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骑“马”杀仗
文/王利 编辑/肖萍
在童年的那些经典游戏中,能配得上“火爆”二字的,应首推“骑马杀仗”。因为它具有攻击性、挑战性、广泛性,是最受男孩子们青睐的喜闻乐见的童年游戏之一。
“骑马杀仗”也叫“骑马打仗”、“骑马战”,是民间传统游戏,其历史悠久。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是蒙族、满族和锡伯族儿童的游戏。一人骑在同伴身上的双方或几方互相推拉,想方设法把对方拉下“马”,将拉对方下“马”者为赢。这个游戏体现了游牧民族喜欢骑马征战的尚武精神。 同时也是群众自创性的民间传统游戏,既简单、又方便,是一项能够满足和体现男性儿童争强好斗的娱乐活动。在过去儿童玩具极度匮乏年代里,骑马杀仗的游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里,挥之不去。有谁知道那些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们,在他们的童年岁月里,就是“骑马杀仗”的孩子王呢!
所以“骑马杀仗”更有挑战性的味道。然而在游戏中,一不用“马”,二也不用“刀”和“枪”。两人一组,然后自愿组合。一人做马,一人做斗士。一般选一名体格结实,身材比较魁梧点的孩子是抢手货,最适合在下边当“马”人选。只有根基稳重的马,才更有足够的力气来支撑和保障,相对瘦小一点骑到“马”脖子上的那个“斗士”,全身心的投入与对手相互厮杀、搏斗。
骑马杀仗有三种姿势:第一种是,斗士的腿一前一后的骑到马的一侧肩头上;另一种是两只腿骑到马的两个肩头上,(如图)斗士能与对手近距离交手搏击。再有一种背负式:像猪八戒背媳妇;后者很显然“马”挡住了斗士的活动范围,不如前者更灵活、冲击力更猛、给对方的打击程度也更大些。
既然是游戏,总得有一个游戏规则,童年游戏也不例外。骑马杀仗的游戏规则:
1、首先把十几个孩子两人一组分成两拨。
2、只要把人从马上拉下来或使对方连人带马一起摔到,对方这一对就得下场。直至对方一对都不剩。
3、骑马者(乙)只能用手与对方搏斗,可以采用拽、拉、推等方法。
4、马(甲)只能用脚,可以采用绊的方法,严禁用手参加搏斗,但可以用身体去撞对方的马。
5、在双方搏斗过程中,可以采取逃、跑,但马不能超出指定区域,骑马者也不能着地,哪一方骑马者先着地为输。
“骑马杀仗”的玩法超级简单:首先需要空地一块,不必太大;但地面要松软的、沙坑最好。然后需要一大堆人,越多越好;每两人为一个作战单位,自由组合,一人当马,另一人当骑士;两人相互配合在人群(马群)中厮杀;游戏中没有“盟友”这个概念,完全是混战状态,谁离你最近就先灭谁,直到决出最后的王者;厮杀中,根本不讲究什么华丽的战术动作,拼的就是蛮力,甭管黑招白招,只要能把对方骑士整下马来就是好招。也就是说,只要骑士的双脚落地就算战败。
整个游戏的过程技术含量不高,也必须讲究技巧和战术,需要骑士与马的良好配合才能大获全胜。
先说骑士的战术动作:抓住对方骑士的衣领或是手臂,猛地一拉,使对方落马;如果力气不够大,没关系,可以借助自己战马的奔跑之力把对方拖下马去,只要拽紧了对方不松手就行。说白了,比的就是力气,还有狠劲!
再说马的战术动作:由于马要用双手抱住骑士的双腿确保稳定。所以双手一般是腾不出空闲的,能用的招数也就是冲撞了,比较简单粗暴;当然,马腾出一只手甚至双手来参加战斗的情况也是有的,只要马足够强壮,并且与骑士配合默契。做一匹好马的技术与战术是取胜的重要因素。骑士只要拽住对方不松手,马就可以根据当时情况或进或退做出正确选择,直到把对手拖下马来为赢。一般开始对冲的时候都是两三对一起冲到对方最厉害的一对面前,合力把对方拉下来。但也不是太奏效,因为对方总会有别的人保护。所以大部分情况是比较厉害人和对方正面拉锯,不厉害的就想办法迂回到对方后面去偷袭;迂回的时候受阻被干掉即退出比赛。斗士与马必须配合默契,马儿左冲右突,战士奋力厮杀,暂时打不过的逃到稍远的边缘,喘息一下再杀入战场。绊马索不可以用,因为这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也容易出危险。
童年是个无忧无虑、玩性使然的时代。在建国初期食不果腹、衣不御寒那个时代,更没有现在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就这种超简单的骑马杀仗游戏,让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岁月过的丰富多彩,如同勇士亲临战场一样:那种厮杀的场面,尘土飞扬、“人仰马翻”;即使北风呼啸的冬天,也会杀的汗流浃背;衣服扯破了两人相对一笑,受点皮肉伤也是常有的事;谁都不忌恨谁,有了好吃的照样会分着吃。当然,有时忘记回家吃饭,受到家长的体罚、甚至挨顿打,明天还是照样疯玩、并快乐着!童年那些记忆储存在脑海里,60年光景,恍如昨日。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