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养悟 写意人生
——周德花鸟画笔墨情趣探析
文化信使/秦首先 编辑/雅贤
夏天/梦在茂盛的池塘里/内心无以言表的喜悦/仿佛还沉浸于昨日的美梦/回忆着已逝的时光/微风拂柳/垂柳的柳丝宛如梦中的帷帐/我那梦的轻纱/一时的情怀/犹如一曲千古传送的爱情诗章/也许这是一种情感的依托/也许这是焦躁的安慰/望着那盛开万点的红妆/我情愿把梦/深系在那难忘的荷塘。这既是一首诗,又是一幅画,这是一位丹青才俊用笔墨渲染出的一幅《清塘荷韵》。作者就是曾荣获2010年度中国最具收藏潜力书画家称号的花鸟画家周德先生。
熟悉周德的人都知道他善思、健谈、喜酒,兼具了哈尔滨人豪气、帅气、才气的优秀特点。他才华横溢,诗书画印神气浑然,样样精通。周德,1964年生于哈尔滨。字一横,号散人、无闲驴,别署清古草堂,现居北京。民革党员,中国道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道教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北方花鸟画研究所所长、雪狼部落艺术总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中国画院签约画家、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他四体皆精,尤以隶篆著称,世纪之初,他又华丽转身,专攻花鸟画,并颇有建树。在东北,周德书法早已名冠“三江”;在北京,周德的花鸟画已深得花鸟大家所器重,倍受文人、名流、儒商推崇。
笔墨当随时代,作品贵在出新。周德对花鸟画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语言,他选择了在传统的氛围中从新解读传统,从传统中寻找新的出发点,实现旧法出新意。所以他将锤炼精湛的笔墨放在首位,注重画外功夫的营养积蓄和对新技法的吸收和运用,使其作品既有传统功底又具有现代意味,他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形态中与时俱进,不断走向现代,营造出崭新的水墨语境。赏读周德花鸟作品,不难看出,他的作品深得吴葆真、吴昌硕、任伯年的笔墨影响,但又不同于大师的笔墨。他勇于推陈出新,汲取传统精华,又具备时代创新精神。从他近几年的花鸟作品创作中可以发现,他特别强调独特的笔墨符号。如他的“红色系列•四条屏”作品,红的张扬,黑的厚重,语境中传达出自然和谐与生命之重。你能从中感受到他执着在传统与创新中徘徊,从中寻找艺术的张力和自然的亲和力,使自己的画作在两极的兼顾中体现笔墨的深厚性,展示着中国画笔情墨韵的独特表现力与美感。
作品是心迹的再现,灵魂的呐喊。周德的画作更多画的是心境而非物象,是人文而非技巧。他以形写神,境界深邃,意境开阔,简括生动,诗情画意间风行雨散,鸟静听音,润色花开,颇显心性。墨的浓淡干湿、线的疏密虚实、色的韵致、笔的节奏以及书写性的美感都可以折射出他对前人笔墨成就的解读,渗透着他对继承和创新的认识与理解。他把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融入了新的图式与新的精神表现之中,打破了传统图式、笔墨的局限性,彰显时代气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花鸟画艺术特点与个人风格。他的《红色系列》花鸟作品红的艳丽不俗,炽情热烈,黑的深沉高雅,温润庄重。他的《墨色系列》花鸟作品画构时代气息明显,满而不充塞,层次丰富而不乱,内涵有着极强的文化哲理。同时也发挥了自己书法之长,笔墨有着自己的个性,一改过去创作精微小品之习,大气作品也呈精微,境界整体把撑已具品位,内涵着极强的文化哲理,彰显画家在书法上的修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高卉民语)。
静心养悟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写意人生是艺术家永恒追求。方家深知,一幅作品成功与否,不在于技法是否纯熟,也不在于写意的笔墨是否老练,而在于这幅作品所传达出的意境。周德才思敏捷,特立独行,品高自清,深谙“丹青难写是精神”的道理。他认为,中国画的写意性在于展现画家的性灵,体现主体内在精神与自然规律的统一,使画家遣性情而运笔墨,赋予自然生命最本质的描述。他在艺术创作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上始终追求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和自由,通过过笔墨渲染,借助唐朝窦巩诗句“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来暗喻世态,这是对艺术家利用笔墨功夫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诠释。周德的花鸟作品强调意在笔先,其构思长于创作的过程,因此他的作品精而不俗,新而不怪。他对每一幅作品的理解总是卓尔不群,有时为某一细节他会百思不得落笔,常常要思考一两周时间,而一旦构思成熟,他落笔如疾风劲草,气韵畅快淋漓。
