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树启 编辑/赵盼
校园里有两株古树。
一株在校门口附近,树干较矮,在离地一人多高的地方就开始分叉。老师们选定了一根树杈,挂上了一口钟。由于这棵树很古老,所以在分叉处已经腐烂出一个树洞。老师就把敲钟的小铁锤儿放在树洞里,每到上课或下课的时候,便从树洞里拿出小锤儿,“叮、叮”地敲起来。那声音十分清脆,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细细地品来,那钟声的节奏是有快有慢的。上课和集合的钟声老师们敲得很急促,“叮叮叮叮”的一下接着一下,而下课的钟声显得很舒缓,“叮——叮——”几下而已。然而我们的行动似乎正好和钟声相反。上课钟声敲响后,我们都是不紧不慢地踱进教室。老师就耐心地在教室门口等着我们,只是偶尔催促一句:“快点咧!”然而,我们听到下课的钟声后,就像放飞的鸽子一样,急不可耐地挤出教室向操场跑去。
所谓的钟,其实是我们的老师们自己发明的。他们在公社的综合厂里找来了一小截铁轨,再用一段铁丝儿把它挂在了树杈上,就是我们的钟。不过这个钟敲起来发出的声音却很美,清脆悦耳,就好像古代的编钟里的一个高音一样。正是这口钟陪伴了我们四个春秋,也正是这口钟把一批又一批的学子送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另一株在操场的当腰,长得又高又大,树干粗得大约要两个大人才能合抱过来。说它的年龄有多大,我们谁也不知道,听校长说这棵树在他读书的时候就这么高,这么粗,具体是哪一辈人栽植的谁也说不清。
这两棵树都是槐树。其实,准确地说是刺槐树,又叫洋槐。但是我们还是把这两棵树叫槐树。大概是人们不喜欢“洋”或者“刺”这两个字吧,我也说不清,反正我们都给它叫老槐树。
这种树极耐旱,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它总是郁郁葱葱的。槐树的花蜜极其丰富。每当家乡的槐树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的时候,养蜂的人就会来到这儿,把蜂箱摆在树丛里,让蜜蜂自由地采蜜。槐树的叶也是一种动物的饲料,我经常把槐树的叶子掰下来喂给家里的小兔子。槐树的花是可以吃的,采下来直接放到嘴里,甜甜的,还带有花蜜的清香哩。有一次校长站在树下深情地和我们讲:在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人们没有粮食吃就把槐树花撸下来和糠面拌在一起,做成面饼弄熟了吃。
我们的教室为三趟坐北朝南的红砖瓦房。那棵大槐树就位于前趟瓦房的东侧。每当春天的时候,老槐树先长出茂密的叶子,嫩嫩的,呈椭圆形,在叶柄的两侧对称地排列着。每个叶柄上的小叶片的个数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经常做一种游戏:从树上掰下来一大把槐树的叶子,攥在手里,只有叶柄部分露在外面,让大伙每人抽出一根,谁的叶柄上的小叶片最少,谁就被当做马,让大伙每人骑一次。
随着天气的不断转暖,慢慢地两棵槐树便开满了乳白色的小花,一大串子一大串子的。从此校园里到处都弥漫着槐花的幽香。上课的时候我们打开窗户,花香就飘进我们的教室里。那阵阵的花香,朗朗的读书声,我至今不能忘怀。
夏天,整棵大树的树冠好像一把巨大的伞,在地上投下一片巨大的影子,那里便是我们休息娱乐的场所。玩五虎,捉住两只大大的蚂蚁,揪掉它们的触角后放倒一起它们便互相掐起来。不知从哪一天开始,鸣蝉苏醒了,躲在高处的树叶里不知疲倦地长吟起来,画眉鸟也不甘寂寞地窜上窜下的,唱起优美的歌曲。树下的说笑声、树上的蝉鸣鸟叫声伴着蜜蜂忙碌的“嗡嗡”声,校园里真是热闹极了。
我们的学校是十年一贯制的中学。临毕业那年,父亲看到我的学习很紧张,便不再让我走读了。我就搬到了学校住宿。宿舍和食堂离老槐树很近,我们在食堂里买来饭菜后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老槐树下,围坐在大树的周围笑着、闹着。尤其是夏天的夜晚,我们吃完饭以后就在那里乘凉,直到很晚才回到宿舍休息。第二天清晨,有的人还在梦中,树上的喜鹊已经开始“喳喳”地催促人们起床了。不一会儿,树下就聚满了勤奋的人:有读语文课文的,有背英语单词的,有背数学公式的,有压腿的,有做俯卧撑的,有练马步的……
冬天到了,老槐树的叶子都落了,显得光秃秃的。蜜蜂猫起来了,鸣蝉不知钻哪去了。校园里似乎有些冷清了,然而老槐树并不寂寞的,我们下课以后依旧往槐树底下跑,小麻雀们经常一大帮一大帮地在树上开会,况且树稍上的两窝喜鹊一年四季地陪伴着它。
后来,我要转到别的地方去读书了,从那次和老槐树分别已经三十年了。这期间因工作原因我回到母校一次。那一次,我特地来到那棵老槐树前,站在树下仰望那亭亭华盖似的大伞,抚摸那饱经沧桑的树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是它见证了我的少年时代,是它给我们带了无穷的乐趣,是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光,是它见证了一批批莘莘学子的奋斗求学之路!
如今每每回想起我的中学时代,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老槐树。
现在我们的校园已经有了大大的改观,过去的砖瓦房教室变成了大楼房,喝水的洋井已经改成了自来水,上下课的钟声早被现代的自动控制的音乐铃声代替了,只有校园里的那两棵老槐树还是那样,枝繁叶茂的,只是比原来更加高大、茂盛了。
本网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