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禹王”三治大凌河
——红村激浪主人公王文志事迹
文化信使/韩丽华 编辑/雅贤
有一种精神能移山,故事的主人叫愚公;有一种精神能治河,他的名字叫王文志。就是靠着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上个世纪中叶,红村人民用 “脚踩凌河水倒流,搬倒黑山当枕头”的雄心壮志,硬是靠着两只手和两个肩膀,人拉、肩担,把八千立方米的石头从几公里之外的黑山脚下,运送到凌河岸边,筑起一道800多延长米的拦河石坝。他们动用了十三万三千立方米沙土,筑起一条三米高,六华里长的沙坝,把一个饱受凌水之害的红村变成了一个稻菽飘香的富蔗之地。
上世纪60年代,旱凶连年,凌水泛滥,使坐落在凌河岸边的红村民众饱受了洪涝带来的苦难。他们眼瞅着自己的家园、庄稼被无情的洪水吞噬。据1958年统计,这个仅有132户,740口人的小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亩,全村靠吃粮返销,民众生活靠救济。时任红村大队党书记的王文志焦虑万分。
王文志是南八家子乡50年代第一个水利专业的大学生,拦河筑坝,引水灌田,是经过他一冬一春反复测量得出的结论。
拦河筑坝,听起来简单而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在愚公精神的感召下,一场拦腰斩断凌河水,誓叫荒滩变良田的战斗打响了。数九隆冬,北风裹着风沙,刮得人睁不开眼睛,王文志带领红村人民踏上一尺多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工地走去.他扫清石崖上的积雪,十八磅的大锤第一个抡起,一场愚公移山改变家乡的战役拉开了帷幕。
北风凛冽,天寒地冻,四百下悠锤才打进一寸深眼,要打上万米的石料得付出多大代价啊!红村民众气吞山河的壮举,这点困难在红村人民的铁锤面前变得软弱无力,一万方石头,凿坏了两吨多钢钎。崩山采石的关键时刻,雷管不足了,王文志冒着凛冽的寒风,步行百里,从县里背回二千多个雷管。他的耳朵冻僵了,工地的人们把随身用的口袋围在他的脖子上,感动地说:“有你这样的干部领路,咱家乡就有希望了。”
冬去春来,为了抢在雨季前把石坝垒好,王文志带头跳进飘着冰的凌水中,同群众一起,砌坝筑坝。经过红村人民的日夜奋战,红村大坝像一条巨蟒蜿蜒,八百亩稻田终于稻菽飘香。
这年秋天,正当人们准备收割的时候,天不作美,老天连降暴雨,大雨整整下了两天两夜。洪水肆虐,堤坝决口了,全村人民都跑来跳进激流与洪水搏斗,家中板门木料都拿来了。洪水凶猛,巨大的洪峰霎时间就把八百亩稻田变成一片汪洋。看到这一切,岸上的人们哭了,而王文志却坚定地说:“大家别难过,洪水冲去了稻田,冲毁了大坝,却冲不走红村人民战天斗地壮志雄心。”
严重的灾害,考验着红村人民。“灾害面前我们不能低头”,王文志带领着红村人民又一次打响了拦河筑坝的战斗。
又是插秧季节,八百亩河滩上又是一片新碧绿,秋天麦浪起伏,一派丰收的景象,人们禁不住满怀喜悦。
辽宁日报社记者马庚龄曾撰文《红村激浪》,他在文章中这样描述: 多少块顽石拦路,都被他们创业的巨手搬走;
多少次巨浪掀起,都被他们豪迈的步伐踏平。
回首过去,红村人民用愚公移山的顽强意志,谱写了一曲红村激浪精神的赞歌;放眼现在,南八家人民在“敢于争先、善于攻坚、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南八家精神感召下,相继取得了节水滴灌工程、滨河路建设、二官生态文明村建设等项目的新胜利;展望未来,无数的像王文志那样激浪人的后代——勤劳智慧的南八家人民定会在党的建设、文化旅游开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百花争放、硕果累累。
我们期待着……
小链接
文化信使,韩丽华,女,北票市南八家子乡文教助理、宣传干事。在朝阳日报、北票市报发表过散文《奶奶的娘家》等文稿。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