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姐相亲记
文/郝子兴 编辑/明月
(一)
蒋姐去相亲了。
蒋姐不是别人,就是蒋姐自己。年近30岁,游走在一个单身女性的黄金时代末流,结束了多年的北漂生活,在父母的叹息中被家乡小城的普遍结婚年龄扣上了剩女的帽子,艰难地喘息。
终于,在日光灿烂的某个初秋,也成为了相亲大军中的一员。
(二)
周六上午,喧闹的商城。
试衣间内极力吸气拉上一件连衣裙的拉链,推开门,走到镜子前打量自己。镜中人相貌端庄,举止温婉,眼角的细纹和腰间的些许赘肉,定格住蒋姐28年来的过往。如果人生也是一张履历,蒋姐这张履历收获了朝气蓬勃的学生时期、意气风发的职场生涯,温馨和睦的原生家庭。
而现在,她必须挑选好一件连衣裙,化一个精致的妆,手捧着这28岁这个似乎熟过了头的桃子,去邀请一个陌生男子与她组建一个新的,小的家庭。
蒋姐吃着自制的沙拉午餐,看着已读过一遍又一遍的相亲男子的邀约消息,眼中闪过迷茫。
(三)
周六傍晚,客厅舒适的懒人沙发。
蒋妈妈近一小时的叮嘱还没有结束的意思,蒋姐摸着金毛的大耳朵草草应付。“又走神了!你张姨还夸你乖巧,看你这个懒懒散散的样子,我都不好意思让你去见人家男孩子,给我丢人!”
蒋姐正讨饶认错,蒋爸爸端着菜从厨房走出来:“哎呀,人家小赵都30多了哪还叫男孩子啊,小张不是说他是有志青年吗,她看好的肯定不会错,你就别操心了。”
蒋姐庆幸从批斗中脱身,看向被蒋妈妈转移炮火的蒋爸爸,偷偷笑着,又默默哀叹,自己都俨然被化身成了大家闺秀,真不知这小赵先生又到底是何本性。
躺在卧室里,敷着面膜,蒋姐犹豫半晌,在网页搜索栏打下了“相亲注意事项”这几个字,眯着眼看了起来。
(四)
周日上午,公司会议室内。
处理着公司的紧急事项,蒋姐在焦头烂额中隐约感到几丝侥幸:也许能一直忙到晚上,推掉下午的见面也未可知。但随即她为这个念头愣住,为自己对相亲的抵触之深感到惊讶。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因为相亲认识而被在心里打了折扣,对他是很不公平的吧,如果他们是在书店一同把手伸向同一本书,或在餐厅不约而同走到一个餐桌,这样的开始是否更加美好?
是的,蒋姐在心里默默回答,然后又继续安慰自己,可是相亲认识之后,对书籍的爱好,生活的小默契,也不会因此消失呀。
认识到了这点的蒋姐,堵在休息日的市中心车流中,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五)
周日下午,餐厅门外。
脑海中迅速回忆起“相亲注意事项”中的几条要点,蒋姐走进餐厅,刚好看到望向门口,起身示意的赵先生。
蒋姐落座,客套寒暄,场面气氛融洽。
对面的赵先生开口:“之前总听别人说,想知道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样,就看他给你介绍的相亲对象是什么样的,看来张主任对我真的是非常认可啊。”
蒋姐腼腆地微笑,想起昨晚搜索“相亲攻略”时看到的同一句话。
餐点陆续上桌,赵先生帮蒋姐递过去刀叉,贴心地将尖锐的部分指向自己,把刀叉柄端留给蒋姐。
接过餐具,蒋姐在脑海删掉“第一眼就否决相亲男只要把饭吃得很难看你们就自然不用再联系”这条攻略。
聊到酣处,两人笑着,蒋姐又把“聊不下去就借口有事离开,大家都懂的”也从脑海删掉。
饭后喝茶,赵先生已经变成了赵哥,此时的小蒋想起“如果你对他有意,可以适当引起话题表示对他感兴趣”,谈起家里的金毛。
回家路上,小蒋想着原来相亲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现实直接,不是坐下来聊过你家的房产我家的存款就只能尴尬的喝茶。夕阳的颜色特别美,光芒照在认真开车的赵哥身上,让他平凡的模样显得踏实可靠。
车停在又一个红灯下,赵先生悻悻开口:“那个,小蒋,我能不能问问你之前的感情啊,为什么会分手呢?”
(六)
为什么会分手呢?
为什么呢。眼前的车流,熙攘的路人,和几年前的北京一角似乎没有区别。
那是小蒋居住的一隅,隐藏在街区深处的一栋公寓楼,三层的面积容纳下近900户人家。上楼梯,转过走廊,进到自己的房间。房间不大,17平米的一个家,因为房间又小又多,绝大部分房间都没有窗户,仅在门上留了半扇小窗,透进来走廊的空气和噪音。
居住在此处的都是和小蒋差不多的年轻人,有些在2站地铁距离外的服装批发城上班,还有些女孩晚上在不远处的娱乐城上班。再多的小蒋就不知道了,因为住得太远,只能听到隔壁卖衣服女孩和男朋友的争吵,以及夜深时走廊里高跟鞋由远及近,又再渐远的声音。
小蒋觉得很悲哀,不是住在这样的房子,不是会因为买了一串40块钱进口红提而吵架的人,而是自己自命清高,看不上他们,可却不得不委身为邻,被现实抽得两眼泛泪。
当时小蒋只是一个小小的文员,拥有一个事业有成的梦想以及一个刚刚做培训老师的男朋友。日子过得清贫但快乐,最大的烦恼是隔壁的情侣说话声音极大十分扰民却无法制止,还有薪水微薄房租就占去了三分之一。
后来小蒋在职场慢慢成长,薪水也在慢慢增加,和男朋友的感情趋于平淡,也没有争吵。
可是为什么还会分手呢?
是两个年轻人无论怎么努力也不敢奢望的北京房价,是辛勤付出与收获的极大差距,是人均500元吃一顿会心疼一周却只能算入门级的日料,是攒够了钱也舍不得买的Dior包包。
年轻时的忧虑似乎只有钱。也就是这个只能局限住年轻人的难题,死死地局限住了当时年轻的两个孩子。他们累了,决定回家。
可是回谁的家呢?我不想去感受大雪纷飞,你不愿离开父母到我的四季如春。
也许至此,萦绕在心间的感觉才确定,两个人在一起只是为了生活。
只是为了生活,你我互相是依靠,我们说好彼此搀扶走过深夜,却在途中放弃。于是各自回到出口,只能是分道扬镳。
夜深得太沉重了,让我们都不愿再被牵引着走向另一片不熟悉的黑夜。
还是家里舒服。有大大的客厅和大大的浴缸,城市虽小,属于自己的却都是大大的部分。北京那么大,属于自己的,只是10多平米的隔断间或者没窗户的公寓楼。
(七)
蒋姐闭上眼睛,微微笑着:“因为性格不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