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郝殿华)

摘要:在当下,各种体裁的电视剧铺天盖地,而反映新闻工作者的电视剧寥寥无几。最近观看了今年5月份首播的四十一集电视连续剧《女不强大天不容》,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在内心敬佩主人公郑雨晴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出什么是新闻工作者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观看电视连续剧《女不强大天不容》有感

文化信使/郝殿华 编辑/明月

  在当下,各种体裁的电视剧铺天盖地,而反映新闻工作者的电视剧寥寥无几。最近观看了今年5月份首播的四十一集电视连续剧《女不强大天不容》,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在内心敬佩主人公郑雨晴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出什么是新闻工作者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该电视剧从一个角度看好像是在讲述职场故事的励志剧,描述了主人公郑雨晴大学毕业后的职场业绩顺风顺水,而曾是高考“省状元”的初恋男友吕方成却磕磕绊绊,加之与吕方成的同学高飞相处得到鼎力相助,却正酝酿着难以化解的中年危机,造成了二十年的婚姻即将破裂。家庭与事业之间的矛盾摆在郑雨晴的面前,郑雨晴和吕方成该如何抉择……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该电视剧表现的是郑雨晴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江州都市报社长。郑雨晴到任后发现,报社问题严重:财务紧张,人才流失,小人当道,官商勾结,变革也阻力重重。面对危机,郑雨晴凭着自己的能力和一腔热血,用女性的柔婉、坚韧,终于让报社经营有了转机。但是新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又汹涌而来,使传统纸媒受到冲击,报社又面临着新的危机。在与女儿以及90后下属的相处中,郑雨晴渐渐明白,应该改变自己,尝试去学习新事物,挽救前路未卜的传统媒体人。郑雨晴开始了自己的蜕变,最终和团队一起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我认为,该电视剧以郑雨晴为主线,展示出傅云鹏、刘素英、李保罗、亮亮、佑佑等老、中、青三代新闻工作者,为了自己身肩的神圣使命,以无私无畏的信念和勇气,认真负责地履行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展示出新闻工作良好的精神风貌。剧中的一些场景和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郑雨晴,在报社实习时,正赶上江州市下起了百年一遇的倾盆大雨,社长要求全体采编人员立即去前线进行采访。郑雨晴与刘素英老师在渡轮停运的情况下,冒着危险,坐小船摆渡登上江心岛,采访受灾最严重的村民永刚,以满腔热血撰写自己的第一篇新闻稿,呼吁政府帮助受困的群众。之后,她又写出揭露炼油厂违规生产地沟油报道,不仅新闻素材被央视采用,而且市长对此也大加赞赏。特别是去江阳暗访贩毒团伙,悬在外墙边上进行拍摄时,从六楼摔下来导致晕了过去……郑雨晴报道了不少大新闻,在社会上影响力大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先后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晋升副高级职称,显示出的一个女强者的过人能力和魄力,在报社危难之时被一级任命为都市报社长,并带领员工一步一个脚窝的坚实前行。

  郑雨晴的成长和进步,不仅得到了老领导傅云鹏的指点和关爱,当她走上领导岗位后,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了刘素英等资深记者和年轻记者的支持和鼓励。

  先说老领导傅云鹏,曾语重心长告诉郑雨晴:记者是什么工作?记者意味着什么?局外人认为:我们记者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它意味着权力,是无冕之王。要我说:记者它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关爱、一种付出。我们记者必须二十四小时像战士一样地随时奔赴新闻的第一现场,不管是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冰天雪地,半夜的一两点到凌晨的三四点,只要一有新闻,我们的记者必须第一个冲到新闻的发生现场。记者还意味着要无止境地去探索新闻的真相。尽管这个真相让你心潮澎湃,让你泪流满面,让你怒不可遏,或者是让你啼笑皆非,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无止境地、永不退缩地去探索新闻的真实。

  老领导傅云鹏的一席话,不仅讲出了新闻报道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而且在告诫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采访写作要以事实为依据,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不仅要怀揣新闻理想,还要心存正义感。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鼓与呼。采访写作不能欺上瞒下,看见平头百姓就拿鼻孔看人,居高凌下,看见领导就阿谀奉承、随声附和,然而更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正是老领导傅云鹏的传、帮、带,使郑雨晴不管是当记者的时候还是做领导都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也带动了整个都市报的编辑和记者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风气。

