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西民俗——发纸文 柳燕飞歌编辑 云枫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夜,人们都在等待那个特殊的时刻——二十三点五十分。按着家乡
辽西民俗——发纸
文/柳燕飞歌 编辑/云枫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夜,人们都在等待那个特殊的时刻——二十三点五十分。按着家乡的风俗,在辞旧迎新之际,所有的人们都在举行一个共同的仪式——发纸。
发纸,有两个含义,一是相当于发止,即新的一年开始,旧的一年结束,这个时刻是辞旧迎新的节点;二是烧纸钱,发放钱财给各路神仙,相当于给他们发放俸禄或报酬,以报答他们的保佑平安之恩。
这时,人们在院子里点起一堆篝火,拜请各路神仙,天地爷,灶王爷,龙王爷,门神爷,财神爷,马王爷,雹神爷,风神爷,雷公电母等等纷纷下凡,享受人间香火,接纳人间供奉,保佑人间平安。灶王爷在灶台,龙王爷在井台,马王爷在马棚,等等。人们对各路神仙虔诚极致,在每一个神仙面前都要焚香烧纸,磕头作揖,一个也不能落下,否则,神仙会怪罪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祈求保佑,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老幼平安,读书的能顺利升学,入仕的官运亨通,经商的生意兴隆,打工的平安生财,老人长寿,小孩健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中,神仙的法力是无边的,可以左右人间的风风水水,所以每一个除夕夜的发纸,都要先敬天敬地,以显示对苍天的敬畏。
当一声礼炮的轰响在夜空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随之便有千万条火龙腾空而起,直窜云霄,分辨不出个数的一片轰响,打破了往日幽静的夜色,一束束五颜六色花朵竞相绽放,偶尔的一片闪亮比白昼还要强烈。"火树银花不夜天"描述的大概就是此时的景色。平铺在地面上或者墙头上或者挂在树枝上的洋鞭响起来时,更是让人兴奋不已!一家有一万个炸响,二百来户的村子就有二百来万个炸响,方圆不到半平方公里的村庄里,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响起来,这种场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接近零点的时候,夜色又逐渐恢复往常的平静。一家人又进入了发纸的另一个高潮——给长辈拜年,吃年夜饭。敬天敬地敬高堂。高堂,即家中的老年长辈。老人或坐或站,接受晚辈们的三叩首跪拜大礼,先是儿媳给公婆,儿子给父母磕头问好,然后是孙子给爷爷奶奶磕头问好,女孩子则免了跪拜之礼,问好就可以了。女孩问为啥,爷爷说,是老祖宗规定的。
跪拜大礼行过之后,孩子们乐呵呵地接过长辈们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参加工作的晚辈也要给长辈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避邪,“岁”与“祟”同音,压岁即压住鬼祟,平平安安地度过新的一年。
年夜饭,是新年的第一顿美餐,主食是单一色的羊肉馅饺子,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喜气洋洋,好事洋洋盈耳,走阳关大道,做阳光之事,享受羊羔美酒。有的在饺子馅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了这个饺子,一年里必交(币饺)好运。喝酒是必不可少的,晚辈要向长辈敬酒,敬就得敬三杯,敬酒的讲究是喝单不喝双。长辈也要回敬,他的理由是"待要好,老敬小"。来来回回地喝,一会就红脸吐噜的了。借着酒劲,长辈可以“教训”孩子几句,“多吃饭,长得好看;吃肉膘,长得个高"。孩子也可以“教训”长辈,“多吃饭,少喝酒,健康九十九"。这时候,家庭主妇该说话了,吃饱喝足该换新衣服了吧,你们大老爷们儿拜年也该出发了!
男人们趁着夜色去拜年。拜年的路上,看不清谁是谁,只听到一阵阵“见面就好,见面发财”的喧闹声,祝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