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纭红尘中的本色坚守
——读任绍毅《吾心如荷》有感
文图/李柏民 编辑/天河水
我以为,在当下的书林网海,偶猎一篇(一部)入眼入心的佳作,于读者而言实为幸运。阅读绍毅先生的散文集《吾心如荷》,犹如打开一卷丰厚的相册,七彩与黑白交织交融,豪放与缱绻和谐比肩,岁月轮回的风尘扑面而来。灼灼情怀,是作家本色本心的朴素观照,是万丈红尘中一抹靓丽的坚守。
纵览文集,寄情山水、吊古论今的游记散文占了较大比重,也最具特色。“上游看似柔驯的河水到了壶口骤然改变了习性,如雄狮怒吼,似戾马行空,卷着黄色的烈焰,在山崩地裂的轰鸣声中猛然收缩注入壶口,轰轰然如惊雷裂帛,隆隆然似虎啸震川,眨眼之间飞沫起虹、溅珠落盘。”《壶口情怀》文字雄浑奇崛,气势磅礴,给人以极强的震撼力。作者并不满足、局限于此,而是画里画外皆有音:“出塞和亲,匈汉边疆长达六十年之久和平。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悖论,弱不禁风的女人却用自己的肩膀负起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和安危。”《拜谒昭君》作者宕开笔墨,以博大的胸襟放眼华夏,追溯一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在这发自肺腑的反思中,释放着怎样浓郁的家国情怀?
那些于灵魂深处所迸发出的忧患意识,同样诠释着作者对民族深沉的爱,书写着对社会义无反顾的责任和担当。“简单并不是自我放弃一切,自甘贫贱,更不是懒惰者的借口和平庸者的无能,而是智深德厚的君子矢志不渝追逐的一种至高无尚的境界。”《简单是一种宽广的胸襟》“试想:一个不爱父母的人,何以爱人民;一个遗妻弃子的人,何以谈社会责任感?”《领导干部要做好“亲情作业”》“社会可以喧嚣,但人心却绝不可浮躁。”《如何打造良好的人缘环境》在系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随笔中,作者对人性、公序、良知的批判剖析可谓有理有节,振聋发聩。作为纪检系统一名资深官员,作者针砭时弊,怅叹时事,辩证地扬弃,其豁达坚忍、刚直率真让人肃然起敬。
在作者的一组乡土散文中,耽虑、悲悯、畅达、解脱……对风物、情感的娓娓演绎,无不触动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情思缕缕,肝肠系牵。《鱼儿何时再游来》中,由家乡细若游丝的溪流联想到黄河断流、国土荒漠化、草原沙化;《雪落农家》对“心灵比洁白的雪花还纯净”的农民的讴歌;《老淘》主人公以“孝顺老母出名”,“饱受苦难,但乐观,把苦难视为人生的一种历练。”《清明祭祖感怀》里“父亲徒步百余里去南票矿区卖鸡蛋,带着比星星还宝贵的东西回来。”看似平淡无奇的笔触,有如辽西丘陵地带生长的五谷,自自然然,不招摇,不做作,富于张力的文字不可抑制地弥漫着黄土地的芳香,沁人心脾。
于无声处,正是在这里,作者的本色本心初露端倪。虽跻身官位,却始终不渝从骨子里把自己定义为农民的儿子,把根深深植入生命的故土,质本洁来,淡泊操守,不随波逐流,不被尘世的庸俗腌臜所浸染。他用心体察着普通百姓的苦辣酸甜,为他们欢欣雀跃,为他们愁肠百结,为他们不吝鼓与呼。这一朴素情感化作一条有形或无形的丝线,纵贯文集始终。从《填仓有感》的“谁亲民一分,老百姓就敬仰他百倍”的直抒胸臆、《悟读华山》对千年不死的挑山工价值的升华、《高昌故城的目光》里对卖工艺品的小姑娘和跑板车的小男孩的怜惜和希冀、《桑塬人的新观念》就家乡农民小富即安的传统习惯所带来的后遗症的反思等,无不入情入理,融入作者感性的更是理性的、知性的思考,这份对社会、对底层芸芸众生的热切瞩望,令人振奋和温暖。
在文集诸多篇什中,文字厚实稳健,绝少晦涩玄虚、无病呻吟之语;情感表达直抒胸臆,畅快真挚,这应是绍毅先生一贯行文风格,亦是为文和为人修养使然。尤喜欢《吾心如荷》这个名字。荷者,香远益清,虚心高雅,谦谦君子,洁身自爱,于作者是托物言志,是自勉,是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