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的惆怅
文化信使/栾丽娜 编辑/文剑
我们家兄弟姐妹比较多,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父母把我们拉扯大很不容易。盼望着,最小的弟弟终于结婚生子,他们即将颐养千年了,偏偏在这时候,80多岁的爷爷病倒了。父亲的兄弟姐妹虽多,但都是有工作有事业的。于是,照顾爷爷的重担自然落在父亲的肩上。他夜以继日地忙碌在病榻前,送药喂饭、端屎接尿,甚至大年夜都陪着爷爷在医院里过——可惜那是爷爷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父亲年轻的时候争强好胜,背着“地主”成分的他,原本学习很好,但就是因为成分问题,不得不过早地结束了学业,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承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全家老少,吃过再多的苦,受过最多的累,他都不曾说起,只是默默地承担着,努力着,改变着……家庭境况慢慢变好了,但他的身体却因过度的操劳而患上多种疾病。这次照顾爷爷,也许是心急爷爷的病况,也许是他身体原本就吃不消这样没日没夜的忙碌,他最终也病倒住院。住院的那几天,我去探望他,他念念不忘的仍旧是爷爷,他就是这样以身示范,让我们兄妹学会了如何做人。
我们不想父母再劳累。爷爷去世以后,就不想他们再种地了,可是对于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母来说,早已对养育了我们一家老小的热土产生了浓浓的眷恋之情,怎会轻易放弃这片土地呢!
如今爷爷已经去世三年多了,可是父亲的身体还是没有完全恢复,母亲也因家里的大事小情,身体也大不如前。今年“十一”放假,久已脱离农业劳动的我,赶回老家去帮他们收庄稼。
家里的地并不多,但是零零散散的,竟然有八、九块之多,而且离家都很远,每块地都需要先把玉米秸子一棵一棵割倒,然后再一个一个掰掉上面的玉米,装袋后用车运回家里,去皮后放到自家搭建的简易粮仓里,才算收完。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简单了,尤其是对于久不劳作的我来说,既是对体力、耐力的比拼,也是对方法和技巧的考验。父母因怕我体力不支,尽力抢着重活做。我因怕父母受累,佯装强壮抢着做。几天下来,手裂了、肿了,膝盖也因方法不当,而一片片淤青。尽管如此,看到父母嘴角因秋收的喜悦而含笑,我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夏季大旱,今年的收成并不好,有几块地基本没有什么收获。那天,父母早早出发去庄稼地里干活,因为心疼而没有叫醒沉睡的我,当我醒来已日上三竿,我简单吃了早饭,就直奔父母而去。
走在小时候一遍又一遍踏行的小路上,其实由于风雨的侵蚀,再加上近几年人口的增加,人们见缝插针地开荒,这条记忆中的小路,已不能称其为路了。在疯狂生长的野草掩映下,隐隐约约地可以通行罢了。没办法,我只能在沟沟坎坎中跳跃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了村旁的火车道旁,这里曾是我儿时的乐园。
那时候,我也就三四岁的样子,每天和姥爷来这里放牛、放猪。姥爷是生产队里的饲养员,他是极其善良而温和的人。每每有火车驶过,我便吓得钻到姥爷的怀里,姥爷也只是笑吟吟地把我抱的更紧,从不说什么,只是这温暖的怀抱却给我极大的安全感,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沟坎的边缘长着山枣树,红透的枣子诱发得我垂涎欲滴,摘下一颗放在嘴里,一股酸意侵遍了全身,身体不由得随着颤抖了一下,“好酸”,不禁脱口而出。小时候一到秋季就漫山遍野地跑,为的就是找吃这些天然的美味——那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那个年代小孩子最好的零食了!对于我,那是多么不可多得的美味啊!而今,吃惯了被药物浇灌的水果和蔬菜,却已经吃不来这原汁原味的山货了。
儿时,那似乎难以走到头的路,没想到在我的游游逛逛中轻松地走到了尽头,看到烈日下埋头苦干的父母,顿时一股愧疚感充满胸膛,来不及戴上手套,就投入到掰玉米的火热劳动中。
这块玉米地种在半山腰,由于干旱,再加上没有浇灌的水井,玉米长的很不好,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颗粒无收,能收的玉米长势也不行,但是毕竟是一年的收成,怎么也要收回家里的。
家乡曾是山清水秀的人间天堂,门前悠悠青山,村中水渠涓涓流淌,村旁蜿蜒着大凌河水,山中有取之不尽的山珍野味,河里有用之不竭的鱼虾。山青青,水碧碧,淳朴的乡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悠哉乐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山秃了,水臭了,渠干了,随之气候也变了。都说朝阳“十年九旱”,我的老家应该是“十年十旱”吧!每一年,老乡们都企盼老天会眷顾一下,下点雨滋润滋润大地,可是心愿难遂呀!这能怪谁呢?是人类过度地索取,才让我们得到了惩罚。
“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说是非。”果真是这样吗?曾经沧海桑田,如今满目疮痍;曾经鱼美虾肥,如今脏水横流;曾经山花烂漫,如今沟壑纵横;曾经山泉甘甜,如今难觅水源。空惆怅,为谁叹息,为谁愁悲,何时才能“青山绿水浩然归”?
(作者现供职于辽宁省朝阳市向阳学校,系朝阳市首批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