美,但从没有去探究这个词组或名字的由来。总是感觉它就在那里,至少千百年就在那里了,肯定有它的道理。叶柏寿读Yebaishou,很多人读成Yeboshou,听起来就不够好听。有些人甚至将叶柏寿读成Yebushou,不字读成阳平,寿字读成上声,听起来不够美也不够响亮,很缠人粘乎乎的感觉。我在朝阳师专念书时,我的一个英语老师说她在60年代念大学时,人们就忘了她的名字喊她小Yebushou,她说难听死了,弄得她整天很没有面子,大学结束了,她终于恢复了自己的姓名,她觉得天空都是蓝的了。
云海里的叶柏寿
那天还是在火车上听两个外乡人在谈论这个暴富的城市这个名字的来由。他们说不是建平县吗怎么还叫叶柏寿呢?
有一个很懂行的人解释说,叶柏寿是小名,建平县是大名。那个人说虽然自己也不是叶柏寿人,但听人家讲,是因为叶柏寿原来是进关里关外的必经之路,原来这里有几户人家,只有一个小客栈,人来晚了,敲门叫宿,过往客人敲门叫“还收不收”,应答的人说:“客满,夜不收”。就这样,叫来叫去这个地方就被来来往往的人叫成了夜不收,后来雅致一点的就叫叶柏寿了。看来很多人现在还在叫Yebushou,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那外乡人有鼻子有眼儿地讲这么一个传说,听着还有些可信。
后来就这个名字我还是咨询了一些人,也到网站上搜寻了一下,还真搜寻到了一些关于叶柏寿的消息和条目。虽然说法不一,但具体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最权威的解释是:叶柏寿是蒙古语,意思是大房子。这里是蒙古乌梁海家族居住的地方(蒙西营子),有许多蒙古包,也有些土木建筑的大户住宅,所以称“大房子”。在蒙古语中,把蒙古包叫“噶尔”,把房子叫“板升”,就是“伊赫”的音转,意思是“大”。“柏寿”,也译“板升”,意思是“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