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非遗保护在财校搭建平台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核心密码。在祖辈言传身教与耳濡目染的技艺传承中,承载着民间艺术家对事物的理解、百姓对生活的追求、民族对文化的诠释,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悠久的民俗风情、淳朴的草根哲学。非遗保护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呵护了炎黄子孙共同的灵魂家园

非遗保护在财校搭建平台

文图/毛翠丽 编辑/赵盼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核心密码。在祖辈言传身教与耳濡目染的技艺传承中,承载着民间艺术家对事物的理解、百姓对生活的追求、民族对文化的诠释,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悠久的民俗风情、淳朴的草根哲学。非遗保护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呵护了炎黄子孙共同的灵魂家园,留住了民族共同的温馨记忆,汇集了文明古国坚不可摧的凝聚力量。

  “传承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作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由朝阳市文广新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朝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2015年9月22日走进了朝阳市财经学校。非遗的主角——传承人为学生们现场展演了根雕、泥雕、麦杆画、剪纸等民间艺术;走进课堂,将充满生活气息与浓浓乡情的祖传技艺向孩子们传授;声情并茂地讲解,令故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师生心中。市人社局李元霞副局长、市教育局职成科李广增科长、市非遗中心主任袁丽梅、市财校祁占生书记(副校长)等与非遗传承人以及师生热烈交流,频频与大家在非遗作品前合影留念。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2个项目列入世界级非遗保护名录,有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有13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有49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世界级保护项目为建平剪纸、凌源皮影;国家级保护项目包括朝阳社火(民间特色秧歌)、北票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建平十王会等;省级项目包括朝阳根雕、辽西朱碌科黄河阵、喀左皮影、哨口高跷、辽西古战场传说、凌源高跷秧歌、朝阳红土泥塑、喀左天成观皇会、喀左塔城陈醋酿造技艺、喀左纺车秋千、凌塔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朝阳民间绣活等;市级保护项目包括喀左面塑、北票太平鼓、喀左背歌抬歌(北方秧歌的一种)、朝阳宏观寺刺绣、喀左民族民间大秧歌、凌源榆州鼓乐、辽西朱碌科撒灯、凌源花钹舞、凌源评剧、北票民间石雕、北票龙潭粉丝制作工艺、凌源玉雕、凌源二十家子干豆腐制作工艺、韩秀双特色剪纸、朝阳中国北筝、凌源民间故事、喀左韶音会、北票惠宁寺传说、朝阳县皮影、红山灰陶、朝阳拽、建平绒绣、喀左官大海黄河灯会、建平北部皮影、朝阳民间戏剧、北票剪纸、吉祥法轮寺布扎、喀左红土紫砂泥塑、朝阳县民间鼓乐、凌源剪纸等。这里既有大家耳熟能祥的喀左陈醋、凌塔白酒、二十家子干豆腐等制作工艺、喜闻乐见的各式秧歌、民间故事,也有鲜有耳闻的吉祥法轮寺布扎等聚会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师生加深了对家乡朝阳的了解,对朝阳拥有满、蒙、回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地域特色非常感慨,对家乡拥有如此品类繁多、异彩纷呈的非遗资源表示惊叹,被现场传承人的高超技艺深深折服,纷纷表示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的传承与光大奉献力量。作为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财校,早已开设了根雕艺术专业,事实上已在非遗传承方面走在了前列。

  市非遗中心的袁丽梅主任自豪地介绍:朝阳的非遗项目之多在省内外是很有名气的,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为家乡赢得了不少荣誉,一些非遗项目进课堂收到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同时她也表示:抢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在财校非遗进校园后,非遗中心将组织力量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下去。

  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朝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市非遗中心主任袁丽梅(左一)、市财经学校校长刘福达(左二)、市人社局副局长李元霞(中)、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李广增(右二)、市财经学校办公室主任任俊峰(右一)向大家展示非遗进校园主题旗帜。

  李元霞副局长、李广增科长与根雕传承人王志敏交流。

  下面是一幅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招财进宝、万事如意等寓意的根雕作品,价值18万的沉香木在传承人王志敏的手中,陡增至百万。艺术的价值让传统技艺令人刮目盯看,唯妙唯肖的人物表情令人赞叹。

  下面这幅作品是用崖柏雕制的摆财(白菜)与免,供料人属兔,王志敏师傅就依势就形创造了这幅形象生动、寓意吉祥的雕刻作品。

  双塔区非遗中心张主任志愿做“泥人孙”的模特。

  “泥人孙”现场以朝阳市根雕艺术家协会陈主任为模特制作的泥塑作品,受到大家一致赞叹。泥塑人物的微笑被大家笑称堪比维纳斯的微笑。

  传承人向学生传授剪纸技艺,引来众多同学的围观,展示自己现场制作的剪纸作品,学生非常开心,不断向传承人鞠躬致敬,连说:“谢谢,谢谢。”

  下面左图是传承人在现场用玉米皮、麦杆等制作艺术画。右图是七分天然、生三分刀工成的根雕半成品。

  军训休息的同学们驻足观看,拿出手机纷纷拍照。

本网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