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温暖人间

摘要: 伟人毛泽东在七律诗《冬云》中写道: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恢弘壮阔的写意图景。对于生活在寒冷



此情温暖人间
——我市实施城区南部集中供热项目建设纪实

    伟人毛泽东在七律诗《冬云》中写道:“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恢弘壮阔的写意图景。对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来说,高天寒流,任你再猛再急,也无奈大地暖气的汹涌澎湃。饱受寒冬折磨的朝阳人民,更能深切感受“温暖”这个词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2013年4月26日,是一个朝阳历史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在我市城区南部,悄然拉开了有史以来集中连片供暖的宏大序幕!从这个不平凡的春天开始,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争、与寒神角力的民生战役,在古城朝阳全面打响!

    两年来、尤其是2014年以来,本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心系百姓、造福一方的朴素情怀,以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定决心,以雷厉风行、敢打硬仗的务实作风,以舍我其谁、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一举完成了预期的集中供热目标,在中国北方城市群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在朝阳城市发展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2013年7月24日,城南集中供热改造一期工程开工,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如期竣工,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并网、平稳运行的工作目标。累计完成主管网敷设33.099公里,二级网改造30.6公里,建设换热站32座,整合11家企业共12座热源,并网面积达到5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7亿元,7万余户居民受益。

    2014年8月22日,城南集中供热改造二期工程开工。截至10月31日,新建一级管网28公里,新建换热站66座,改造二、三级供热管网32.6公里,整合53家供暖企业共60座锅炉房,新建回水升压泵站1座、接引换热站75座,集中供热面积达860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6亿元,9万余户居民受益。

    这样,历经两年的大气魄开局、大手笔改造、大规模攻坚,城南集中供热总面积一举达到1400万平方米,共有16万居民用户受益。这一令人瞩目的盛举,不仅为半座城市的居民送上了冬日暖阳,更为城市北部区域下一步集中供暖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预埋了精彩的伏笔,在业界获誉“朝阳速度”!



    一位资深摄影人感叹道:“过去,每到冬日,朝阳城市的天空很难看到麻雀。偶尔发现几只,羽毛也是灰黑色的。而今冬,这里的麻雀似乎多了起来,羽毛也分外光鲜。走在城南的大街上,吞云吐雾的烟囱不见了,煤尘眯眼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当城南居民沐浴在幸福、温馨的爱巢中,恣意藐视“滚滚寒流”,尽情享受“微微暖气”的时候,有谁知道,这一规模宏大的民心工程背后,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辛劳和汗水,做出了令人感动的奉献和牺牲!每一丝无形的暖意,都融汇了所有指挥员、战斗员为民造福的温暖情流……



精心运筹 果断发起城南供暖战役
 
    在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强力推动和市人大、市政协的高度关注、鼎力支持下,2013年4月26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朝政办发[2013]46号文件,重磅推出了《朝阳市城区南部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出台这份文件的用意,旨在“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搞好惠民工程”。

    据介绍,城区南部集中供热所涉及的范围,是指沿朝阳城区内的凌凤大桥(新华路)至新华广场向南折到柳城路、再往西到铁路、向南再到文化路以南的广大区域。

    然而,仿佛就在昨天,我市城区供暖还呈现挥之不去的“黑镜头”: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我市中心城区原有大小热源300多个,燃煤锅炉数量多、单台容量小,能源浪费大;部分锅炉未进行除尘处理或处理未达标而直接排放,大气污染相当严重;水热源设备、设施、管网老化严重,建设标准普遍偏低,供暖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以小锅炉为标志的众多小型供暖企业,不仅管理不善,而且供暖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如何打破小锅炉供暖的历史僵局,实现预期的惠民目标?市政府决策层把睿智的目光落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燕山湖发电公司2×600MW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上。根据科学论证,依靠燕山湖发电公司产生的热能,完全可以实现朝阳城区南部的供暖目标。由此确定项目建设的主体是:燕山湖发电公司负责厂内供热改造及高温水(一级网)管网工程;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负责换热站建设及二级网改造工程,同时对国有产权热源、大型调峰热源、中型热源和小型热源予以强力整合。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根据我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要求,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朝阳市中心城区供暖专项规划》。按照这一《规划》,我市中心城区将建成燕山湖发电公司、国电电力朝阳热电联产项目等主力热源,可承担4100万平方米热负荷的供热。供暖管网采取环形敷设,枝状布置的供热方式,实现五大主力热源与调峰热源的互连互通、互为备用。

    而城区南部集中供热改造工程的实施,为各主力热源的持续建设吹响了大布局、大建设、大进军的集结号,一场为时两年的城南供暖战役也就此全面打响!


群策群力 毅然擎起惠民工程重任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要完成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惠民工程,必须面对比“栽活一棵樱桃树”不知要难多少倍的一大堆难题。

    其一:谈判十分艰难。根据工作计划,市政府必须跟中电投所属东北公司进行谈判。虽然企业从维护大局、造福一方的政治高度做出了一些让步,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确保长久发展,不可能无原则、无底线地承受过多的经济损失。因此,双方难免要在谈判桌上进行艰难的拉锯式谈判。

    其二:筹资特别困难。根据工程预算,城区南部集中供热工程需要12亿元的资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结构不合理、财政实力弱、历史欠账多的贫困市来说,要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如此大额的资金,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三:热源整合棘手。这是集中供暖工程必须直面的老大难问题。因为此举涉及到64家各类供暖企业的切身利益,与之谈判,既要保证原企业的权益,又要说服其加入集中供热。特别是动员其在既得利益上做出让步,其难度太大。因为各企业利益诉求标准不同,其中一些企业抵触情绪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热源整合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房地产开发拆(动)迁。

