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后钢沟的变迁(张日新 )

摘要:后钢沟村,属于辽宁省喀左县尤杖子乡管辖。十几年前,我到过这里,那时没有“村村通”铺就的路,也没有今天所见到的村部小楼。

后钢沟的变迁

文化信使/张日新 编辑/立军

  后钢沟村,属于辽宁省喀左县尤杖子乡管辖。十几年前,我到过这里,那时没有“村村通”铺就的路,也没有今天所见到的村部小楼。从外观上看,没有了从前那种破烂不堪的样子。村部的前面,是一个能停下二十几辆车的小广场。据介绍,村部小楼是在2014年建成的,坐落在村子中间。西侧是去往龙凤山的一条柏油路,远远地延伸着。东侧全是农家,散落在龙凤山脚下,小村大约有1230多口人。秋天的阳光跟他们对着话,农家小院的风情,给我眼前铺开美丽的图画。

  支书迎接我上楼。坐在办公室,我看到现代办公条件的变化,远远超过了当年。翻新的桌椅,洁白的墙壁,便利的电脑,开启了崭新的办公方式。我们交流的话题,就从乡村的变化开始。

  后钢沟村,共有4个自然村,7个生产小组,60名中共党员。十几年来,小村出了30多位大学生。这里山多地少,出外打工的农民,头几年相对多些,近年外面的打工环境变了,有些农民就不出去,在家经营土地。但是,庄稼人大多都是靠天吃饭,天没有雨,地里的庄稼就颗粒无收。今年雨水好了,山里绿油油一片,丰收在望。后钢沟村的这个秋天,是灿烂而美丽的。

  三宝山的传说,描述了这里地理位置的独特。一阶一阶的梯田,一层一层的青山,牵手相连,生长在山间土地上的玉米连成一片,诉说着一个季节的容颜,精神着农民的笑脸。看山,我们能有生命重生的感慨;看庄稼,我们能感觉到跟百姓心手相牵。后钢沟村的支部书记是一个年轻人,上任几年来,对今年的农业丰收,他最为感慨。村里春天给土地做了滴灌,修整出来的土地,完全成了水浇地。假使今年雨水不好,这些土地也不再靠天等雨了。看看,地里玉米的长势,我们就会由衷赞叹。理念创新,思想对路,扎实苦干,显现了村干部的水平。有人说,我们可以不跟土地较劲了,可是,你到乡村来,走一走,看一看,哪一处农家人把土地荒芜了?就连家家户户的门口,他们都栽种上了几垄辣椒,几束花草。树木有树木栖息的土地,花草有花草生长的田园。农家小院的现代气息,与这里的山,这里的绿,这里的水,完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小村的新风貌。

  在与支书漫步村里的街道时,我的心情一直激动着。几十年没有在乡下这样走走了。脚下是新修的柏油路,迈着轻盈的脚步,“城乡一体”的感觉越来越强烈!随着形势变化稳步向好,后钢沟村丰富的天然资源,必将会走向市场。土地不再是农民唯一的生存发展依靠,新的创收模式,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山上2400多亩杏树林,每年给农民提供上万元的收入。这里的榛子树,也是一坡连一坡,蔚为壮观。但在目前,这里出产的优质榛子还没有好的销路,村支书正在犯愁呢。近年来,山上生长的大叶菌莓茶越来越受人关注。每年春夏之交,山上来好多人采摘。经当地人体验,这种植物对缓解结肠炎带来的痛苦有一定效果。这里得天独厚的植被,就是未来创造新型农业的丰富资源。一个小村,能把眼前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起来,给农民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小康生活也就真的离他们不远了。

  来到这里,看到小村人,他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过日子了,守候绿色家园,放眼晴空万里。劳作安逸,自然舒适。广场还在扩建,招商引资建设的采摘园生机盎然,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张开了热情的臂膀。城市在高楼的仰望中,窥探乡村的月亮;乡村在自然的幸福中,讲述城里的故乡。

  后钢沟村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幸福开花,精神绽放。

小链接
  张日新,男,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首届长篇小说创作研讨班学员。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喀左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喀左企业作家文学艺术创作协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创作员。编著《中国当代教师优秀文选》《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高效学法指导》。发表小说《心灵的烛光》《黑子》《等等再说》《爱在远方》。出版散文专著《借一束秋天的阳光》、《心灵飞过朗朗的天》、《灵动的风景》、《接春天回家》、《利州笔录》。出版长篇小说《种一颗太阳》、《情在山乡望水流》《青山长河》《大槐树》。小说《种一颗太阳》获首届辽河三农文学奖。长篇小说《巴格山里的太阳》获首届盛京文学奖。散文《人吃三碗面》、《牵手敖木伦》获中国散文学会最佳散文创作奖。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