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正月秧歌扭得欢

摘要: 过年的鞭炮稀稀落落的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紧接着迎接高跷秧歌会的鞭炮又响了起来。正月十二三,正是秧歌走街串巷扭的热闹的时候。

正月秧歌扭得欢

文化信使/张冰 编辑/素颜

  过年的鞭炮稀稀落落的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紧接着迎接高跷秧歌会的鞭炮又响了起来。正月十二三,正是秧歌走街串巷扭的热闹的时候。你看,那一拨拨的高跷会,在会旗的引导之下,从这个门口进那个人家,后面跟着男男女女,满脸都挂着喜庆。认识的不认识的见了面都说着过年话。

  我对秧歌情有独钟,每年的春节都想看看,想到人堆里凑凑热闹。

  凌源大十字的新华书店和华麟大厦门前,那里有着高高的台阶,站在上面看得清楚。辽西的正月虽说已过了打春,但是天气还是出奇的冷。那里冲阳,温暖的阳光照在人们身上,加上热闹的气氛,人们完全忘记了寒意。尽情地享受着节日带来的欢欣和快乐!一些穿的红红绿绿抱着孩子的女人,和一些老人老早就在那里占上了好地方,脖子抻得老长等着秧歌一拨接一拨得过。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手,攥着一串糖葫芦,顺着人空乱串,一会不见了,急的孩子妈一个劲的的吵吵,拽回来照着屁股拍打两下:“跑、跑,一会跑丢了,让拍花的给你领走了。"小一点的孩子则骑在爷爷的脖梗子上,顺着喇叭的欢叫声张望着。

  我信步迈上台阶,想充分享受一下阳光的温暖。此时,咚咚的铜锣声由远而近。

  啊!久违的声音,依然这样熟悉。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一下子拽回了童年的那个地方。

  小的时候盼望着过年,盼望着过完年的秧歌会。第一个锣鼓点敲起的时候,大人孩子的心就随着喇叭声飞走了,女人们撂下手里忙了一年也忙不完的活计,领着孩子,走街串巷追着秧歌看。看见邻村的乡里乡亲的互相拜个晚年。逮着秧歌没来的空,也会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

  家乡的秧歌会一般是从正月初五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才恋恋不舍的落幕。村里村外锣鼓震天,喜庆的氛围笼罩着小村,笼罩着每一个庄户人家。扭秧歌踩着高跷,让人仰视五彩斑斓的盛况。木头高跷都是庄稼人自给自足的。从封山坡上破例砍下来的小松树,带着浓浓的松香味道,经过木匠几斧子几凿子的敲打,再染上红红的颜色,一副副高跷腿子就诞生了。演员们随着鼓点喇叭的节奏,把舞蹈和戏曲的美丽嫁接在高高的木头腿子上,演员们在上面尽情的蹦跳,扭耍。时而来个鹞子翻身,时而来个傻柱子捕蝴蝶,那些动作都是很高难的,看的人们把心提漏到了嗓子眼。编花帐子,卷白菜心,则是晚上地蹦子表演的。这卷白菜心更有意思,打头的开始绕圈,脚底下小碎步越走越快,圈子越绕越小,最后把打头的围在中间,形成一个紧凑的圆圈,每个人的扇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颤抖着,犹如一朵被风吹摆的盛开的牡丹花。这时候鼓乐家什也敲得紧锣密鼓。持续一段时间,打头的开始反过身来往外转,如果有跟不上步伐、跟错人的,还没卷到里面,就稀里糊涂的跟着卷出来,后面一大拖拉就都跟错了。那队伍可就乱了,所以正式出会之前,排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打头的叫正公子,也叫耍公子,一般是一排四人,他们衣服鲜鲜亮亮的,大多是用来做被子面的、绿底或红底带大朵的凤凰牡丹的布料做的大长衫。长长的柚子,宽松的大襟,插花儿的身着红绿大衫,公子帽上的翎子,和一圈绒嘟嘟小绒球,显得雍容华贵.那翎子随着扭动的节奏,在阳光下亮闪闪的颤抖着。还有精致的妆化,白白的鼻梁,红红的脸蛋,两道剑眉直插云鬓。把耍公子打扮的俊俊俏俏的。按演戏的行当说,他们是正面人物,扭的时候,也要一手拿着扇子,一手撩着大衫的衣襟,扭起来是一本正经、风度翩翩。一般都是高大的男士担任此角色,也有女扮男装的。

  第二排也是一行四人,叫做包头,一般是男扮女装,用围巾包住头发,穿裙子和帯大襟的女装,扭得讲究稳重,娇媚。身段一步三颤,眼睛如秋水般与观众挑逗,那包头大概是已婚女人的打扮。随后是姑娘的扮相,一般都是七仙女之类的。在后边,就是一些随意的角色了。比如许仙白娘子、林黛玉贾宝玉、工农商学兵等等。

  最后面就是特殊的打扮了,西游记师徒四人。老坐婆子叼个大烟袋,耳朵上挂上一串红辣椒。这些角色可以随意蹦跶,队伍里面乱串,扭得随意,扭得欢实,和前面的正公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看秧歌有看头看尾的说法。

