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荞麦的来历
讲述人:姜宪民 搜集整理:王玉华
古代有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两家富户,一家姓朱,一家姓张。这两户人家不但都有很多土地,而且同时做着收粮放粮的生意。这俩人其中一个人名字叫做朱皮斗,另一个名叫张良。这朱皮斗长得又矮又胖,一张圆圆咕隆的大脸,一双如豆的小眼睛总是眨巴眨巴的,眼神里全是鬼点子。他为人奸诈、狡猾,是个奸商,他不管老百姓的日子有多苦,把老百姓的血汗都算计到了骨头里,靠着赚昧心钱发家致了富。张良呢?张良个头有一米七五左右,长得清瘦。张良为人善良、厚道,本本分分做生意。遇到灾荒年月,张良还会打开米仓,在路边煮粥来赈济吃不上饭的灾民。
朱皮斗其实真名不叫朱皮斗,他的真名叫什么谁也记不清了,大家只知道他姓朱,“朱皮斗”那是老百姓给他起的绰号。原来,这个姓朱的商人是用皮斗来收粮放粮的,因为皮子制成的斗遇冷遇热有伸缩性,他收粮前先把皮斗用水泡了,一泡,皮斗就胀大了,装的粮食多;卖粮前恰恰相反,他把皮斗放在太阳下爆晒,晒干了,皮斗就缩小了,装的粮食就少了。他就是用这个方法鱼肉百姓的。
张良收粮放粮用的都是木头制的斗,由于他做生意不欺不诈,还赈济灾民,老百姓都愿意去张良的家里卖粮买粮。这可把朱皮斗气坏了,为了挤垮张良,朱皮斗就抬高收购价格,压缩卖出价格,还收买地痞无赖偷偷往张良打算卖出的粮食里放沙子。趁老百姓买到有沙子的粮食抱怨时到处散布张良的谣言。
靠着这种卑劣的手段,朱皮斗的生意渐渐好转起来。张良的生意却越来越差。
有一天,一位天神受玉皇大帝的委托到民间来考察民情,看看凡间的善恶怎样。天神看到了张良和朱皮斗是一善一恶,善恶分明,就向玉皇大帝禀告了,玉皇大帝一听朱皮斗作恶多端、鱼肉百姓,十分生气,下令惩罚朱皮斗。怎么惩罚呢?下雹子把朱皮斗种的地砸烂,罚他一年颗粒不收。
这时已经快到秋天了,大地里的粮食眼看就要成熟了。这天,天神腾云驾雾来到了这个地方,俯视大地寻找朱皮斗的土地,正巧看见朱皮斗腆个大肚子在地头比比划划、有说有笑呢。于是天神马上布云,转眼间阴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紧接着一个个拳头大的冰雹向这块土地砸了下来。雨下了约半个时辰,这块地里的庄稼已经面目全非了。
雨过天晴,只见朱皮斗站在地头哈哈大笑,笑罢扬长而去。过了一会儿,张良来到地里,愁眉苦脸,懊丧得哭了起来:我的一生都在做善事,为什么好人不得好报?老天啊,你难道没长眼睛吗?
怎么回事?原来天神下雹子下错了地方,下到了张良的地里。那么朱皮斗为什么在张良的地里站着呢?原来,朱皮斗一心想把张良搞垮,自己好独霸一方,他每天都到张良的地里看,琢磨着干点啥坏事。这下,朱皮斗可满足了,所以哈哈大笑。
天神下过雹子回到了天庭。一天后,天神来到民间再看,才知道自己太大意了,没考察好是谁家的地就乱砸一气,不但没有惩罚着朱皮斗还把大善人张良的地给砸了。天神不敢隐瞒,马上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
玉皇大帝说:“必须得给张良一个补偿,还要重新惩罚朱皮斗。”
玉皇大帝叫天神从天上拿了一样种子,撒在张良的地里。这些种子有个特点就是生长期短。到大地粮食收割时它也能成熟了,能和大地的粮食一块收割。
天神把种子撒在了张良的地里。不几天,种子长成了小苗。张良看着心里郁闷:人家是春种秋收,这都快秋收了,小苗才这么大点儿,能有啥用?
张良这么想着,就回家了。他有时间就到地里瞅瞅,也不浇水、不施肥,任小苗自己长。
过了一些日子,张良地里的小苗都开花了,花不大,洁白洁白的,很好看。张良也没多想:开花就开花呗,还能有啥结果咋的!
秋天到来了,张良到地里一看:这些作物结出了许多黑籽儿,张良就撸下来一把,用手碾碎了,把皮扒开一看:有白色的面儿。张良想:这面是不是能吃呢?想着就撸了一些下来,拿回了家用碾子压、用簸箕簸、用筛罗筛,筛出来很多面。筛完面让他老婆用面做了面条。面条煮出来后,张良对老婆、孩子说:“你们先不要吃,这面条让我先吃,如果面有毒,我就被药死了,你们就别吃了。”
张良说着就慢慢地吃起了面条。吃完后也没啥事,还挺好吃的。就带人把地里的粮食都收了回来。这粮食叫啥名也不知道,张良想:我的地让雹子砸了,却意外收获了面,真是太巧了。这种作物有粒,非常像小麦,就把它叫“巧麦”吧!后来人们叫常了,就把“巧麦”叫成“荞麦”了。
那么,玉皇大帝是怎么惩罚朱皮斗的呢?朱皮斗收割粮食后,把粮食存到了仓里,天神就放出许多老鼠,把朱皮斗的粮食嗑了个乱七八糟。
[责任编辑: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