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朝阳德辅博物馆喜得神秘宝剑

摘要:导语:自古宝剑赠英雄。在中国古代,剑绝非寻常之物。先秦时期的法律规定,只有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佩剑或把佩剑作为成年的标志。随着朝代更迭,分分合合,历史的洪流在战火与和平中跌宕前行。剑跻身于十八般兵器之中,静静地经历并见证着血与火的历史,等待着它的故事被后人发现、传扬……

朝阳德辅博物馆喜得神秘宝剑

文/张婧  图/刘海峰 编辑/雅贤

  导语:自古宝剑赠英雄。在中国古代,剑绝非寻常之物。先秦时期的法律规定,只有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佩剑或把佩剑作为成年的标志。随着朝代更迭,分分合合,历史的洪流在战火与和平中跌宕前行。剑跻身于十八般兵器之中,静静地经历并见证着血与火的历史,等待着它的故事被后人发现、传扬……

  2016年初春,辽宁朝阳,乍暖还寒,坐落于慕容古街的德辅博物馆内却洋溢着盛夏般的火热氛围。这一切,源于静静摆放在人们眼前的一柄佩剑。这柄佩剑有剑无鞘,若单看外形,朴拙无华,小巧便携,全长46厘米,剑身32厘米,刃宽2厘米。

  钢质的剑身上,留下了岁月的锈蚀,泛着微微的青黑光泽,散布着细小的锈斑;刃薄锋利,如两条淡淡的银线。以纸试之,10余层轻划即破。再以卷状毛巾尝试切割,数层皆破,显见锋利摄人心魄。

  剑柄为黄铜质,剑首扁圆呈云状,有一系穗子的孔。剑把设有三个铆钉,以锁住剑身。正面,在剑格处以行书錾刻"宋室存念"四字。其两侧刻有“龙泉”二字,但笔体与他处截然不同,略显粗糙;剑首处刻有"忠孝仁義";背面,在剑格处刻有"沈蘭棻持贈"字样;剑首处刻有"光緖二十四年"字样。

  唐诗人刘禹锡曾有"故人赠宝剑,镂以瑶华文"之句。而恰恰是上述铭文,让德辅博物馆工作人员从猜测到探究,从疑惑到惊喜,继而机缘巧合地印证了一位抗日名将少年时代的历史,逐渐揭开了这柄神秘宝剑的面纱。

  它最早的主人是谁?它出自哪里?又曾流落何处?这一切要从佩剑与德辅博物馆馆长王冬力先生的缘分说起。

  几日前,王馆长在石家庄参加第十三届观赏石博览会,空暇时闲逛古玩城,在一家店中发现了这柄佩剑。说来也巧,这柄佩剑是店老板用店里的东西交换得来,入手才仅仅三天。经过一番努力,王馆长如愿获得宝剑,对上面的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行文錾刻为繁体字,对"棻"(音芬)字的辨识颇费了一番功夫。最初,大部分人认为该字由"艹"、"公"、"木"组成,但查阅字典发现,并没有这样的字。正在大家众说纷纭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王馆长的一位好友——摄影家关仲说出了他的看法,令人茅塞顿开:原来,由于"分"和"公"的行书书写非常相似,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和对比,很难区分开来,所以该字的正确组成部分应该是"艹"、"分"、"木"才对。这一说法解开了一直困扰大家的疑团,最终确认了"沈蘭棻持贈"这一铭文。

  综合剑上所有铭文,再加上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博物馆同仁逐步还原了这柄宝剑的传奇经历:光绪二十四年,沈兰棻持赠宝剑与宋室家人,用于勉励或赞美他为人忠孝、仁义,而这柄宝剑距今已有119年的历史。就在大家以为解开了人名的谜团,探索似乎可以告一段落的时候,更大的疑惑随之出现:沈兰棻相赠宝剑的宋室家人又是何许人?冥冥之中,似有一双大手推动着德辅博物馆工作人员沿着历史回溯。皇天不负有心人,更多的发现让他们欣喜难眠,惊喜地挖掘出了这柄佩剑与抗日将军宋哲元在少年时代的机缘。

  宋哲元生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字明轩,汉族, 山东乐陵城关镇赵洪都村人,是冯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1887年,光绪十三年,2岁的宋哲元随父母到山东乐陵后颜村舅舅沈兰棻家定居。1897年,光绪二十四年,当宋哲元年满12岁时,离开舅舅沈兰棻家,随父到直隶盐山县旧县镇西南院刘家教书馆就读。这柄佩剑便是其舅舅赠与他的离别礼物,勉励他要为人忠孝仁义。这也反映出在清末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依然推崇着爱国、尊老、济世、大义的民族传统。此后,1897年直至1938年,宋哲元在冀州地区生活了将近41年,开启了这位抗日名将的铁血生涯,至今仍有很多后代生活于此。就此,历史的记载与这柄剑的渊源奇迹般地重合了。

  据史料记载,在国难当头之际,已身为军长的宋哲元提出"枪口不对内"的口号,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在承德失守、长城告急的危急关头,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之大刀队夜袭喜峰口,又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浴血争夺,先后歼敌五千有余,一举赢得了喜峰口抗战大捷,并写下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进无退,死而后已"的壮语,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年轻的作曲家麦新以喜峰口血战为背景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响遍华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杀!杀!”而日军经此役打击之后,嚣张气焰大减,连日本报刊都不得不承认喜峰口之战是"皇军的奇耻大辱"。宋哲元等将领也因此役成为蜚声中外的抗日英雄。

  如今,抗战名将已作古,幸得宝剑利如初。凝视着这把宝剑清冷的寒光,思考着宝剑背后的故事,令有幸见到它的人,心中不免激荡起浓浓的爱国情思……

  注:

  宋哲元:幼年家贫,刻苦读书,为家中长子,共有兄弟三人及两个妹妹, 后代育有六女一子,外加收养两名战争遗孤,孪生兄弟,共9人。其妹宋氏于津冀有‘立’字辈和‘荣’字辈后代;沧州有‘修’字辈后代。宋氏家谱:星,华,立,宗,修,德,克,昌,成,贞,正,平,万,世,永,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军,毕业于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在冯玉祥部,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

  1922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1924年参加北京政变,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

  1926年任热河(今河北、辽宁、内蒙古地区)司令、都统。

  1931年任陆军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

  1935年授陆军二级上将,任平津卫戍司令、冀察绥靖主任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

  1940年病逝,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

  蒋介石赠送“天地正气”挽幛,又送挽联:“砥柱峙中流,终仗威棱摄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痛元良。”

  朱德和彭德怀联名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勿忧乎九泉。”

  周恩来挽联为:“失地未收回,虎威昭重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