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下岗,“键盘手”大显身手
文化信使/王利 编辑/肖萍
“爬格子”、“笔杆子”是对过去那些真正的大作家、撰稿人以及专门从事文字工作者的代名词,对于我这样半路出家的文学爱好者来说,爬格子也只是赶上个尾巴,可还没爬上几步,便遇到了瓶颈。
随着网络时代的普及和发展,喜爱写作的人已经很少有人再在纸上一字一句地耍笔杆子了。有人说:“不会用电脑是新时代的‘文盲’”。的确,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夸张,但细分析也不无道理。
八十年代后期,每当我路过打印部,看见那里的打字员手指在键盘上富有节奏地熟练地敲敲打打,随之便出来一行行汉字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好奇又羡慕地多看上两眼。心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坐在电脑前、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经历与想法敲出来,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更好地宣泄和表达呢?!
由笔尖到键盘的转换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汉字的录入有许多的方法,如拼音输入和五笔字型的输入,学习之初,自己也不知道最适合哪个。先后咨询过几位电脑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的说法不一,并说各有所长。据我了解,专业打字员多数都是用五笔,但学五笔打字难,难就难在背字根上,这也成为每一个学习五笔者的拦路虎。其中也包括许多80、90后的这代年青人,都不愿意使用五笔打字,因为都嫌麻烦,不如拼音简便易记。
最后经过权衡,我还是选择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因为自己感觉五笔打字好处多,重码字少,准确率高,速度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帮助我重新认识更多的汉字。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年过50的我下决心,非学会五笔打字不可。开始,我并没有去死记硬背地背字根,而是先用最简单的一级检码,一个键一个字。印象最深的是最初打在电脑上的第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第二句话是词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转换写作工具,跟上时代步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练五笔打字时,遇到不会打的字就查五笔字典,最开始一个字一查,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慢慢的会拆字了,知道哪个键盘代表哪个字的偏旁、部首了,会拆字自然也就会打字了,反过来再背字根就不觉得那么难了。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也摸索到了一些规律,脑子里储存的字根越来越多。从一级简码到会二级简码,从三级到会打词组,手指变得也灵活了,盲打取代了“一指禅”。慢慢的,打起字来真的是得心应手了,并且能做到手随心动,想到哪儿就能写到哪儿。
转换“笔尖”还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通过练打字,让我学到了很多不认识的字。原来我的文化底子薄,有很多字不认识,用五笔打字就必须先会认字,才能会拆字,然后才会打字。首先对一个字的偏旁部首必须在头脑里有印象,才能找到键位,再在电脑上打出来。在这种强迫学习的状态下,原来陌生的汉字现在都混的脸熟了。当我逐渐学会用电脑打字写文章后,它的好处也渐渐显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功能齐全,便于操作等等等等。对于我来说,央求别人帮忙打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五笔打字终于被我攻克了!
学会电脑打字后,我便痴迷上了用电脑写稿,平时把别人用来“偷菜、斗地主”的时间都用在了打字上。我认为,“斗地主”不如学会、记住一个字根更实用。所以我至今还不会斗地主,但打字的速度却越来越快了。把10个手指放在键盘上,就像钢琴家把手指放在琴键上一样的感觉。随着手指在键盘上的跳跃,随即一个个汉字就像一串串欢快跳动的音符蹦到显示器上。在为自己欣喜之余,更加领会了那句“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的真正涵意。
过去每个“爬格子”、“耍笔杆子”的人都曾经有过梦想,那就是早日把自己的手写体变成铅字,那也是人生之最大的快乐。现在自己终于有机会坐在电脑前,再来点音乐伴奏,手指在键盘上跳来跳去的,轻而易举的就能搞定,而且还能有多种字体、文字的大小、各种颜色的选择等等,变幻无穷,这种惬意是我在写作工具没转换前都不曾体验过的。自己通过努力把20多年前的那种梦想变成了现实,心里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在QQ上,有空也和青年人或是文友聊聊天,交流交流,我是来者不拒的,有时还能一对三呢。情随手动,手随心动,伴着音乐一起快乐飞翔,那种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一盏青灯,一台电脑,一杯香茗,就足矣让一个人快乐起来。过去给《中国殡葬》新闻周刊投稿,最快的要三、四天,慢一点的要六、七天才能到达。如果错过排版时间就要等到下一期,新闻自然也就变成了旧闻了。遇上稿件超重的还要额外多付邮资。现在不花一分钱邮资,想发到哪里就发到哪里。只需轻点鼠标,那边邮箱立刻自动回复邮件收到。看到自己的邮件已发到编辑部的邮箱里,那一刻轻松、愉快的心情,如释重负,自然溢于言表。无论多么现代化的邮差也只能是望而兴叹,自愧不如了。
“笔杆子”下岗之后,“键盘手”得心应手地在网络中驰骋飞翔。我不仅建立了自己的邮箱,还开了自己的博客,真正打开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大门,即使是千里之外也没有距离,足不出户就能以文会友了。还会和一批志趣相投的文学爱好者,相聚在电脑前切磋、学习,谈天说地。真是乐哉乐哉!豆腐块文章见报也逐渐多了起来。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增强也更加刺激了学习欲望,无论工作和生活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烦恼,只要坐到电脑前,我即刻就能心净如水。尤其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电脑倾诉心中的喜、怒、哀、乐,那根绷紧的神经在这一刻得到放松,幸福与快乐也随之慢慢地释放出来。
再次证明:“活到老,学到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与同龄相比,在长满荆棘的路上前行,我比同龄人付出更多艰辛,也收获更多快乐。紧跟时代潮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庆幸没有被时代所淘汰,悉数盘点也有几多收获,都跟转换写作工具有关:2008年被中国公益·时报《中国殡葬》新闻周报评为“优秀记者”,2009年凌源市国庆征文《喜鹊搭窝》荣获优秀作品奖,2010年全国永安杯 “殡葬之感想” 征文《殡葬人,家有贤妻》荣获二等奖,2011年被《中国殡葬》新闻周报评为优秀通信员。在206名获奖者当中名例第5。2011年凌源市建党89周年征文比赛:一篇《小河流过我窗前》评为优秀作品奖。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