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独家推出
盘古开天与云蒙山“天宫星相阵图”探秘
刘海金蟾——云蒙山远古文化探秘(之十三)
雷艳华
“石金蟾”位于云蒙山“中国地图”——伏羲“先天八卦图”前侧正西方向的一道山坡上。石金蟾肌体硕满,满身富贵,背背“北斗七星”,头顶“太极两仪”,栩栩如生,动态十足。只见一带高岗上,石金蟾高昂着头,追宗朝圣,倾力攀登;又似雄蹲豪踞,邀星望月。这尊“石金蟾”,由三组巨石组成,一块有差不多两个人高的立石构成金蟾身体,粗壮圆满,愈往下愈宽,但到距地面大约一米左右的部位,突然间变细,像一条细石腿在支撑着庞大的石身。这组巨石,是由片层石岩构成。在石金蟾的两侧,各有一块长条巨石,分别构成石蟾的第二条腿和第三条腿,是典型的“三足蟾”。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石金蟾巨口中居然还吐着一枚圆圆的钱币。云蒙山别处的石雕大都是由结构紧固的巨石构成,像“石金蟾”这种由易脱落的片层积石岩构成的,则是罕见。随着风吹雨淋,许多片石滑落下来,地下堆满了这种碎石薄片,仿佛石蟾周身挂满了钱币,在地上堆金砌银。整尊雕像取材独特,造型完美、结构和谐、风骨强劲,精湛绝伦,堪称远古时期人工与大自然相结合的又一杰作。
蟾蜍,因相貌丑陋,分泌物有剧毒,对人体有害,被列为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一。又因它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而广受人们崇拜。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有蟾蜍的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据医圣张仲景称:“蟾皆拾,衣不现,奇也”。几千年来,人们只知道蟾蜍能蜕衣,但始终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员通过观察终于发现,蟾蜍在盛夏暴热的夜晚,借雷鸣电闪可蜕衣一次,且边蜕边吃,蜕完吃尽,极难采获。《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当时人们把蟾蜍看作是避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云蒙山这尊“石蟾”位于正西方位,在“五行”中,西方属金,这是后人称“蟾蜍”为“金蟾”,并把“三脚金蟾”视为能吞吐金钱的灵物之缘起所在,民间有关“三足蟾”的典故及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即渊源于此,云蒙山正是刘海修道成仙之所;在“阴阳”上,东方属阳,代表太阳,西方属阴,代表月亮,金蟾所在的地方是西方,即“月宫”,后人把“月宫”称作“蟾宫”,说月亮中有“三足蟾”即渊源于此;又因“四象”中西方代表秋季,是肃杀之象,因此月宫又被称作“广寒宫”,成为嫦娥的清凉居所。这些传说,早在战国时代就已产生了,如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按闻一多先生《天问释天》中的说法,“顾菟”即蟾蜍。《灵宪》中也说:“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刘海生卒年未祥,据传是五代时道士,人多称其为刘海蟾,本名操,字昭远,又字宗成,籍燕山,曾为辽朝进士,后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素习“黄老之学”。北宋词人柳永《巫山一段云》中有这样的句子:“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说明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至迟在北宋时便已产生了。《历代神仙通鉴》中有云:一日,有自称正阳子(钟离权)的道士来见,索鸡蛋十枚,金钱十枚置几上,在桌上间隔高叠。海蟾惊叹曰:“危哉!”道人曰:“人居荣乐之场,其危有甚如此者。”尽掷之而去。刘海顿悟,后解去相印,改名刘玄英,道号“海蟾子”,拜吕洞宾为师,专心修行,后得道仙去。刘海蟾在道教南北两派中占有重要地位,被道教全真道奉为五祖之一。自宋元以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明代《列仙全传》中,刘海蟾曾为八仙之一,到《八仙出处东游记》时,刘海蟾的位置被张果老替代。又在“上八仙”、“下八仙”之说中,刘海蟾则位列“下八仙”之中。在传统的年画《福字图》里,刘海蟾与和合二仙、天官、财神、送子麒麟等众仙合在了一起,以示喜庆吉祥。南宋时,中国南、北割据,刘海蟾与钟离权、吕洞宾、张伯瑞四人被称为道教南宗始祖,从而成为道教信徒们的真仙。至今在云蒙山西面大禹治水时开凿的“仙人洞”后面石岩中,尚保存有“八仙”曾在此修炼过的“八仙洞”遗址。
全真道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儒、道、禅”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中国最早的文化即以道学为主,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史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白日乘龙升天。这种修道学仙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历朝历代的人们去追踪仙迹履痕,云蒙山作为远古时期大型露天道场,“众仙”之居所,“后为辽人驻兵”,成为辽金时期古战场。“石金蟾”所在的岭上即是“望山石”碑刻,其中“山”字倒写,据考证为汉代张迁碑体,辽代碑刻。“山”字何以倒写?其含义扑逆迷离,仿佛一个难解的谜团:是山中真的埋着“幽疑皇陵”,还是其下真的就是“东海龙宫”,是传说中的“东海口”,一挖就会汪洋恣肆,洪水泛滥?亦或真如民间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三脚金蟾”所居之地,都是聚财之宝地,其下埋着重重宝藏?这些谜团,看来真的只有经过挖掘才能揭开谜底了。
民国十九年《朝阳县志》所记载的云蒙山:“峰之西面有石洞一,高丈余,斜深无底。洞下有水泉,一碧澄清,日日蒸发,水汽结为云帽,此山之名所由来也。”如今石洞已不见。但每揭开一些石块,形成的小洞会冒出风来,形成“风洞”奇观,这种风冬暖夏凉,神奇异常。县志载“柴木现尚荟蔚,”柴木至今仍称得上“荟蔚”;至于“禽兽飞走其间者,至伙。近山人家,每逢冬季猎取狼狐以生活者,不下数十家”,这种景象现今已很少见,山里人家,倒是时常看见黄羊在山林间跳跃,黄羊眼睛和身体极像鹿,长腿短尾,耳朵机警;林深处偶有狐狸一闪而逝,野兔、山鸡、斑鸠等小动物则多些,生态之保护与恢复可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