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孩子安全度暑假专稿
体验快乐,留下回忆,学有所获,为成长奠基
——2016年给暑假学生和家长的几点建议
朝阳市第九中学 姚立峰 编辑/肖萍
暑假将至,学生们自然欢呼雀跃,而有一些家长们却犯起愁来,孩子贪玩不好好做作业,长时间上网、看电视没法控制,为报哪类补习班而犹豫不定等等,那么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又有意义的暑假呢?给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坚持阅读和写作
古人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读书的成本不高,但品位高雅。博览群书,开卷有益,助人成长。好书如同芳邻,它会陪伴你,滋养你,你会从书中感知生命的愉悦、精神的光亮、灵魂的静美。所以说,读书,就是是一阵春风唤醒一片云,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对于同学们来说,读书更是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家都知道,语文是基础学科,对于其他学科都有着重大影响。如果把一张语文试卷比作一场战役的话,那么,得作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为诸侯。但是提高语文素养不一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养成阅读的习惯至关重要。读的内容,除了名著外,还应该读一些杂志期刊,如《时文选萃》、《意林》、《作文与考试》等。
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经典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之中的字词语句都是最为准确、最为质量上乘的。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他再回过头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说完阅读,接下来必然是写作。阅读与写作简直是玻璃的两面,无论你看着哪一面,都意味着你也正在凝视另一面。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来看,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文化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
2011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高考语文148分,她说: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一样。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根本不叫事。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写东西,给网站啊、给学生办的杂志啊、给校刊啊,我很少拒绝,因为反正写什么我都喜欢。
所以,假期时间充裕,多读多写,会对将来的学业大有裨益。
二、查缺补漏,狠抓薄弱学科
假期是提升自我的一个时期,要认真完成作业,根据作业查缺补漏,狠抓薄弱学科。多补弱科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一句顺口溜“七年级,不分上下,八年级两极分化;九年级,天上地下。”七年级学生要夯实基础、消除“弱科”,拓宽知识面,增强学习自信心。八年级学生要善于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做好查缺补漏。清晰哪些地方学得好,哪些地方学得吃力,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一是做好三轮复习。一轮复习抓笔记,二轮复习抓错题,三轮复习抓归纳。
二是做好下学期的预习。
课前充分预习,考试前充分地复习,与“打有准备之仗”有同曲之道。预习效果好,听课才能有针对性;听课有针对性,复习才能顺利进行;复习深刻,作业、考试才能得心应手;平时做作业,考试得心应手,中考就能顺利过关。所以说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通过第—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
2、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3、要边阅读边记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种是记在书上,另—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
4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5、独立思考发现问题。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6、不要全面预习。预习时,不要—下子全面铺开,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习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先预习,时间紧时,先查出生字、生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时间更紧迫时,就先把新课快速阅读—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习。
7、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时,不能千篇—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理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文科预习的重点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上。
此外,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预习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给高效率听课作好铺垫,因此不必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彻底搞清一切,很多同学在试图养成预习习惯的开始往往出现此类情况,以至不堪重负很快放弃。二是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听讲,万不可因为课前预习、对课上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就洋洋得意、松心懈怠。
三、加强体育锻炼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都胸怀理想,都在心中编织着理想的花环,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升入高中、大学,将来步入社会,大展鸿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这一切,都得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作为基础,缺失了这个基础,一切美好的理想、远大的目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都将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因此,我们要养成一个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至少掌握一至两项体育锻炼技能。
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有一个宗旨:运动第一,学习第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我国少年儿童锻炼明显不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令人忧虑。”《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三件事为: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三成。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比例为8%,远低于日本65%、美国63%的水平。
平时上学功课忙,锻炼时间较少,单凭一周两次的体育课很难满足强健身心的需要。假期则是增加锻炼的好时机。提倡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不要总宅在家里。
四、参加社会实践
暑假是同学们丰富兴趣、拓展能力、增长见识和陶冶情操的好时机,要根据兴趣爱好适当地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比如到各地去旅游,领略各地风光,了解关于交通地理、人文风俗的、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关于金钱精打细算多方面知识技能,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对于同学们来说都是全新体验。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学会怎样做人、体验父母艰辛等等。
五、注重人身安全
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你要深知:你一个人的安危,关系着全家人的幸福。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最大的孝首先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使之不受到伤害。我国古代《孝经》中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弟子规》中也说:身有伤,贻亲忧。这都是古人在教育孩子不要做损伤身体的事。俞敏洪也曾说过:其实人活着就挺好,活着每天都会有太阳升起来,落下去。你就可以看到朝霞,看到晚霞,看到月亮升起和落下,看到满天的繁星,这就是活着最美好的意义所在。我们只有健康地活着,才能及时行孝,才不会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假期活动,安全第一。一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文明行路,不骑摩托车,不骑自行车带人,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坐超载车辆;严禁翻越行人护栏。二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偏食。三要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不吸烟、不玩火;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四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御能力。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外出要与家长、同学结伴而行。遇到坏人坏事,提倡见义勇为,但更要量力而行,见义智为,及时呼救和拨打110。
总之,暑假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烂漫的充满希望的假期,希望学子们能够真正体验到快乐,多些美好的回忆,真正学有所获,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基。
[责任编辑: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