  一个秧歌队伍的好坏,和耍公子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他不但要扭得好,还要唱得好,还需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我本家大哥不但人长得漂亮,高高大大的。才学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办会耍公子非他莫数。

  耍公子要在正式打场子扭一段时间后,以扇掩面,和绕着圈子的演员,逆行走着,然后站在场子中央唱上一段公子调。公子调是四句话,唱词内容一般都是一些拜年的话,或是一些即景生情的吉利话。他的才情是突发和灵活的。只见他站在中央,用扇子一摆,鼓乐就停下来了,他开口唱到:

  一进村子抬头观呐,

  观见了前山与后山。

  只见前山松柏绿,

  这时候锣鼓家什“庆冬隆冬庆”一敲,耍公子右手摆着扇子,左手撩着大衫,来个180度大扭身,鲜艳的戏装很飘逸的旋转着,优美的身段随着高跷的节奏颤巍着。然后紧接着唱第四句:

  后山梯田绕山呐弯呐!

  锣鼓家什又开始敲打,等待着耍公子的信号。耍公子重新在场子里逆行,开始搜集新的唱词,三两分钟想好之后,把扇子高高举起,锣鼓家什停下来,他又开始唱到:

  锣鼓一住我又开言

  各位亲友听周全

  新年已过可都安好

  (“庆冬隆冬庆”)

  我给大家拜个晚年

  耍公子一般要唱四五段。接下来就是包头上场了,唱喇叭腔。一般都是唱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大西厢了、天仙配了等等。到这时候,场子前边敲锣的开始“当 当”的敲起了铜锣。这是信号,是催促要启程了。耍公子要重新上场子了:

  一通(那个)铜锣响连欢呐

  老少爷们儿听周哇全呐

  我有心在此地多多拜上

  (“庆冬隆冬庆”)

  那边会首把令传呐

  所有的耍公子除了上述本领外,还要具有随机应变的本事。小时候曾经听到这样一个笑话:不知是会首大意了还是“撒帖子”的人粗心,秧歌队竟从某户需要“打场”的人家门前走了过去。恰好这家又是“军属”,主人当时就翻了脸,说瞧不起军属咋的?耍公子心里说:坏了!可经验丰富的他没有慌张,马上带队伍折回,从军属家门经过且继续前行几十米,这才返回到军属家门前打场。几通锣鼓过后,他从容唱到:

  大红灯笼挂门前,

  光荣人家福无边,

  旺地须待三回首,

  好似那珍珠(啊)倒卷帘。

  一番唱罢,把过错唱成了恭敬,驱散了满天阴云,军人家属马上转怒为喜,连喊:“孩子妈,赏钱……”

  耍公子唱罢,接下来还要扭几圈,编花帐子什么的。最后会首出场了。会首不化妆,不着妆,不踩高跷。一身光腚棉袄棉裤,拿个小旗,站到正面冲着东家唱几句答谢的话:

  锣鼓一住我便开言,

  再把心意表一番,

  今日来此地多多打扰

  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一谢烟来二谢茶呀,

  三谢鞭炮乒乒啪啪呀,

  这样恩情怎样来表呀,

  伙计们过来把躬搭。

  唱完之后,会首走到主人面前,说着拜年话,把主人早已准备好的、放在桌上的水果、烟之类的装进钱搭子里面。然后领着大队人马前行。临近的人家早已放好桌子,摆好茶水糖果等着呐!可千万别小看这会首,可是有着大智慧的人物。从组织秧歌队开始,样样事必躬亲,他认真严肃的干着每一件事。手里的小旗,就是指挥千军万马号令牌。让你觉得他就是一个将军!在农村有着这样的说法:秧歌=央给,头三天是秧歌,后三天就是央给了。有些人拿把,会首当然不会不管了。无论如何,没有两下子的,当不了会首。所以农村有:宁领千军,不领一会之说法。

  这样的打场儿要一直到午后,然后谢角儿。队上早已派好了饭。当庄有亲戚的,大人孩子一拥而上,把亲戚拉到家里,脸也不洗,妆也不卸,就坐到热的爆屁股的炕上,吃起了酸菜熬冻豆腐,熥豆包,茶汤面子粥。

  吃完饭,还要接着扭灯会呐。灯官爷子灯官娘子要把四季平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连年有余送到各家各户。

  就这样,从初五开始,一直闹腾到正月十六,十六这天晚上,扭会的不在走街串户,就在起会的地方过足了瘾,敞开了扭,尽情地蹦,一直扭到灯笼被蜡烛烧尽,一直扭到星星月亮打起哈欠,一直扭到东方泛起了鱼肚白…….

小链接
  张冰,网名耕读女,凌源市楹联家协会秘书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有文章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省市级刊物发表。著有《耕读女诗文集》。
本网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今日朝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章的内容等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今日朝阳网》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或者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凡本网发表的所有非转载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朝阳网》和作者,欢迎转载并注明“来源:《今日朝阳网》”。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86-15566781010    QQ:2996382758   邮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众号“今日朝阳网或jrcyw0421”)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