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称谓
文化信使/王彦海 编辑/明月
当下,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称呼,实在是个复杂敏感而充满共性的问题。
以往,“同志”这个称呼,主持着人际称谓几十年,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行业技术人员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地位日渐提升,所以“师傅”一词,又领跑了几年。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到来,许多国际元素迅速融入,加之人们从业的岗位日趋复杂,人们在意识形态及信仰需求方面,逐渐出现多元化。如“同志”,其恰当程度,已满足不了民众,也似乎成了落伍的代名词,你喊一声“同志”,也许别人会说:“谁和你是同志!”会很尴尬。“师傅”一说,在技术行业业内尚可,但其普遍性又受到制约。叫“师傅”了,那“猴哥”呢?
先生和小姐的叫法,有同国际接轨的意思,但又显得过于庄重,不怎么接地气。况且,“小姐”这个称呼,在当今社会中,又存在着歧义。机关单位,有职务的可以称:“王主任”,“刘局长”,这还好说,问题主要出现在普通人际交往中,由于没有相对“万能”、“同一”而恰当的称呼,于是,“李哥”,“张姐”的叫法开始了,单位上下,“哥哥”、“姐姐”声一片。尤其是比自己小的女同事,叫“妹妹”,别人听了不舒服,叫“姐姐”,就更错了,尤其女人忌讳别人说自己年龄大,这样一来,自己和对方都不舒服,所以在称谓上,该随意的随意不起来,该庄重的还没有适合的叫法,于是,我们的称谓危机开始了。
解除这种“危机”的着力点不在于民众,而在于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信仰状况,这就对我们的社会文化领域,信仰导向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果抛开政治气息不谈,同一单位的同事,建议仍恢复到原来的“同志”称呼,毕竟在同一单位,或同一领域内还是能解释得通的,也易被人们所接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社会大范围内,也可以统一称谓为“老师”,不落俗套,没有歧义,还能保证工作气氛的严肃性。涉外或是特殊场合仍保持“先生”、“小姐”的称谓不变。对孩子来说,“李阿姨,张叔叔,刘奶奶”“小哥哥,大姐姐”的,仍然会很舒服。
我们的人文和历史背景,做不到西方人不管老小而直呼其名,那么就需要用一个适合的、通用的称谓来解决人们见面的打招呼的问题。所以,笔者提出了上述建议,即恢复“同志”或“老师”的称谓。实际上,我更倾向于后者。毕竟,在称呼别人或被别人称呼时,都习惯了这种称谓。
小链接
王彦海,男,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94年毕业于朝阳师专生物系。现供职于朝阳市龙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