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捐书活动情暖大辽西(续篇)
——全国各地爱心志愿人士继续向尚志红军学校捐赠图书侧记
文化信使/刘春丽 编辑/云枫
编者按:2016年4月14日,今日朝阳网以《一场捐书活动情暖大辽西 》(http://www.atcy.cn/html/2016/gy_0414/8308.html)为题,报道了各界志愿者向辽宁省朝阳县尚志红军学校中国楹联图书馆捐赠图书的感人事迹。如今,时间过了一个多月,又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本网文化信使就此事又进行了跟踪采访和后续报道……
2016年5月14日,中国楹联图书馆成立五周年庆典暨云蒙山中国楹联论坛年会在辽宁省朝阳县尚志红军学校中国楹联图书馆隆重召开。会议决定,中国楹联图书馆增添新名称“中国志愿者图书馆”。因为这是一座主要由志愿者捐赠和管理,并以培养志愿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志愿奉献精神为主题的图书馆。“中国志愿者图书馆”的命名,将大会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是迄今为止,神州大地上第一座志愿者图书馆。这一喜讯,迅速飞遍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各界志愿者奔走相告,喜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朝阳县尚志红军学校校长、中国楹联图书馆副馆长辛国君在谈及中国楹联图书馆取得的成就时激动地说,5年时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捐书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馆藏图书由最初的几千册增加到6.5万册,图书馆规模居全县各中学前列。其中,社会各界志愿者捐赠近5万册,捐书志愿者及爱心奉献者遍及全国各地,总数达到1万余人。尤其是近两个多月来,图书馆注重运用网络、微信、QQ等新媒体发布捐书倡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的爱心志愿者通过转送、邮寄等方式踊跃捐书,图书像潮水般涌来,令学校应接不暇,将捐书活动推向了新高潮。
大会举行了志愿者向尚志红军学校捐书仪式。志愿者代表刘春华、管文华、单守利、莹雪等当场捐赠图书并纷纷发言,分享交流捐赠图书的体会。
“我能够步入文坛,走到今天,也是众多国内外爱心人士关注关爱的结果。所以,我的成功来源于社会的爱心,我就以此绵薄之力,赠与如饥似渴求知的同学吧!愿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本次参与捐书活动的原因之一。”朝阳市残疾女作家莹雪母亲朱凤琴代莹雪宣读的捐赠发言,深深地感动和鼓舞了与会代表。大家热泪盈眶,掌声不断。
会上命名了王维等2个图书分馆,梅园等9个图书室,春华等10个图书专柜。加上原来命名的,图书馆已经有2个图书分馆,12个图书室,17个图书专柜。中国楹联图书馆和中国志愿者图书馆馆长李建军向志愿者代表颁发了图书收藏证书,并赠送了亲笔撰书的楹联书法条幅。
大会表彰李龙等优秀图书捐赠志愿者和优秀组织、宣传志愿者45人。尚志红军学校学生代表李春如宣读了《全校学生给各界图书捐赠人士的感谢信》,深情表达了全校学生对各界爱心捐赠人士的敬意和感谢,表示了将不负各界殷切期望,充分利用图书馆,努力学习,早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坚强决心。
在同日举行的云蒙山楹联论坛年会上,楹联界代表以弘扬“尚志、移山”朝阳楹联精神为题,畅谈了中国楹联图书馆和中国志愿者图书馆立足尚志红军学校平台,做大做强楹联图书馆、发展楹联文化事业的美好前景。与会代表在会上再次发出捐书倡议书。与会代表和各界人士陈国利、杨守民、吴德洲、高凤辉、王玉华、宿秀珍、于航、王飚志、张继立、付宪志、孙勇等都在现场或者转交、捐赠了图书。
李建军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全国各地志愿者的高尚精神和图书馆过去五年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度总结了中国楹联图书馆和云蒙山中国楹联论坛的宝贵经验;指出建设好中国楹联图书馆和办好云蒙山中国楹联论坛必须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和“尚志、移山”的朝阳楹联精神;展望了中国楹联图书馆暨云蒙山中国楹联论坛的发展远景,号召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亲友做起,”掀起向尚志红军学校捐赠图书的新高潮,早日实现图书馆藏书10万册的近期目标。他表示,动员全社会向学校捐赠图书,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同时,培养、树立和弘扬了志愿奉献精神,引起人们对英雄的景仰和对英雄家乡的关注,这一意义甚至比图书本身对师生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这次大会,既是对五年来中国楹联图书馆建设成果的总结,也是对近3个月来捐赠图书活动一次阶段性总结。会议还启动开展“缅怀赵尚志,弘扬志愿精神”主题征集楹联、书法、图书活动。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楹联图书馆,大家被图书馆的精心布置和各界人士捐赠的大量图书所震撼、所感动。
会议刚刚结束,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5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会议指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要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法律保障为重点,积极扶持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要把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方面。
对此,李建军激动地说,这消息像春风送来了党中央的精神,像甘霖滋润了志愿者的心田。这就是天时,这就是动力和方向。我们志愿者做起来更有信心、更有劲了!
