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培育掌心里的绿色
文化信使/郑海涛 编辑/雅贤
从喜爱文学到文学创作,从发表诗作到出版诗集《掌心中的绿色》,刘健鹰在文学这片海洋遨游了30多年,在工作平台走出了一片新绿,在文学天地踏出了一片浓荫。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诗风清新,诗意淡雅,在读者的眼里是一位有着独特写作风格的诗人。
刘健鹰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小凌河流域,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爱好文学创作并发表诗歌作品。在从事教育和机关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相继在《鸭绿江》《农村青年》《中国校园文学》《世界散文诗作家》《辽宁青年》等报刊发表大量的诗歌作品,其《宁静》《最后一封信》《永远的朋友》等作品相继获奖。在朝阳文学艺术界,刘健鹰的诗歌作品以清新、亮丽、意浓的别具风格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作为朝阳县文明办副主任,刘健鹰的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都是文明的体现、文明的传播。他爱诗没商量,爱得是那么深沉,爱得是那么厚重。他的第一首诗1985年12月15日在《朝阳日报》发表,让他着实激动、知足、幸福,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在市内外大大小小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300余篇(首),并有多篇作品入集出版,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征文奖。曾主编诗歌散文集《暖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2年,白山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个人诗歌专集《掌心中的绿色》,收入1985年以来创作发表的156首诗歌。而今更是诗春正浓,活跃于网络前沿,以博客为阵地,在倾心耕耘的同时,出任《现代诗选粹》和《诗昆仑》两个精品网刊栏目的编辑和评论,并于2014年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
我们知道,诗歌风格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风貌。而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与诗人的思想精神、个性气质密切相关,不同诗人的思想、个性气质浸透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从而形成诗歌风格的不同特点。也就是说,诗人的精神、气质充实浸透于他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之中。读刘健鹰的诗,从中很明朗地体会到他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和诗歌的语言特色。他的诗歌作品所流露的风采,都是诗人的性情。其作品风格的或刚或柔,总是与他的精神气质相一致。刘健鹰就是这么一位公务员加诗人,他两者都做得很好。
健鹰出生于乡下,父母都是农民,他一年四季都在看着父母和乡亲们日出而做,日落而不息。看着他们头顶蓝天,脚踏沃土,在自然的劳作中体验一种挥汗如雨的快乐,便想起一种久违的心灵一颤的光亮,他感受到的或许就是光阴中的那一点点的愉悦。其实,对他来说就是诗意的栖居。在父母和乡亲们汗水的背后,这位农民的儿子远远地看着可爱也有些可怜的人们在打发着像玉米高粱一样朴实的日子,让他情不自禁回归本土,叫他浅浅的眼窝时不时流淌出惦念和眷恋,因为他的根和魂就飘摇在那炊烟的音符里,于是在他的笔下便有了用文字组合的诗。
在这里,我用《诗刊》杂志社编辑娜仁琪琪格对刘健鹰的评价作为结束语最贴切不过了:“健鹰的诗歌总是和土地、庄稼、村庄、亲人联系在一起。把爱深深地根植于家乡、根植于大地。其实,一首诗歌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用华丽的外衣,能让读者记住什么,汲取什么营养,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大道无形,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健鹰的诗歌没有华丽的外衣,这朴素而真实的诗歌,在读者的眼里,就是作者“用血汗浸润的微笑的粮食”。
健鹰,在诗歌的田野里继续精耕细做吧,等待你的仍是一个丰收年。
小链接
郑海涛,1987年毕业于辽宁省供销职工大学,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中共朝阳县委宣传部工作,为《朝阳日报》《燕都晨报》驻县记者站记者、《朝阳县报》记者部主任、朝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县作家协会主席,至今在《今日朝阳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万余篇次,被评为朝阳市首届优秀记者。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编辑出版作品集15部,50余篇作品收入各类文集,多次获奖。2009年短篇小说集《奔腾的河流》被评为朝阳市建国以来十大名作。
本网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