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记忆系列之二
小村里的年
文化信使/周志军 编辑/雅贤
节日农家院
备足年货
如今,许多年轻人都在追求新的过年方式。而我,则因父母年纪大又在农村之故,依然愿意按照传统习惯和节奏,“按时八经”地回老家过年,按照仅存的老“规矩”品味着小村里的年味。
除夕早餐
进入腊月,小村的年味渐浓。小年的晚上,我赶回家里,酒足饭饱后,坐在炕上用秫秸扎制了一匹“骏马”,在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中把灶王爷和灶王奶奶送上天,希望老人家上天后在一年的述职报告中“多言好事”,少提不足,以便顺利开展“一家之主”下一年的工作。
兄弟点爆竹
正式的举家回小村过年是在腊月二十九日,一大早就装好了大大小小的袋子,烟酒糖茶、吃穿用度塞得满满一后备箱。其实很多东西老家集市上都有,但总觉得自己在朝阳街里置办的才“有档次”,有“成就感”。大到服装、凳子、灯笼、肉食、酒品,小到鞭炮、对联、筷子、纸杯、糖果,零零总总十七八样之多,仿佛种类不多不足以体现年味之重、之浓。有几样东西出乎父母意料之外,才显出我为家里想的是多么周到,老妈边“点货”边表扬几句,顿时觉得特有面子。谁都别笑话谁,多大岁数都愿意听表扬。
年的节奏年年不变。早起扫扫院子,早饭把昨晚上烀的猪头提上餐桌,一大早就和“荤腥”亲密接触。早饭后儿子用自己做的酒精炉打糨糊贴春联,今年“朕”开始坐镇指挥,儿子、侄子、侄女、外甥女是裁的裁、刷的刷、递的递、贴的贴,一会儿功夫门窗就红红绿绿地新鲜起来。14岁的侄子1.87米的个头,站在凳子上就把灯笼挂上了屋檐,春联、灯笼、挂钱儿把老宅打扮得如同老花旦一般,浓妆中更显“风韵犹存”。
午饭自然是重头戏,十点钟之后,媳妇和母亲就在外屋备炊,改刀后待本厨上阵,噼里啪啦一顿乱炒,上桌后全家居然没啥意见,吃的还挺嗨。大家一直说下顿还让我主厨,现在也弄不明白是味道好还是他们愿意看我受累,感觉心里很温暖。今年,在媳妇的再三要求下,母亲终于同意菜从素从简,三荤三素,鱼和年糕不可少,取“年年有余”和“步步登高”之意。桌上热闹不提。啤酒、饮料、红酒各取所需,就连大侄女也喝了几罐啤酒,大家都在年的气氛中微醺。
远上东山接祖
家堂祭祖
下午三点后就是“接年”了。儿子、侄子分一路去南山,我与叔伯侄子一路去东山,将列祖列宗接到家里过年,返回后家里早将“家堂”挂好,供品摆好,焚香磕头,恭迎周门列祖,香火持续后半夜方停。叔叔大爷没事过来看看“家堂”,过问一下亡故三年的族人上了“家堂”没有,自己预留的位置在哪,顺便讲讲“远、近支”先人们的历史和故事。
辞旧迎新的“发祉”应该在午夜,但人们不愿再熬夜守岁,早点结束静下来看春节联欢晚会。九点钟多一点鞭炮就陆续响起,听到左邻右舍的鞭炮,我也带领儿子向东北方向“请了”财神,焚香列供“发祉”,颤抖的手点燃礼炮、二踢脚和5000响的大鞭,一时间小院篝火熊熊,鞭炮脆响,把年的气氛推到了极致。
鞭炮响过,拜过列祖列宗后,按照老家的规矩,儿子给我和媳妇及他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我和媳妇也给父母磕头拜年,磕过头后儿子按每年的惯例,把早就准备好的两个500元的红包送给他爷爷奶奶“压岁”,然后全家人看春晚、吃饺子,然后大家趴在被窝里看春晚,然后就我一个人看春晚,再然后伴着春晚梦见大年初一的饺子……
珍惜每一年里的“年”,珍惜过年回家有头可磕、有红包可送的日子!
2015年2月22日晚(正月初四)即兴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