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象之永远的记忆
文图/营州雁 编辑/立军
一条窄窄的幽深的石巷,长满青苔的石板路,石砌的小楼,朴实的乡民,还有那憨憨的笑容,都在向你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
屯堡人——是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并传承着明朝文化习俗和服饰特点。迄今,其习俗经过600多年的传承,逐渐演变、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发展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具有明代风貌的古村。
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而今,600多年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走在幽深的石巷里,偶尔遇见的太婆(当地对年长女人的称呼)会热情地邀请你到家里做客,因为可以进到堡里的一定不是敌人,不是敌人当然就是客人了。
这里每家都供奉着祖先的牌位,也就是我们内地的家谱。这里每年都举办一次“七月半跳米花神节”,这也是当地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的七月初十下午四点,“七月半跳米花神节”正式开始,每家都要把自己的祖先牌位供奉起来,焚香烧纸,摆放供品。供品有荤有素,米饭面食,瓜果蔬菜,每天四次,共摆放四天。当然了,还要有酒有茶。活动至农历的七月十四下午结束。
很久没有经历这么庄重、带有宗教仪式般虔诚的祭祖庆祝活动了。举办“七月半跳米花神节”的日子,正是稻谷杨花的季节。到这个时候,收成好坏已成定局。看着丰收在即,又处农闲,祭祭祖先,搞点活动庆祝一下丰收,于是就有了这个节日。“七月半跳米花神节”唱“地戏”是必须有的节目。演出的人们换上战服,头蒙黑纱,戴上“脸子”(面具)。每年活动结束后,这“脸子”都要收集到木箱里统一保管。“脸子”是用木板雕刻而成,雕工细腻,夸张大胆,人物的个性鲜明。在唱“地戏”之前,要在祖宗祠堂举行隆重的开箱仪式。太婆们表情凝重,点灯焚香,燃纸祷告,摆放祭品,然后由寨老们打开箱子,分发“脸子”,之后才开始举行“地戏”的表演。演出的曲目都是武戏,比如说《杨家将》、《岳飞传》、《隋唐演义》、《薛仁贵东征》等等。这里的居民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极深的文化底蕴,这和他们当年屯垦戍边保家卫国以及恪守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忙碌了一天,意犹未尽。这里的“老汉人”(当地人的自称),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烙印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愈来愈深。当内地的人们家里、店里摆放财神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想到祖宗?!而在这里,你却能随处可见。试想一下,连祖宗都忘了的人还能记起什么呢?看着那一张张虔诚的脸,不由得你不会被感染,不会被感动。流传在这里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昨天,在拍摄现场回来已经很晚,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出发了,回到驻地已经晚上九点多,本来想昨天就整理好照片,写好了说明,可不知不觉的就睡了过去。
趁着拍摄的间隙,写下这篇说明,就是想告诉大家:在贵州的大山里,还有一帮来自六百年前的“老汉人”的后裔,他们秉承着先人的志愿,供奉着天地君亲师,传承着祖先的文化,从衣食住行的个个层面上严格遵循着祖训,承载着一种精神,这也就是当地人说的,屯堡文化和屯堡精神。但愿这种精神能够源远流长,惠及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