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平剪纸艺术(三)
文/李文立 编辑/赵盼
陈嵘《蛇盘兔》
五、建平剪纸的杰出价值
建平剪纸艺术已经在国内外都有些影响,有其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一是研究价值。从建平剪纸中可以解读到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符号,可以了解到龙凤文化与猪龙文化的演变过程,可以了解蒙满回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过程。二是历史价值,建平剪纸应时而做、应事而做,其特有的叙事性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原生态的风俗、事件、传说,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三是娱乐价值,建平剪纸多流传于民间,是老百姓的自娱自乐手段,现在在建平不发达的乡镇,人们依然将剪纸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四是审美价值,建平剪纸属民间美术范畴,造型上融合了红山文化彩陶、玉器的质朴、粗犷、博大之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五是收藏价值,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品是收藏爱好者的最佳选择,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当前,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文化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一个文化品牌往往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形成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形象和魅力,为她赢得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对于建平剪纸来说意义重大,建平剪纸将成为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齐名的名片,既可以提高建平的知名度,又可以促进建平经济的发展,也是增强建平人民自豪感和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骏马望日
六、建平剪纸濒危状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所依托的农耕文化已经在逐渐消退。建平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对剪纸艺术的抢救、保护、传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近年来,建平县委、县政府对建平剪纸采取了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优秀作品断档,建平的剪纸艺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鼎盛时期,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参加省以上展出,自从艺术成就最高的老艺人赵连秀去世后,全县参展作品逐年减少。二是优秀艺人匮乏,目前,有经验的作者都年事已高,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继续创作,2005年,又有耿凤云等两位艺人过世。可以说,剪纸老艺人们就像“活文物”,一旦这些老艺人相继离去,“人亡艺绝”的现实,将无法回避,他们身上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随之消亡,一些建平特有的剪纸语言符号将无人破译,建平剪纸艺术急需人力、物力来抢救保护,为我国的剪纸艺术留下更多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结晶。
建平县剪纸代表人物杨智宏
七、建平剪纸的保护措施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05年,为保护传承建平剪纸艺术,建平县首次将剪纸的抢救保护列入建平县“十一五”计划,并成立了抢救保护剪纸领导小组,投入巨资抢救保护建平剪纸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财富,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建平剪纸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项目由山西剪纸牵头,辽宁、河北、浙江等14个省区市剪纸捆绑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我省一同“打包”入选的,还有岫岩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庄河剪纸和新宾满族剪纸。
小链接:
李文立,男,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1985年开始写作,有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在《家庭》、《南风》、《演讲与口才》、《辽宁日报》、《辽沈晚报》、《辽宁青年报》、《渤海早报》、《人生十六七》、《辽宁散文》、《辽西文学》、《朝阳广播电视报》、《燕都晨报》、《朝阳日报》、《辽西商报》、《起点》、《红袖添香》、《碧海银沙》、《辽宁作家网》等报刊和网站上发表,并被《特别文摘》、《特别关注》等选刊转载。历时五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泥蝶之舞》共106万字,在《红袖添香》小说网连载。所撰写的风光专题片、微电影在全国获奖。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入选朝阳新世纪作品选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