  再说刘素英,是都市报新闻部资深记者,是郑雨晴父亲带出来的徒弟,郑雨晴的入门师傅,职场的领路人。刘素英对待郑雨晴像是对待小妹妹一样,关爱有加。刘素英性格耿直,郑雨晴犯错误时绝不姑息,郑雨晴需要帮助时,又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帮忙。在郑雨晴出任都市报领导的时候,刘素英又是她坚定的大后方和左膀右臂。在报社搞深化改革会上,郑雨晴提出一列改革措施,但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力,她需要年轻人在采写一线奋战,也需要老同志帮她安顿好后方。刘素英这时挺身站出来,向在座的各位宣布她要接管物业管理公司,并打算把物业公司市场化,从集团独立出来。为了都市报和集团事业的发展,刘素英离开工作多年的一线新闻岗位,不仅体现了顾全整体的大局观,而且带领员工取得了物业管理和经营服务好成绩,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还有摄影记者李保罗,和郑雨晴一同进入报社,心思细腻,仗义柔情,心怀坚定的信念和正义,用镜头记录和追求神圣的新闻事业。他与郑雨晴一起深入江心岛等采访现场,出生入死,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可以为百姓提供帮助,给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带去希望,却因为终日的操劳患上绝症。在他死后郑雨晴为李保罗办了一个名为“媒体人”的摄影展,都市报把保罗生前拍的优秀作品都挂到墙上供大家观赏。大伙轮流上台,感触良多的讲述保罗的故事。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此情节和场面让我感动和心疼,同时我也在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很多新闻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遇险或者过度劳累死,这样的例子早已成为旧闻,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送走哀悼后,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思考,在致敬和关切的同时,只能送上一句珍重身体和生命,你们无愧于无冕之王。

  记者何亮亮和江佑佑(市长的女儿)是90后,也是经常一起采访的好朋友,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在办报理念和领导意见经常有分歧,但敢于直言。特别是江佑佑从娇生惯养到被郑雨晴罚洗厕所,历经磨练,不断成长进步。何亮亮和江佑佑接到规划局长电话举报市长,他们深入生物孵化器项目的工程现场暗访,被人发现后,在采访逃跑中何亮亮被车撞死,江佑佑十分悲痛。但在人性和公理面前,大义灭亲,举报自己的亲爹,充分体现新生代记者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满大地的精神风貌。看到江佑佑的这一举动,使我回想起剧里的一个情节,郑雨晴被称为“中二妇女”,在一次会议上,当市委书记把窨井盖子的“窨”读成了“窖”,晚报社长一味地附和时,郑雨晴却忍不住当众指出了这个错误。强将手下无弱兵,群雁高飞头雁领。郑雨晴敢于担当、敢于直言、敢于作为也无时不在影响何亮亮和江佑佑等年青记者的责任意识和行为。

  这是一部让我感慨和震撼的电视剧,对于新闻工作具有很强指导性和教育意义。该电视剧还原了很多现实的东西,把很多我们正在经历、充满迷茫与探索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剧中直击了当今许多社会痛点的新闻事件,如地沟油、民间反污染项目、反腐等等。剧中一些精彩的片断和论述,让我从心底泛起一些沉重的思考。

  如针对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以及媒体从业者的状态、信念与理想,郑雨晴在员工大会上说,在互联网的发展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纸媒再不改革则必死。对于网民传播,郑雨晴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愤怒:网络这个东西,也该治理治理了,谣言的大本营!有不少人被诬陷,还有不少危言耸听呢!你看,还有大V传播,推波助澜。我们特刊全部是来自前线的第一手资料,网民传播的消息,他们哪想到对真实性负责任呢!真理这块阵地,决不能让谣言占领!媒体是谁的喉舌?媒体是党的喉舌!媒体为谁说话?媒体要为真相说话。郑雨晴的这些话,是在指责和吶喊网络信息不能捕风捉影,不能一点儿正能量看不见!同时也在呼吁和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管理,疏导和引导网络方向,用最正确的声音,最详实的一手资料,让群众及时了解发生了什么,还原事物的真相,打击谣言。

  再如,该剧披露了担任集团总经理、江州都市报的社长吴春城涉嫌违纪,正在接受调查的副总经理张国辉涉嫌违纪,充分说明这些人违反职业道德,目无党纪国法,损害新闻单位利益的同时,也败坏了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新闻单位也不是一片净土,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也十分严峻。

  这部电视剧,让我看到都市报记者始终根基于人民之中,反映民意,通过实地采访报道小人物却折射出社会存在的大问题。这也让我想起新华社社长穆青,他曾任我就读的中国新闻学院的院长。作为一代新闻大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中写出了诸多感动国人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名篇。特别写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工人阶级的旗帜赵占魁、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植树老人潘从正、红旗渠除险英雄任羊成等10名典型人物,在全国产生重大的影响,10个典型,除焦裕禄、郑永和是县级领导,其他8人都是普通党员,穆青用毕生诠释着自己的座右铭“勿忘人民”,也让我感悟到穆青情系人民、扎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

  看了这部电视剧,让我更清醒的感到,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不能炒作、造假、作风浮躁,更不能合理想象、添枝加叶。新闻虽然讲实效性,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实事求是。也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给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复信中说的那样:“从事新闻事业,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

  看了这部电视剧,也让我联想到今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下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短短48个字,为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观看完这部电视剧,让我更加坚定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肩负着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真实性和准确性,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真实国情民意,写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强、有影响、有底气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单位要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上坚持创新,增强新闻报道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做到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凝心聚力、合拍共振的正能量,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无愧于人民给予的无冕之王的称誉。

小链接
  郝殿华,男,辽宁黑山人。197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87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新闻专业,退休于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曾任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调研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和企业文化设计咨询工程。2003年出版了《企业形象的打造》一书;2008年5月,考取国家一级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现兼任辽宁省企业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朝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土资源报和中国矿业报特约记者,《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