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棉衣
文化信使/王培馥 编辑/明月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担心住校的女儿受寒。夜里竟翻来覆去睡不着了。因为每次月假回校,都是我帮她整理好要带走的衣服。而这次国庆长假返校,因为忙着收秋,就嘱咐十三岁的女儿,自己整理。因为就要立冬了,特意嘱咐她要带厚衣服。校车来接她时,我和爱人都在田里忙着,没顾上送她。也不知道孩子带厚衣服没有。这样想着,竟然再无睡意。干脆起床,到女儿房间,查看她的衣橱,发现她的厚衣服都在,一件都没带走。莫名的心里一颤,鼻子发酸,眼泪莫名其妙地溢满眼眶。
……我的女儿要挨冻了,我这个当妈的不合格哦……是忙得连整理几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还是做母亲的责任心不够强?孩子毕竟未成年,我为什么不能耐心地为她打理冬装?我每天匆匆忙忙辛苦劳累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以“忙”为借口,忽略了自己的责任,那么又何以在儿女面前立足?
正当我傻傻地愣在女儿衣橱前,惭愧得默默落泪的时候,爱人不知何时也进来了,默默地给我披上外衣,然后一声不吭地找出女儿保暖的衣服,一件一件精心装进衣袋里。完毕,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他给孩子送去。做最早的班车,十点左右就能赶到学校,课间操的时候就能穿上。中午之前还能赶回来,不耽误多少农活儿的。
看着他坚定的表情,眼前浮现出似曾相识的另一个场景……
二十多年前,也是这样的季节,也是这样的初冬时刻,也是一场秋雨过后的某一天上午,正在离家百里外的大平房读高中的我,由于衣服穿得少,做课间操的时候,冻得瑟瑟发抖,牙齿直打颤。这时,老师笑眯眯地叫我到办公室去,我抱着肩疑惑地走进去的时候,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朴实的面庞,壮实的身躯,这不是我日夜思念的爸爸吗?爸爸见我的一刹那,赶忙从带来的包裹里拿出一件棉衣给我披上,帮我低头系衣扣的时候,我发现爸爸有泪滑落。爸爸心疼地抱住我,哽咽着喃喃着一句话,“爸爸来晚了,爸爸不合格啊”。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似乎道歉的话,让在场的所有老师所有的为人父母者,都感动得眼含热泪。我更是泪流满面,不知道是感动,还是委屈。我的眼泪一直无法停止。爸爸用一只手拍拍我的肩膀,另一只手笨拙地替我擦去泪水,“好好念书,爸要马上赶去木头城子,给你弟送棉衣,他也没带”。然后匆匆与我和老师告别,又赶去离我几十里外的另一所初中,给他的儿子我的小弟送去御寒的衣服。望着爸爸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忽然感到,爸爸的身躯是那样伟岸,高大。爸爸就是挡风的墙。
而明天,我的爱人也要去百里外的柳城中学,给住校的女儿送棉衣,这是所谓的“轮回”么?
当过农民都知道,三春不如一秋忙。
秋天里是最忙的季节,忙着一年的收获,扒玉米,掐高粱,割芝麻,打谷子,还要往家里拉秸秆,收绿青菜,红萝卜,腌明年一年吃用的咸菜,酸菜等等,忙着在入冬之前把粮食收完农活干完,每一天都很忙。否则立冬后,就来不及了。尽管我和爱人已经连续在田间作业一个多月了,可毕竟是百十亩土地,雇工暂时又过不来,只能自家先干着。这些天又忙又累的,到家就不愿动弹。可是,尽管这样,难道就不能为孩子整理一下冬装吗?这只是不负责任的借口罢了!作为父母我们怎能不心生惭愧,彻夜难眠?!
再想想当年送棉衣的爸爸。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乡里每天只通一次班车,而爸爸却在课间操时候,能赶到离家几百里外的学校,说明爸爸是凌晨两点赶的火车,天亮前才能到城里,然后做通往大平房最早的客车,才能在上午十点左右赶到大平房。试想,在田里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晚上刚刚回到家里,天就下起了秋雨。夜里,爸妈一定也和现在的我一样,担心外地念书的儿女没穿棉衣,于是连夜找出衣服,甚至是连夜赶制棉衣,凌晨坐车给百里外的孩子送去,不管自己是否疲惫是否受冻,心心念念的,只是盼着快点把怀里的棉衣给孩子送去免得孩子受寒受冻,哪里会考虑自己疲惫与困倦?!
那一夜,他们可曾睡过 ?
那一夜,他们是否也捧着棉衣为我和小弟担心落泪?
那一夜,他们是否也如我一样失眠而感觉时间是那样漫长?
那一夜,我的老爸老妈,是否也如今天的我一样,时刻为孩子担心?
可现在,那个时刻为我担心的老爸老妈,却永远离开了我,我成了没爸没妈的孩子了!天寒再没有人关心我冷不冷了。爸爸妈妈啊,你们在哪里?我想你们啊!天凉了,你们该换寒衣了吧?女儿也同样时刻担心你们啊……
如今我已为人父母,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经历,在我和女儿间重演,这是温情的轮回,还是真情的演绎?是人间情爱的延续还是为人所必须?
父母真情,从来都是自然的流露。而这份真,不正是生活的本源吗?而这“本”,不也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动力吗?如果没有了感恩与报恩,这个世界该是多么冰冷?!
忽然想起,明天是农历十月初一,民间传说,是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的日子。他们在那个本就冰冷的世界,更需要温暖与温度啊。
当即决定,明天无论秋收多忙,都要停工半天。
天还蒙蒙亮,爱人坐最早的班车带着满满的父爱,进城给女儿送棉衣。
我带着满满的冥币,回娘家给故去的父母送“买寒衣”之款,无论父母是活着还是故去,儿女的孝心都该送到的。
只为感恩!
[责任编辑: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