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三句半的来历
讲述人/王继廷 搜集整理/王玉华
古时候有一位卖油郎,姓张,他每天挑着油桶,走街串巷,手中拎着梆子,边走边敲。偶尔还吟出诗来,时间一长,小有名气。
恰巧,当地的一位县太爷也喜欢吟诗填词。有这么一天,县太爷听说有个卖油郎也会做诗,颇感兴趣,于是差人把卖油郎找到大堂之上,县太爷捋着胡子和气地说:“卖油郎,听说你会作诗,你在大堂之上给作两首吧,作得好,有奖,作不好,罚。”
卖油郎说:“好哩,请大人听好‘老爷升大堂,衙役站两旁’(此时,县太爷很得意,挺直了腰板,显得威风凛凛),‘断案如明镜’,(县太爷说:好), ‘米汤’。”
县太爷一听最后两个字,勃然大怒:“这叫什么屁诗!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卖油郎急忙说:“大老爷息怒,我还有好诗。”
此时,县太爷的夫人听到大堂上很热闹,也缓缓地来到大堂上看个究竟。
卖油郎一看见县太爷的夫人来了,立刻诗兴大发:“‘夫人升大堂,环佩响叮当’(县太爷一听,消了气),‘金莲整三寸’(县太爷一听卖油郎在夸赞自己夫人的美貌,心中大喜)。正在兴致未竟之时,卖油郎说出了最后两个字‘横量’。”
县太爷一听,收敛了笑容,怒斥道:“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不准他再卖油了,发配边疆。”
卖油郎被发配到了辽阳,过着流浪乞讨的生活。有一天,卖油郎在辽阳的大街上,遇见了失散多年的舅舅,他舅舅是一只眼。二人相见,抱头痛哭,痛哭之后,舅舅问:“外甥,你怎么落到这般地步?”
卖油郎回答道:“唉!别说了,只因我作诗作得好,才被发配的呀!”
舅舅愤愤不平地说:“岂有此理,这是什么世道!”
卖油郎说:“舅舅,我再给你作一首,你听听,好不好‘发配到辽阳,见舅如见娘,二人抱头哭,三行’(舅舅一只眼,无疑,泪只能三行)。”
舅舅一听:“闹了半天,你就是作这类诗啊,难怪你被发配了。”
后来,这姓张的卖油郎作了很多这类的诗,慢慢地流传出去,有人就把这类诗作为了搞笑或讽谏的工具。
这就是三句半的来历。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