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与云蒙山“天宫星相阵图”探秘系列篇

摘要:《今日朝阳网》独家推出盘古开天与云蒙山天宫星相阵图探秘龙源胜地(华夏文明)——云蒙山远古文化探秘(之十七)雷艳华  云蒙山伏羲先天

《今日朝阳网》独家推出
盘古开天与云蒙山“天宫星相阵图”探秘
龙源胜地(华夏文明)——云蒙山远古文化探秘(之十七)
雷艳华
 

  云蒙山伏羲“先天八卦图”中,以“凤”和“凰”定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左青龙——为东为木为青色为春季,右白虎——为西为金为白色为秋季,前朱雀——为南为火为赤色为夏季,后玄武——为北为水为黑色为冬季。可以说“四象”指的即是四方、四季、四色、又指五行中的四行(中为土为黄),也指一天中的“四辰”:早晨为少阳,中午为太阳(老阳),傍晚为少阴,午夜为太阴(老阴)。由“四象”而生“八卦”:乾天(老子)、坤地(石龟)、坎水(石鱼龙)、离火(凤凰)、震雷(石龙)、巽风(石蛇)、艮山(轩辕峰)、兑泽(水洞),体现的正是《易传》所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实际上在“伏羲先天八卦”中,并未定首卦,直到“神农”首次将伏羲八卦演绎为《连山易》六十四卦,始定“艮卦”为首卦,艮为山为西北,这是人们最早称“西北”为天的缘由。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实际所说的即是盘古在西北开天,开辟了云蒙山这座大地上的“天宫星相阵”,所以“西北”为天。

  《易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这里所说的圣人明显是指首创八卦的伏羲。其后又载:“帝出乎震”,帝即伏羲,震为雷,为龙。远古时期“雷神”即“龙神”——雷之声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是龙的形状。如此伏羲便是龙神的儿子。《春秋世谱》中说:“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按《山海经·内东经·郭注》载:“华胥履大迹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迹,华胥履之而生庖羲氏。”《山海经·海内东经》道:“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经》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透过这些传说可以看出,华胥氏正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雷泽中的“雷神”——人首龙身——其实即是“燧人氏”,华胥与燧人相合而生伏羲与女娲,作为“雷神”“龙神”的燧人氏即是伏羲的父亲,之后伏羲“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这正是“帝出乎震”以及后人称伏羲“人首龙身”一说的缘由,从中也可看出华胥所处的时代尚是母系氏族时期,子随母姓。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所谓伏羲“历十二年而生”,实际说的是伏羲通过长期观察天象,发现“五星”中“木星”(古称岁星)每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居十二次的一次这种运行规律,从而确定以十二年为一纪年,后人称伏羲“首德于木”,即渊源于此。这也同时说明女娲伏羲的时代已开始用“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来纪时、纪月、纪年。而在“五行”中,东方属木,颜色为青,季节代表春季,这正是后人称伏羲为“东方青帝”、“东方天帝”、“春皇”之缘由。

  如果说“盘古开天”——开辟了云蒙山这幅大地上的“天宫星相阵”,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到“构木为巢”、“钻燧取火”,则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能够利用自然来改善人类的生存。可以说远古时期凡是对人类生存作出贡献的人,都被拥立为王,当时没有文字来记载,便靠人们的口碑来传颂,这些传说传的越久,被人们想象中加入的成分越多,虚构越多,于是成了神话。但无论怎样,传说中还是保存了一丝儿真实的痕迹,到汉司马迁撰《史记》,因其虚实难辨而不与载入正史,可说是远古时期中华文明断流失传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正是那些所谓的“野史”与民间世代流传下来的“传说”为我们保留了这些远古史实,这也是后来人们评说正史不如野史,野史不如传说的一个原因。“构木为巢”的“构”说明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与构建,“巢”即说明当时的人类是受到“鸟巢”的启发,而开始在大地上用木泥石来建造居室。《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橡子”即蒙古栎,是云蒙山地区最广大的原生树种,至今山中还存有上千年的古蒙古栎三株,由砍伐后的根桩蘖生出的百年左右的次生蒙古栎遍布六七百米高的山顶及周围;清代由于烧炭,山中建有八个大炭窖,小炭窖无数,周围岭中的橡树毁之殆尽。“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说的即是有巢氏所属的氏族是居住在北方的氏族。至于巢皇时代何以衰落,只有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上》载有一点儿蛛丝马迹:“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可见巢皇是被专宠的臣属所灭,历史久远,其余皆不可考辨,令人怅然。

  作为“雷神”的“燧人氏”是远古时期人工取火的发明者,《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按《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载:“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载“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鸮”是猫头鹰一类的猛禽,所谓“燧木”其实就是“雷击木”,远古时期树多兽多人少,树木被雷击后引燃的山火经久不息,这是最早的火种。云蒙山下现在仍有四根“雷击木”,被雷火烧后的树皮碎片被百姓取回,认为可以避邪,当“舍利木”一样供奉。而“枣杏”之树正是云蒙山周围广大地区最普遍的树种,枣树的雷击木也最为珍贵。

  燧人“钻燧取火”,最初是燧木——雷击木,其后是燧石——火石,也即“火镰子”。正因此才有后人“钻木取火”与“燧石取火”两种称谓。燧石是石英的变种,也叫“火石”,在云蒙山周围众岭间皆有分布,当地人称其为“火石牙子”,是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燧石由于坚硬,破碎后产生锋利的断口,所以最早为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所青睐,绝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打击制造的,燧石和铁器击打会产生火花,所以也为古代人用作取火工具。正是由于“燧人氏”对火的发明,使远古时期的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年代,又因其最早取“雷击木”之火,“以火德王”(《古史考》),而被后人奉为“人首龙身”的“雷神”。直到其与华胥氏相遇相合,而生伏羲与女娲,伏羲亦继承其“人首龙身”的传说,与女娲一起成为华夏之“龙祖”。而云蒙山地区正是最早燧人氏时期的“燧明国”。“华夏”之名中的“华”字即来源于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华胥氏”,“夏”字来源于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君主制国家“夏朝”。

  云蒙山“中国地图”——伏羲“先天八卦图”左上角的“元”字巨大积石群与下面的“石龟”与“风洞”所构成的正是“元气”与“龟息”。考索于文字训诂可知,伏羲即为“元气”,其字本义是“司气”,《说文解字》释“伏”为:“伏,司也,从人从犬。”“伏”引申之为俯伏,“羲”的字义本源就是“气”。那么可以断定云蒙山“元”字积石群不仅代表的是“盘古”(元始天尊)——这位创世之神,更代表着伏羲,也代表着黄帝——少典之次子。伏羲因始制“八卦”之功,开创了中华文化之始,被奉为华夏文明之始祖。伏羲与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其后裔遍布华夏及世界各地。因此,华胥氏是华夏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作为“雷神”、“龙神”的“燧人氏”正是中国的“龙源”;而作为华胥与燧人、伏羲与女娲生活与创业的云蒙山地区正是中国“龙源”圣地,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其所以被后人称为“东夷”是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位处关外东北。其后代南迁中原建都立业,渐视其祖基为荒夷之地,甚至用长城隔开,称其先祖为“夷族”、“东夷”,真可谓数典而忘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