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名师在行动
北京归来谈感悟(十六)
浅吟低唱学语文
文图/杨淑琴 编辑/雅贤
12月1日上午,北京景山学校朱畅思老师的特色教学展示——诗歌吟诵《依意行调》招引着我们,让我们刚一下大巴车,还来不及看看校园就钻进阶梯教室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此时,教室里已经等候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名师,大概也像我们一样慕名前来。
课堂在老师吉他伴奏、孩子们吟诵的《笠翁对韵》中拉开序幕,孩子们在优美的音调中正身、平视、两手相合,腰弯曲大概至三十度,如果不是孩子们穿着绿白相间的运动服,你一定以为穿越到了汉代的学堂。课堂的开始是学生与嘉宾互动的环节,孩子们拿着老师事先准备的礼物送给台下的嘉宾,请嘉宾朗诵古诗,孩子用固有的声调把嘉宾朗诵的古诗随即唱出来。嘉宾们专注,专注得像个学生;孩子们专业,专业得犹如台上台下的名师。
朱老师用“诗”的古代原始的写法导入,让孩子们体悟到诗歌就要唱出来。很佩服朱老师的儿童化的语言,通俗亲切,孩子一下子就进入到了吟诵的意境。朱老师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在藏头“千万孤独”和藏尾“雪翁灭绝”中体味情感: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谁说鉴赏诗歌一定要说出来,心与心的碰撞更能擦出灵感的火花。“平长仄短”是吟诵的原则,以吟促解,以吟促做。
据说,景山学校小学生从对对联做起,一诗一景,两年创作了旧体诗七百多首,孩子们吟诵自己创作的歌,兴趣增强,创作与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唐代诗人施肩吾的《幼女词》、曹植的《七步诗》、袁枚的《所见》等古诗,在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时抑时扬的吉他伴奏下,从孩子们的口中唱出来,古文化知识犹如一棵小树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这声音不烦躁不犹豫,也缓缓流进每一位在场的“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远方朋友心中。
朱老师根据十一、二岁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孩子们摇动身体打着拍子吟诵袁枚《所见》。在孩子们的吟诵中,一个一会儿散漫放肆、一会儿又神情专注的天真活泼的牧童形象,一下子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究竟捕到蝉了吗?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也成了儿童,不知不觉地跟随着孩子们浅吟低唱起来。
走出朱老师的课堂,我的脚步轻轻再轻轻,我的灵魂似乎受到了荡涤,这个被老舍故居、北大小红楼等古老的建筑簇拥的学校,被浓厚的历史文化浸润着,积淀怎会不丰厚?一抬头,邓小平题词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学透,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
朱老师的吟诵课堂,吟诵不为吟诵,而为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借助吟诵的优美声调,走进国学的世界,去唤醒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深沉的爱。这项任务,只能从娃娃做起,也必须从娃娃做起。浅吟低唱,真的是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理想的方式。
记得一位教育界的泰斗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我要说,在知识信息更新迅速的今天,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一桶水,不要让它成为“陈年老水”,要让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不仅师官盛者,亦师位卑者;不仅师长我者,亦师少我者。今天我站在讲台给我的高中学生讲《离骚》,讲《短歌行》,讲《归园田居》,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年轻的朱畅思老师怀抱吉他,和孩子们一起浅吟低唱的样子。他的理念、他的方法,将成为汩汩的清泉,成为蒙蒙的细雨,流进我将倾尽一生辛勤耕耘的田地中,浇灌我那些正茁壮成长必将成为栋梁之才的小树。
于是,在古典诗歌的课堂上,我不知不觉地融进了浅吟低唱……
(作者现供职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实验中学,系朝阳市首批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