花开花落似人生,四季如歌总关情。周德非常重视观察自然,实地写生。他的创作多以实地写生为素材,加以抽象概括和艺术夸张,丝毫不见刻意雕琢的痕迹,有时为一枝一叶得细节他会一路奔波观察。他说:“碰到好风景,就会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总想把他扑捉下来,感悟提炼出优秀的作品。”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池塘、花鸟一经被他取舍,笔下情致便跃然纸端,大有身临其境之感。有一年,在写生的路上,他尾随一只美丽的大鹅,模仿着大鹅行走的各种姿势……哪曾想,当地村民误认为他是偷鹅之人,险些遭到追击。朦胧月色临晚秋/残溏芦苇隐寒鸥/唯有冰寒怀秋水/对月殷殷寄相思。这是他在北京池塘边写生之作,看见晚秋芦苇丛中的小鸟,无限乡愁涌上笔端。其画面和画理完全是原生状态的写实之作。正是他这种对艺术的酷爱和执著的精神,通过作品实现了精神升华,再现了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中国花鸟画有非常独特的审美意趣,通过对花卉的勾勒,能体现作者的一种情感寄托,能表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文化修养。周德的花鸟作品无论是笔墨韵味、肌理建构、意境铺陈都体现了一个人文画家对自然的关注和生命的审视。在周德作品中最常见的题材——鸟儿们孤傲独立,玲珑活现,无欲无求,画面清淳感人,耐人寻味,诗境的营造,扣人心弦。如《三思图》、《无题》、《梨花同梦》等作品,他既能从小处着笔,又能从大处立意,一枝花、一棵树、几片叶,信手拈来、用笔流畅,着墨均匀,栩栩如生……从生命的律动中把握自然的本质与趣味,追求一种具象而又单纯、现实而又浪漫、细微而又生动的审美意境。
赏析探寻周德花鸟作品的审美情趣,重在剖析他的人文精神。归纳起来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是突破传统,走出精而小的瓶颈。周德在最新的作品中摒弃了传统花鸟画的一枝一景、一景一格的经典构图模式。他把笔墨回归现实生活中,直接描写大自然中的花鸟,叶茂鸟静,还原自然,恬淡闲适,层次清晰,色泽鲜艳,营造出生机盎然的艺术境界。二是在画面形态上实现了质的突破。他的作品画面大方,满实不塞。笔下花鸟各得其态,相衬相映,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动相宜。三是绘画语言的表达丰富多彩。他的作品大多兼工带写,笔墨质朴苍润,工而不滞,写而不乱,胸襟澄阔,朴厚儒雅,气韵生动。特别是在鸟儿的神态刻画上颇得神韵,虽大抒笔墨,却不着他色。尤其是色彩的运用很有独到之处,他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色彩传统,同时吸收西画重彩优点,虽然画面非红即黑,少有他色,但墨色却层层渲染,厚重亮丽,泼彩、渍彩、点彩、洒彩等等手法交相辉映,相映成趣,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和对自由生活的美妙憧憬。这些原生态意味的表现,传达出画家探究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统一和谐的新境界。如他的代表作《红色系列》,这是一组摄人心魂的经典力作,墨色厚重沉稳,红色层次明晰,鲜艳夺目。画面以意境铺陈,以气势铺陈,以灵感铺陈,通过对自然的构景,抒写着画家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由和谐的向往。
不袭今人和古人,自家有法写风神。周德创作具有完整的独立性和慎密的思维建构,他善于用静谧悠然的画面,营构某种闲适无争、动中取静的田园诗一般的意境。这些绘画成就应该得益于他诗人的气质和书法隶篆的造诣。他的作品,很少有“心浮气躁”或“剑拔弩张”之类的紧张气氛,更多的是画家特有的追求自由和散淡的人生态度。他的《清塘荷韵》、《残塘芦苇隐寒鸥》、《三思图》等作品在题材选择上没有惊人之奇,在材料和技法上也没有骇俗之举。画家只是从容不迫地玩味合乎自己兴趣和理想的选择,并在反复的玩味中最终找到最切合自己心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具有一种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艺术思想的成熟,他把对毛笔笔性的了解及掌握用毛笔创造的特殊线条美、结构美的认识和感觉自然地运用到绘画之中。同时,他把诗和书法完美结合在画面上,以诗释画,以书补画,以印美画,气韵神通。
外师造化蕴笔墨,中得心源写丹青。我们期待着周德这位冰城才俊,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艺术自我,外借诗书印特长造化,内炼静寂,恬淡人生,顺应自然不息的流变,师天地而悟性,穷物格理,更上一层楼,创作出更多不与俗同、耳目一新的传世佳作。 (写于辛卯春 改于乙未冬 京华秋梦斋)
小链接
秦首先(笔名虚空了净、禾一夫、乙丙丁),秋梦斋主人。大本学历,高级职称,曾在辽宁轮胎厂、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电广传媒做编辑、记者、主任、杂志社主编等,京城资深媒体策划人。现为独立书画艺评人、中国书画名人网副总监、大家美术报副总编。早年靠一杆秃笔混迹江湖,以撰写经济、社会时评和杂文立足京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人到中年,一心向善,不问时事,沉醉于翰墨丹青,以挖掘、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