时光追溯到一个月前的4月14日,今日朝阳网(http://www.atcy.cn/)以《一场捐书活动情暖大辽西 》为题,报道了各界志愿者向朝阳县尚志红军学校捐赠图书的感人事迹……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网报道发出后迅速发酵和扩散。《朝阳日报》、《燕都晨报》、《朝阳广播电视报》、《朝阳县报》等都进行了转发报道。随即,东北新闻网、新浪网、搜狐网、新民网、全民记者网、志愿辽宁微信公众号等全国各大新闻网站及中华楹联网、中华国粹网、联都网等楹联专业网站纷纷转载,影响越来越大,迅速辐射全国。通过电话、微信、QQ和当面问询捐书情况的人越来越多,捐书队伍越来越壮大。5月20日,通过中国公益在线记者陶凯龙的宣传,中国首家志愿者图书馆在朝阳成立的图文消息发表在中华公益网、搜狐网、中福网等各大网站主页,形成了舆论热点。
在此期间,最令人感动和振奋的是,总部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辽河油田公司(以下简称辽油公司)上万名干部职工及家属的积极参与,把捐赠活动推向了新高潮!
3月初,辽油公司工会女工部副部长陈悦转发了捐赠倡议书,公司工会副主席王迎旭等同志对捐赠活动予以高度重视,捐赠活动在该公司职工和家属中全面开展。
辽油职工喊出了“大手牵小手,阅读传递爱”的主题口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在方圆数百里的辽河油田,无论是机井旁、塔吊下,还是家属区、办公楼,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捐赠图书,做得最多的也是捐赠图书。成千上万册带着捐赠者体温、带着深深爱意的图书,像汩汩原油一样流向朝阳县尚志红军学校。许多退休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也加入到捐赠图书的队伍中。截至5月上旬,上万名干部职工及家属共捐赠图书27128册,谱写了一曲油城职工的大爱之歌。
有感于辽油公司职工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李建军以吟诗、作联的形式表达了敬佩和喜悦心情:“油城涌春潮,奉献热情高。精神与物质,文明树新标。工人力量大,境界谁能超?吾侪齐奋起,江山更妖娆。”“劳动最高尚,奉献品如莲。志愿精神永,伟大寓平凡。”并挥毫题写了“情连尚志,爱满油城”的书法条幅,赠送给公司工会。
辽油公司是近5年来向中国楹联图书馆捐赠图书最多的单位,影响最为深广,表现出了工人阶级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组织性。今日朝阳网、《辽河晚报》等媒体就捐书一事对该公司共同进行了报道。
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白山出版社领导得悉倡议信息后,迅速拍板,精选出新近出版的135种、价值2.16万元的1270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新书,3天就寄到了尚志红军学校。
特别值得赞誉的是几位捐书的老人。其中,年愈古稀的全国著名藏书家、楹联家李广仁先生捐赠图书1000多册。他平时住在沈阳子女家,在春寒料峭的三月专程回到辽阳老家整理要捐赠的图书。尚志红军学校辛国君校长的妹妹利用休息时间带车,陪同李老先生从沈阳回到辽阳取书,并将图书托运回朝阳;年已八旬的朝阳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藏书家管文华先生,谢绝书商花钱收藏他的珍贵图书,首批捐赠了1000余册图书并表示还要继续捐赠,他老伴也非常支持捐赠行为;喀左县一高中94岁高龄的书法家刘冠英老师,亲自跑邮局快递自己的书法作品集给李建军,请他转交学校;诗词楹联家、喀左县政协原主席李天龙,前几年已经捐赠了许多图书,日前又专程把一批图书带到朝阳交给学校负责人。
此外,朝阳市民营企业家、昆仑书店总经理单守利向学校捐赠新书1000余册,并表示继续捐赠;文化学者张振学从北京运来新书近百册,托人转交给学校并表示继续捐赠;喀左县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徐淑丽,通过快递寄给尚志红军学校图书百余册;辽宁省委党校霍红梅教授,在脚部受伤的情况下,搭车把一包图书发给李建军,请他转交图书馆;铁岭市委机关干部安颖,也寄来了自己收藏的一批图书。
锦州解放小学在三年12班同学捐书的基础上继续发动,又有四年1班全体师生捐书112册。孩子们说,我们要与尚志红军学校的哥哥姐姐们“同在蓝天下,一起来读书。”与此同时,沈阳马静懿发动所在街道社区捐书182 册;锦州讲师团团长吕秀杰、王春蕾母女,锦州市政协领导张国岩、锦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徐东颜、锦州市委宣传部霍洪峰、盘锦市委宣传部于邈等在职干部也纷纷把珍藏多年的书刊捐出来。5月1日假期,刘春华再到朝阳送去通过她募捐到的500余册图书。
