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与云蒙山“天宫星相阵图”探秘系列篇

摘要:《今日朝阳网》独家推出盘古开天与云蒙山天宫星相阵图探秘三皇五帝——云蒙山远古文化探秘(之二十一)雷艳华  人类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

《今日朝阳网》独家推出
盘古开天与云蒙山“天宫星相阵图”探秘
三皇五帝——云蒙山远古文化探秘(之二十一)
 雷艳华

  人类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今天我们看到自己头顶的那片蓝知道那就是“天”,脚踩的是“地”,白天和夜晚照耀大地的叫“太阳”和“月亮”,夜晚满天闪烁的叫“星星”,大地上高高凸起的叫“山”,低些的叫“丘”,大地上流淌不息的叫“水”,我们以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自古如此,却从不去想是谁最先为这一切命名?是谁告诉我们告诉我们的先人这一切?是盘古——是盘古这位人类文明的共同始祖,告诉人们这一切。盘古不光为天地万物命名,还在大地上开辟了云蒙山这座远古时期的“天宫星相阵”,教导人们认识自然宇宙星空,认识时间四季,正因为盘古对人类的这些功绩,所以被后世奉为“创世之神”。后人以其时间渺远,而觉得这一切都是“神话”,是古人的想象,古人的想象和我们今天人的想象不会有什么两样,“树有根,水有源”,应该说一切的想象都不是没有缘由的。可以说《圣经》中“上帝”的形象正是来源于中国最早的“创世神”——盘古。而“亚当”与“夏娃”的形象则来源于中国的“伏羲”与“女娲”。

  我们从小就听过的民间说唱之词:“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周。”可以说正是这些民间世代流传的“口碑”为我们保留了远古时期的人类历史史实。盘古作为“创世之神”,位在“三皇五帝”之上之前,或说不在“三皇五帝”之中。历来对“三皇五帝”之说众说纷纭,通过对云蒙山远古时期文化与文明的考察,我们可以确定所谓“上古三皇”的“天皇、地皇、泰皇(或叫人皇)”实际指的即是起源于云蒙山——古“昆仑山”地区的“巢皇、燧皇与娲皇”。因“构木为巢”而使人类从“穴居”走进“巢居或室居”时代的“有巢氏”——巢皇,正是因为他带领人们在大地上所筑的居室最早是受到“天上”“鸟巢”的启发,故被奉为“天皇”。后人想象高高的“鸟巢”如在天上,以为有巢氏也把“巢”构在树上,让人类居住,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鸟有翅膀可以叼来树枝羽毛泥土在树杈间筑巢,人类要把“巢”也筑在树顶的树杈间,不说筑造之难,要筑多大才能供一人甚至几人居住呢?又得有多粗多大的树木枝杈才能托得起人呢?由“穴居”而“巢形室居”,可说是人类生存的一大进步,即防止了野兽的进攻,又得以蓄养狩猎中捕获的小畜,即变野畜为家畜。因“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之所以被称为“地皇”,是因为他最早取“天上之火”——也即“雷电之火”为“人间之火”,使人类得以薪火相传,不再受生食之苦。可以说人类对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生存的又一大进步。而“女娲”之所以被奉为“泰皇”、“人皇”,正是因其“补天、治水与造人”之功,所谓“女娲造人”、女娲创建婚姻制度,实际说的是女娲最早教导人们建立“一夫多妻制”:部落首领可以有正妃、次妃、次次妃等,而普通氏民可能只一妻,这是后人传说女娲抟土捏的是富贵之人,而用绳沾泥甩出的是贫贱之人的原因。可以说这种婚姻制度最初是缘于远古时期人类普遍受到特大洪水之灾,整个人类的存在濒临灭绝的边缘,“一夫多妻制”是当时人类生殖繁衍迅速壮大的需要。“三皇”中以“人皇”为最贵,是因为三皇之说始于“天地人”——“三才”之说,人位于天地之间,得天地之精华。

  明确了“上古三皇”,“上古五帝”之位也就趋于明朗。“五帝”即指起源于云蒙山——古“昆仑山”地区的“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赤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西方白帝少昊帝喾(俊)高辛氏”。“五帝”之说起源于“五星”、“五行”,后被称为“五方上帝”、“五天神”,成为后世历朝历代朝廷官方祭祀礼仪中的最高神灵。应该说“五帝”是一个世代相袭的远古帝王家谱,他们治理的是同一个部落联盟组成的国家,并非他们真的分布在中央四方各自治理一处,“五方帝”是相对于“五行”而言。关于东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神农)、中央黄帝(轩辕)前文已多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言,只考证一下剩下的“西方白帝”与“北方黑帝”。据《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而按《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可见,颛顼当为韩流之子,昌意之孙,黄帝之曾孙。司马迁作《史记》因“韩流”相貌异于人而将其略去不提,于是颛顼在正史中就成了昌意之子,黄帝之孙。按《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从中可以看出,帝喾高辛氏也是黄帝之曾孙,当与颛顼同辈,而非其族子,后世所以对少昊是谁多有疑虑以至分辨不清,正是因司马迁在正史中删除“韩流”之名位而作怪。正史之让后人不可信,概源于此。按《山海经·大荒北经》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其所谓“丘西有沈渊”正是云蒙山“中国地图”——伏羲“先天八卦图”前侧西方的古“咸池渊”。按史料载,黄帝在位时间极长,其子孙皆不得继帝位,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宋书·符瑞志上》载:“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颛顼於若水。”瑶光是北斗第七星,说的即是颛顼在黄帝历法之上再次观天象,按北斗七星定四时,制作出“颛顼历”。颛顼因观测到“五星”中“水星”(古称辰星)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离开太阳最远不越过三十度,因此把一周天分为十二辰,后人称颛顼有水德,以水德王,即缘于此。如《淮南子·天文训》载:“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北方在颜色上为黑,为玄,故颛顼又被称为黑帝、玄帝。

  高阳氏颛顼死后,其族弟(而非其族子)高辛氏“帝喾”继帝位,《帝王世纪》云:“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史传帝喾元妃姜原生后稷,而《山海经·大荒西经》言“帝俊生后稷”,证明正史中的“帝喾”实际就是《山海经》中的“帝俊”。按《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山海经·大荒南经》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从中可以看出,少昊之部落国与羲和之部落国相邻,羲和为帝俊之妻,少昊即是帝俊,而非帝俊之子挚。帝俊时崇拜鸟,以玄鸟——云蒙山的“凤凰”为图腾,以鸟为师为百官之名。五行中,东方青帝被称为太昊,故西方之帝则被称为少昊;西方色白,故称为“白帝”;西方五行为金,故亦称为“金天氏”。其所谓的“甘渊”即云蒙山上颛顼时的“沈渊”,也即女娲——西王母时的“咸池渊”,其岭上即是四象中的“西白虎”和五星中的“金星”(古称“太白”,也叫启明星、长庚星)。“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说明少昊帝俊为长,先继帝位,颛顼为幼,后继帝位,与正史所记顺序正好相反。

  “五帝”在云蒙山地区世代相传,其中炎帝神农氏时有过一次南迁,到帝喾之子“唐尧”取代其兄“帝挚”为帝时,又率部族有一次大的南迁,才使云蒙山——“五帝”之古都渐渐衰落。应该说高辛氏之子帝挚与帝唐尧最初继帝位皆在云蒙山地区,史料载其登帝位时,皆有凤鸟现瑞,所谓的“凤鸟”即指云蒙山上的“凤凰”之象。道教创立后,尊“五帝”为“五老君”。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