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方言系列美文之一:胡奶奶的烦心事(时春华)

摘要:胡奶奶外号“胡烟袋”,虽然是个女人,却是远近村子里的名人。她出名,不是长相咋好,也不是家里咋有钱,而是她很有爷们风范,办事嘎巴溜丢脆,尤其教育管理孩子很有一套,是很多家庭妇女学不来的。

春华方言系列美文

编者按: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饶有意思的是,大量方言不仅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意蕴,而且带有强烈的地域感情色彩,已经成为“美丽乡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辽西地区流行了数千年的方言,更具有独特的民俗魅力,一直为这一区域的百姓津津乐道,成为中华大家庭的语言奇葩。

  《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时春华女士,将其多年来用心积累的丰富方言,巧妙地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和特色,给喜欢她作品的网友吹来了一股清新、质朴、亲民、友善之风,让人倍感亲切。

  自即日起,本网专门为时春华女士开设“春华方言系列美文”栏目,期能得到天下网友的鉴赏。也欢迎世界各地的文人雅士,用您所熟悉的方言撰写内容积极、阳光、健康、向上、慈善且有正能量的文稿,选配一些图片后发给我们(2996382758@qq.com),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升华。

春华方言系列美文之一:胡奶奶的烦心事

文化信使/时春华  编辑/雅贤

  胡奶奶外号“胡烟袋”,虽然是个女人,却是远近村子里的名人。她出名,不是长相咋好,也不是家里咋有钱,而是她很有爷们风范,办事嘎巴溜丢脆,尤其教育管理孩子很有一套,是很多家庭妇女学不来的。

  说胡奶奶教育管理孩子很有一套,也不是她文化水平有多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口袋,没念过书,跟睁眼瞎一样。所以,她崇拜有文化的人,知书达理的人,她要让她自己的孩子都有文化,都知书达理。

  胡奶奶最骄傲的事,就是自己的三个儿子,最次的当了个生产队长,还有一个进了供销社吃了公粮,另一个在大队当文书,因为能写,上了广播站后来当了记者。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荣耀。她知道,对这几个孩子,她可是又当爹又当妈的不容易。她那个爷们就相当于囊囊膪,人老实巴交的,人家说谁谁谁熊得一脚踹不出个屁来,她那爷们,三脚也踹不出来,用她的话是踹死也踹不出来。她年轻的时候家里成份不好,她爹怕来运动她跟着受连累,就把她给了这个穷得不能再穷的人家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所有用来形容穷得不能再穷的词用在她夫家都绰绰有余。嫁过来她愁啊,所以学会了抽烟,这个喜好,后来就跟她的绰号有了关系。

  孩子出生了,没有婆婆,没有妈,屋里屋外的活计,吃奶的孩子,让她力不从心,应接不暇。这边猪叫,那边孩子哭,灶里的柴掉出来了……她狠狠心,带着面的手抄起长杆的旱烟袋,扣着锅子,照着孩子的脑门敲打了几下,孩子又哭了,不哭的时候她就再打几下,直到孩子好几岁,她都用这个办法,她说,哭够了就不哭了。还真别说,她的孩子们长大后都不爱哭,主要是怕她的烟袋锅子,小时候轻描淡写地扣,大了可是使劲打啊。只要她举起烟袋,就能让正哭得抽抽搭搭的孩子憋回去,那边真的就没了声息,要不这一烟袋锅子下去,不打出个包来才怪。她的“胡烟袋”的名号,就是这样叫开的,在早些年,吓唬周围的小孩子比大夫好使。

  等到儿子们有了儿女,她还是这样教育,就一个字 “打”。不过这“打”比管教儿子时轻多了。她还给孙子孙女们讲故事,教他们待人接物的礼节,别看她没文化,孩子们的教育可真没放松。最争气的是老儿子家的小孙子,上了大学,还给她领回来个漂亮的来自南方的孙媳妇,漂亮的孙媳妇还给她添了个大胖重孙子。别看胡奶奶上半辈子不咋着,下半辈子,好事都让她碰上了。

  隔辈人,格外喜欢,胡奶奶特喜欢这个重孙子。重孙子又白又胖,浓眉大眼,听说暑假回来,胡奶奶的儿媳妇特意腾出西屋来,还装饰了一番,让老姑娘给孩子买了好几张水果、动物的挂图贴在墙上。胡奶奶别看岁数大,也挺与时俱进的,她知道这叫早期教育。“啥早期教育啊,还不如我那办法呢,更实在。”胡奶奶撇撇几乎掉光了牙的嘴。

  重孙子一回来,这个老太太可就不撒手了,领着孩子满村子绕,绕啥,显摆呗。一边走,一边瞅着各处。指着红红的西红柿教宝宝说:“这是洋柿子!”飞过一只麻雀,她告诉孩子:“这是家巧儿!”看见低飞的蜻蜓对宝宝说说:“这是蚂楞儿哥!”孩子的小手脏了,胡奶奶拽过孩子洗手,说:“咱得擦点胰子,洗得干净。”眼巴眼望着重孙子,胡奶奶语重心长:“孩啊,长大好好念书,老太太给你买个好看滴书兜昂。”孩子愣愣地看着这个老太太,有点蒙圈。孩子妈妈,一句听不懂哭笑不得,她教给孩子认的太阳孩子竟然说不对,他老太太说那叫“老爷儿”。孙媳妇拉下脸来训了孩子,老太太不乐意了:“孩子,白哭,太太让你爹扎古她昂,走,跟老太太走,把夜来个后晌我教你的皮马猴的嗑儿给我讲一遍,我查考查考你记住了没,记住了,咱就看看这本书。”说着老太太拿起炕上的一本书,“让你爷爷给你讲十万个知为啥。”那可是《十万个为什么》,孙媳妇咧咧嘴,真的蒙圈了。

  孙媳妇开始把孩子不撒手了,本说要呆些日子再走,因为奶奶的热情反倒要提前走了。胡奶奶还叨叨呢:唉,我想把这画上滴物件挨盘滴教孩子一遍呢。她这个“挨盘滴”让孙媳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儿子、媳妇、孙子话头话尾都提示胡奶奶别瞎教孩子了,胡奶奶纳闷了,心烦了,自己这么多年在家里也算个人物了,孩子们调教得都过日子懂礼貌,今天他们咋就说自己瞎仗了呢,自己错了吗?

小链接

    时春华,女,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热爱文学,北票市作家协会、朝阳市作家协会、朝阳散文沙龙、辽宁省辽海散文会员,《北票市报》特聘记者,在《北票市报》有专版《朝花夕拾》,在市报、《川州文艺》、《辽西文学》、《塞外风》、《辽海散文》、《河流》等发表作品150多篇,参加过朝阳《美丽乡村》的采写,文章是《诗韵新村韩古屯》。热爱生活,传播社会正能量,朝阳网络传媒《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