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朴实铸就妖娆

摘要:周艳丽的《桑之魅》读了近两个月了。一本245页的书,看这么长时间,在我,还真是少有的事。朴素实在的文笔,写出了生活的娇艳美丽,所以我说这本集子是朴实铸就妖娆。

朴实铸就妖娆

——散文集《桑之魅》读后感

文化信使/王庆民 编辑/素颜

  周艳丽的《桑之魅》读了近两个月了。一本245页的书,看这么长时间,在我,还真是少有的事。朴素实在的文笔,写出了生活的娇艳美丽,所以我说这本集子是朴实铸就妖娆。

  我爱读文学作品,尤其爱读家乡的作家们的作品。特别是以家乡生活为背景的作品我更是读之再三。无论是诗词散文小说还是文艺评论。读后,还往往要写写读后感,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郑重点说,也可以算作文学评论。至于评论得恰当与否,就不好自我标榜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些老话俗话还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

  这本集子已是周女士的第三部散文集了。收录散文69篇。

  散文语言朴实、准确,寄情于笔端。独到的抒情之笔,或轻轻或重重地扣人心扉。把自己生活的真实感触,不愠不火,娓娓道来,竟拨动了读者的心弦。这种表现力,是真正的语言功夫。

  “携着道的清高虚静,带着禅的和静清寂,为我所用,这该是怎样的造化和福气呀!”(《茶之为饮》)品一口茶、饮一杯茶,品出的是“清高虚静、和静清寂”,是超然还是无奈?如果,有无奈的话,能耐受得清寂,不是心的豁达吗?

  “梁山伯带着祝英台临行前留下的蝴蝶玉坠去祝府提亲,演绎的是爱情的悲剧。而《拾玉镯》里傅朋遗玉镯给孙玉娇,演绎的却是花好月圆的喜剧。其实,人间万象历来有喜有悲,爱情如此,人和玉亦如此。”(《有玉为琢》)两齣戏,勾起我童年的朦胧。小时候朦胧,大了呢?老了呢?“重回首往事堪嗟!”马东篱回首嗟叹,况我辈草民。回头想想,几度悲欢,敷衍一生,即使是叹息声中挣扎,尤觉得“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只有热爱珍惜!把一切不如意“像蛛丝一样抹去”,政治家这样,我们也应学习。

  “其实,人性中的贪欲有时候是因为迷恋和喜欢引起的。”“人们迷恋什么就往往喜欢将什么浪漫地神化,这是习惯。”(均引自《青龙河的味道》)从喜欢到迷恋,在纷繁的生活实际中,有的诚然是对的。可有的到了“迷”的程度,引发出的是极端。物极必反,以致本来喜欢的也无法喜欢了。平白的道理,在观览山水中悟出,有发人深省的意义。

  “惶惶然,像初下蛋的小母鸡,内心充满了躁动和不安。”“望着那些堆积如山的文字,怎么看都有点像嫁不出去的丑姑娘,凄楚楚地独守着青春岁月,日复一日地憔悴,老去。然后,像影子一样被岁月渐渐地湮没。人生有许多忧虑是可以向人一吐为快的,可是貌似春愁这样的苦处却无法诉说,是很难表达和描述的,是一种别人无法体味的感觉,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那种不安和躁动。”(均引自《春愁在风中》)大概烦躁盈心的时刻,都要絮絮叨叨。这絮叨把哪种心境,“剪不断,理还乱”,但却欲罢不能。不由得我想到鲁迅的“有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

  写心,写眼前事物,述以往逸闻。纵横捭阖,大千世界,凝于笔端,陟罚臧否,要表现的都是心。读周女士《桑之魅》我体会到了。“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第三十一》)周艳丽悟得精要。

  陆游说“君诗妙处吾能识,尽在山程水驿中。” 山程水驿,就是生活。无论诗词文赋,都是离不开生活的。《桑之魅》虽表现的仅是女作家的生活经历,可她,俄文翻译周艳丽,有中西文化的熏陶,我要说她学贯中西,有阿谀之嫌。她以一双慧眼看人间,从一滴水观大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父老乡亲。所用所玩所行所住,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耳闻目睹,或直接或间接。在生活的长河里捕捉。《桑之魅》《磨为青龙》《姥爷的书》《陶之夭夭》我读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远。有意的无意的掩盖割断文化的传承,就需要有识之士的钩沉;《记忆的青涩》《七夕絮语》《二丫》等篇读后令人回味绵长。历史演绎过很多“读书人一声长叹”的事,有的甚至还在上演。品咂令人颤抖的苦涩,能怎样?历史的印痕,只能让时光流水洗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一遮一流,有多少血泪?这账,无法算!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就是智者。所以,叹息,是一种懦弱者的抱怨。真的创造者是不叹息的,只有吸取教训,再干。

  《我老爸》《捎一缕思念给母亲》《服饰与妹妹》《牵手走进二十年》充溢着一位成功女士的平民情怀。父母恩、同胞谊、夫妻情、儿女爱,融融情谊,意绪绵绵。“我仿佛又看见母亲站在大门口的风中眺望的身影”,是多么实在而又饱含怀念的话语。

  《老家》《过年》及一些游记评论等,对美好的留恋,对童稚的追忆,都有引人深思的潜质。尤其是评论,看出她的博览好学。可能这正是她文辞功力深的原因。例如《陶之夭夭》《桃杏夭夭》,“夭夭”用得就很活。茂盛好看,形容桃,《诗经》有本;形容杏,桃杏芳容;形容“陶”,黑不溜秋的瓦缶之类,就是给予深情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融入情,就尽在不言中、妙不可言了。陶,朴实无华的陶,陪伴我们走过苍凉,退在历史的角落,在岑寂中祝福着我们,我们怎会无情呢!再如《桑之魅》的“魅”,怪物。《康熙字典》解释:《史記·五帝紀註》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古人桑间月下,迷于桑林,如痴如魅。这魅字用得活灵活现。

  还有几句话,是提给编校吧:有的地方还是出现了别字。例如:“我的书已经超了两个印章”,是不是“印张”之误?校对的一时疏忽,对不住作者。作者都把自己的著作视作心爱的产儿,出一点儿不当或错误都会惴惴然。

  “文人的浮躁”、“文学的浮躁”,“这是我们的悲哀,更是文学的悲哀”。(均引自《闲话出书》)读周艳丽这直面世事的警语,我,一位读者,见到了喜悦。

小链接
 
  王庆民,蒙古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退休于朝阳师专,副高级职称。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楹联学会会员、朝阳市作协会员、朝阳市诗词学会会员。爱好写作。有诗词、散文、小说、楹联、教学论文等发于《诗词》、《燕都晨报》、《朝阳日报》、《塞外风》、《辽西文学》、《民间文学》、《辽海诗词》、《辽海散文》、《作家天地》等各级报刊。曾被评为朝阳市优秀楹联家。有一些作品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在《今日朝阳网》网络媒体发表多篇作品。
本网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