5月10日,云蒙山楹联论坛微信公众号开通,为捐赠图书增加了一个新的窗口和宣传渠道。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表示要为孩子们捐书,并积极宣传发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截稿之时,尚志红军学校图书管理员徐继书老师又传来喜讯:尚志红军学校校长辛国君带头捐书84册,又有王飙志捐书53册,付宪志捐书15册,于航15册,孙勇5册,杨守民21册,宿秀珍10册,陈国利38册,张继立10册,刘冠英4册(94岁),高凤辉10册,吴德州20册,王玉华20册,薛宗汉捐赠合订本对联14册,重庆胡翠洋捐赠图书23册,期刊4册。
北京中国军事科学院著名军事研究员姜连举教授表示准备在退休前捐赠1000余册军事及国防教育藏书;年近八旬的著名作家、书法家、文物鉴定家、楹联家、北京中国古街书画院院长刘育新先生表示,至少要捐赠1000册图书;5年前即在图书馆建立了图书专柜的北京《对联》杂志社执行总编辑薛宗汉先生,找出10年的《对联》上、下全套杂志,要转交给学校。
李建军几经辗转找到报道读书节的《沈阳晚报》记者王志东。王记者获悉此情况后,联系到沈阳著名藏书家姜兴时。姜先生表示,如果自己的藏书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可以新买一些图书赠送。他还要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辽宁省社科联办公室主任、书法家秦岭峰表示要组织一批图书送给学校;朝阳市政协常委、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李晏军表示,将组织动员朝阳市各界知识分子加入到捐赠图书的队伍中来。
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宝秀华在前几年已经捐赠图书的情况下,时时关注捐赠进展,表示要利用刊物宣传动员更多的人捐赠图书;联都网站站长、云南大理大学副教授陈丽荣几次表示要捐赠一些楹联图书;朝阳县医院戴秀梅表示将捐赠一批收藏已久的漫画书;朝阳县作家协会把尚志红军学校命名为“创作基地”,想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还有更多的千万个知名和不知名的热心人,通过手机、网站、博客、BBS、QQ、微信,通过口口相传,传递着中国志愿者图书馆成立的信息,也传递着大家喜悦的心情。信息越传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向尚志红军学校捐书活动已经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这不仅是书的洪流,更是爱的洪流和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洪流。上万名爱心志愿者涌动起爱的春潮。这春潮澎湃千里,与凌河同涌,与渤海共鸣,温暖着辽西大地,向神州大地涌动……
志愿者刘春华说,我很荣幸参加了为尚志红军学校募捐图书活动。我们不慕名利,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满足那些求知欲望强烈的孩子们。我们募捐的每一本书,也许不是新书,也许不是名著,但却是每一个爱心志愿者亲自读过的精品,都有沉甸甸的份量,因为这些书承载着捐书者的爱心、承载着爱心志愿者的真情。真心地希望这些书,能让孩子们得到充实的营养。这其中,哪怕只有一本书触发了他们的精神,给予他们人生启迪,或者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难题,那我们都将无比欣慰。让孩子们永远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人生的旅途中,做一个精神上的巨人,永远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知识更好地回报充满爱心和真情的社会,回报美丽而可爱的家乡。希望他们借助这些图书了解外面的世界,努力奋斗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所有志愿者和捐书者的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随着夏季的到来,向朝阳县尚志红军学校捐赠图书的活动也在持续升温中……
(如有转载,请注明文章源自今日朝阳网。本文摄影:李晏军、汪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