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支招】 “隔三差五”学习效果好

摘要:新学期伊始,每位学生都充满了期待,渴望聆听老师的教诲,步入更高层次的知识殿堂。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佳境。可是,放学回到家中,除了完成规定的作业任务外,想利用更多的业余时间学习又感觉无从下手,于是便陷入迷茫无助的状态,这成了一些学生及家长感到困惑且无奈的问题。

名师支招

“隔三差五”学习效果好

文图/王晓军 编辑/雅贤

  新学期伊始,每位学生都充满了期待,渴望聆听老师的教诲,步入更高层次的知识殿堂。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佳境。可是,放学回到家中,除了完成规定的作业任务外,想利用更多的业余时间学习又感觉无从下手,于是便陷入迷茫无助的状态,这成了一些学生及家长感到困惑且无奈的问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是循序渐进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人们可以把握遗忘规律,善于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在这里,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利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提出“隔三差五”学习法。

  现代汉语中,“隔三差五”的意思是:比喻一件事情经常或者不久发生。如以一周作为一个学习周期的话,即可以第一天课堂学习内容加上第三、第五天的课余时间复习、巩固和第七天的一周内容总复习,经过三次重复,长此以往,每日如此,自然放松,可以轻松地实现预定的目标,这也符合艾宾浩斯总结出的遗忘规律。

  我提供如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其一,确立时间、内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时间不宜间隔过长或过短,可以隔三、五天为宜。内容随每天学习内容顺延,科目间可灵活交替。如:语言科语文、英语,文科史地政与数学、理科理化生的穿插,这样不致使大脑单调疲劳,保证用功而不疲乏。
  其二,固定时间后的学习内容及次序。在某一固定时间内,复习次序应以阅读教材、笔记为先,随后以典型例题引领,回顾典例涉及知识点及考查能力要求,最后结合解题思路,思考试题变式或多角度、多种解法,以达到创新训练目的。
  其三,阶段总复习。经过一节一节、一周一周的学习,每科知识将以单元、章节完成。在每一单元、每一章节中知识自成体系或系统。 经常对知识单元、知识章节进行复习,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于知识积累,可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与网络,形成综合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科学倡导并精心设计,利用周末业余时间进行本学科知识的周末复习,甚至是月末复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同一件事情常常得到重述,到了最后,哪怕智力最低的学生,也就能领会了,这样他倒能跟上别人。至于聪明一点的学生因为这样彻底精通了科目,也会感到喜悦。”
  如果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学习效果得到巩固与提高,紧紧利用记忆遗忘规律进行科学的、统一的设计,行之有效的实施必将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如人生长跑。但只要认准目标,鼓足勇气,找好路径,掌握方法,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终点!

  【作者简介】王晓军,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现供职于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中。长期担任化学教师,并兼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工作。系朝阳市高中化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标兵教师、首批中小学名师。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