    其四:前期手续繁杂。要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涉及到的各种审批太多,程序特别繁琐,缺少一个环节也不行。有些事情必须跑省进京才能办理,有些事情必须耐心等待,有些事情需要来回办理。即使是成立了专门的班子,也经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或疏漏。

    其五:施工期限太短。省内诸如沈阳、大连、抚顺、本溪等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均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年度推进。比如:大连市一年推进200——300万平方米,抚顺市一年推进100——200万平方米。历时5年还没全部完工,城区集中供热率在60%左右。而依据同级城市以往的集中供热改造经验,仅我市城南14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面积,一般就得干上五、六年。而这两年来,跑完繁杂的前期手续,具备相对完备的开工条件,给土建、管网敷设、安装调试等工序留下的时间少则60多天,多不过百日。最要命的是,不管你前期工作多快或者多慢,10月31日是必须竣工的“大日子”,不容置疑,不容更改,不容拖延,那是一道无声的“不管过程、无须解释、只要结果”的死命令。

    面对这样“体型硕大”的5只“拦路虎”,任何有头脑、善思维、懂运筹的人都会小心谨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需要的不仅是超人的政治勇气,更需要超群的智慧和能力。稍有不慎,影响了供暖大局,几千、几万、几十万人如果挨冻,其各种后果难以想象,其综合影响和各种损失难以估量。

    几经研讨、论证,市政府决策层毅然选择了八个字——“敢于担责、迎难而上!”。2013年4月1日,市政府成立了以代市长于言良为组长,以屈连春、武永存、侯慧明为副组长的城市集中供热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组、保障组、协调组、工程组、热网建设组、热源整合组和宣传组,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城区南部集中供热改造战役正式打响后,领导小组各位负责人迅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役运筹与指挥中来。从那一天起,领导们似乎忘记了节假日这个概念,也不再执行传统的八小时工作制,更放弃了按时进餐、准点睡眠的有规律作息。他们按照各自分工,或绞尽脑汁参与谈判,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或跑省进京办理手续,或亲自参与热源整合,或现场督促施工进度,或亲临一线巡查质量,或召开会议查摆问题,或放低身段协调关系,或利用人脉积极公关,或查缺补漏强化调度,或深入群众鼓舞士气,或走访百姓了解民情,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其忙累程度不言而喻。

    据粗略统计,两年来,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此项目现场办公80多次,其中,仅于言良市长现场检查办公就达25次以上,及时解决了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2013年6月份开始,领导小组建立了周例会制度,由常务副市长屈连春和副市长侯慧明主持,各相关部门到会,随时研究解决工程遇到的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各相关部门快速落实,梳理并解决问题百余个。



    为了完成跟中电投所属东北分公司的合作谈判,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一干人马亲自出面,反复经过了十几个回合的谈判,一度呈现胶着状态。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各位市长、副市长们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个习惯:夜晚10点以后,领导之间以及领导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之间沟通情况,尽量使用短信。

    面对记者,市供暖办负责人随意翻开手机短信记录,即可见2014年8月7日、11月9日,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在23点06分、23点55分发来的短信……据粗略统计,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不算接打电话,仅市政府主要领导在晚上10点以后发来的短信就有130多条。其中,超过半夜12点发来的短信就有20余条。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当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害怕完不成预期的施工任务,不能确保按时供暖,于是建议悄悄保留一批锅炉房预留“后路”。然而,市政府主要领导斩钉截铁地否决了这一提议。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地指示:“该拆除的锅炉房必须限时拆除,一座不留!”这种自断后路、不留余地、背水一战的果断,为激励部下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为了筹集2014年工程急需要的1.1亿元改造资金,几位市长跑省进京,东挪西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凑上了这笔巨额费用,其中辛苦自不待言。与此同时,武永存、侯慧明副市长多次率人去沈阳、跑北京,协调供热规划审批、落实世行贷款项目或推进有关工作。用他们身边工作人员的话说就是“最紧张的那些日子,在车上的时间多于在办公室和休息室的时间。”

    2014年10月中旬的一天,市供暖办等部门负责人接到通知,要求到市政府办公室参加由常务副市长屈连春主持召开的会议。但由于屈市长参加的前一个会议超时,过了中午12点才赶回来。回来后接着给大家开会,开完会已是1点20分,但紧接着他还要去开下一个会议。利用不到10分钟的空档时间,他匆忙吃了一口工作人员早已打来的、已经凉透了的盒饭。

    据市供暖办负责人介绍:“2014年10月31日上午9时12分,于言良市长在燕山湖发电厂运行主控室,为城区南部2014-2015年采暖期供热开栓。开栓仪式结束后,于市长一行又视察了几个关键部位的运行情况。在返回市政府的车上,他嘱咐我们加大巡查力度、确保供暖质量时,他的声音竟然哽咽了!中巴车上20多人良久无语,许多人都是热泪盈眶。好多年没见到这种场面了,我的心里特别激动!那种滋味简直没法形容!”

    一位资深媒体人感慨系之:“市长哽咽,部下落泪,绝对不是偶然的。那是经历波折、承受重压、做出牺牲、忍受委屈然而不改心志、不辍进取、心怀百姓、履职为民的心灵泉水,其中所包含的质朴情怀,自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