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文/杨淑琴 编辑/庆会
每年6月的6、7、8日过后,参加高考的考生与家长们忧也好、喜也罢,都得经历两次不长不短的等待。去年的我深知那份等待的个中滋味,也算是与今年正在经历着等待的家长们感同身受吧。
第一次等待是高考成绩的出炉。记得去年查询儿子成绩的那天晚上,故事的桥段是这样的:“你查不行吗?”先生的声音颤微微儿的,平时幽默的他此时诙谐全无,额头上的川字眉簇拥得愈发如“川”。“我不敢”,平时手机不离手的我每天都肆意浏览大量的信息,但此时的手指却不敢点开这一条既盼又怕的信息。“看你俩不就查个分吗,至于紧张成那样吗?”,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儿子似乎从来就没把分数看得那么重要,他淡定从容地开启查询系统,听电话智能语音不疾不徐报完了分数,我们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十多天的焦灼等待,终于因儿子成绩的透底而让我与先生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如果说考试是孩子的事,那填报志愿绝对是对家长的考验,两个等待之间的志愿填报是极其重要的。有人戏说报志愿如同找对象:高攀吧,怕人家瞧不上;低就吧,又怕委屈了自己,找个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还真是难!分差、线差、位次甚至各学校的主打专业你都要了解,还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这时你就是一个饕餮之人,你幻想着吞下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大的馅饼。平时批卷核错了分数,学生拿着试卷来找你改的时候,你总是一本正经地告诉学生不要过多地重视分数。而此时,你变成一个锱铢必较的人,每一分都牵动着敏感的神经,你像尽职尽责的医生,死死盯着监控仪上的曲线。家风向来是民主的,孩子又极有主见,我们不能像有的父母那样越俎代庖。记得在高二的时候,儿子就信誓旦旦地要进京上名校,我们虽明知那目标如同高悬的明月,无法摘取,但我们仍然鼓励孩子奋勇前行。我们深知“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即使不能摘取皎洁的圆月,也能摘得一颗明亮的星星。 “我提交了”,一遍遍的修改让儿子的有些不耐烦了,他知道只要不提交父母总是纠结,于是果断地按下了确认键。
等待的日子又开始了,去年的7月18日是一本A段学校录取的日子,也是最煎熬的一天。第一第二是儿子心仪的学校与专业,忽然想到第四志愿苏州大学,万一录到那里怎么办,这个志愿是唯一一个没征询儿子的意见填写的,当时只是觉得填的院校个数太少凑个数,而且确信根本录不到那里。“录取到那里的话,我就复读”儿子态度异常的坚决。我给正上班的先生打了一个电话,先生语音有些迟疑,我这个昏昏之人也让他不能昭昭了。我们俩回到家里,也只能是劝孩子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没想到儿子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老妈,这几天你都报晕了,平行志愿怎么录你都忘了,我掉到B段也录不到苏州!”臭小子,家里唯一个明白人只有他,原来当事人才是清醒的旁观者。
最后,南京理工大学终于向儿子伸出了橄榄枝。在丹桂飘香橙黄橘绿的季节,我们一家开启了美丽的金陵之旅,儿子成了六朝古都至少四年的暂住居民。先生说,幸福的中年空巢日子来临了;我说,又一段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但少了焦灼,多了期许,不是吗?
龙应台曾说,所谓的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我说,这缘分又何尝不是一种香甜中含着微酸的等待。等待着刚离巢的雏鹰经历风吹雨打,等待着秀美的江南挺立起傲人的北国之松!
[责任编辑: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