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雪夜(商志福)

摘要:《雪夜》

  诗歌评论:

  《不忘初心,把范儿起足》

  我没见过商志福,是最先读到他的诗歌。在2016年3月,作为国刊的《诗刊》征集辽宁籍贯的诗人作品,我才有机会第一次读到他的诗歌。而且还推荐了他的一首诗歌。记得当时我读的是一首:《静静的下午》

《雪夜》

文/商志福(辽宁) 编辑/青松

火炉在屋中央,红着脸

偶尔吐一口粗气,让躺在热炕上假寐的人

跟着咳嗽

风在雪上快速地滑行

声音很小,但遇到

房子周围竖起的秸秆,

被扎疼之后的尖叫

很撕裂。

如果透过玻璃

会看到明晃晃的一片,

月色正送一群雪粒

过前面的山峦。

  推荐语:诗人善于用白描的手法营造氛围,火炉、风、雪三个意象三段写实,每个意象蕴涵指向集中,各自成章又相辅相成,结尾书写干脆净漂亮。(吴东升)

  商的诗歌,有别于我二十多年来阅读过的全部的朝阳籍贯诗人的作品,我觉得他的追求,风格,气质和品位都不同于我以前读过的朝阳诗人的作品。他更有书卷气,而且在遣词造句中更见功力。似乎多了一些文化品质和趣味上的追求。也更见功力一些。他不像我,喜欢铺排和抒情。也不像吴东升,喜欢感觉入诗,更不似王文军,喜欢挥洒诗理。他似乎更愿意在一个很小的物象中雕琢,直到完全表达出自己的艺术要求。他写朝阳极具风格特征的崖柏,要用最最凝练的词句一下子把崖柏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还不罢休。有个词用在这里非常贴切:精益求精。而且崖柏这种植物非常具有辽西民众的特点,质地坚硬,抗风,耐寒,不惧风雪,而且叶尖而细。一方水土雕琢一方植物和人。商的诗歌,在我的阅读中逐渐呈现出一种气象来,他似乎更多地体现一种匠心,一种源于母血中的喷涌。他的用词十分讲究,虽土质坚硬,但可以把根深扎。虽枝叶比不上南国绿树的馥郁,但自有辽西绿色的精气神。我以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写作的那种捻断数根须,只为一个词的刻苦。有那么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诗消的人憔悴的追寻。而且,在风格上十分统一,他的诗歌,从题材的把握上没有随波逐流。一种坚守,一种承诺,一种风流,独对万千花雨。他极少或者干脆不用口语,更多的是一种学院味道。诗歌的文字和意境之美充分发挥并得到极大的体现。

  在辽西丘陵地带写诗,本身就需要一种精神。这里的土质比不了南方,这里的气候也说不上最好。但那种不忘初心的坚持,总会有说法。那种寻寻觅觅的癫狂,让我们可以见证一种磅礴和壮美。在汉语面前,我们洗净双手。在阳光和细雨中,是否听得见神灵和祖先的祝福?

  这是诗人商志福的诗句,我愿和他共勉。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