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山村里的“奇花异朵”
文/张松
北票娄家店乡有个棒槌山村,地处一山间盆地,四周围拢着一圈青黛色的矮山。每当冬去春来,大地回暖,这小山村里便花团锦簇,远远望去,仿佛平地升起一层粉嫩的雾霭轻轻盈盈地浮游于山乡寂静的田野上。有时,迷离的花海还与袅袅炊烟糅合为一,将现实的山水幻化成恍惚的画境,荷锄的耕夫、闲逛的花猫、飞翔的鸟雀,便在这亦真亦幻的画境里进出来去,有如陶渊明笔下美轮美奂的“桃花源”。只不过,这山村里开得漫山遍野的花朵却不是桃花,而是一种介于“杏花”与“梅花”间的奇花,学名叫“辽梅杏”,简称“辽梅”,在黄河以北的地区,这“奇花异朵”可谓踏破铁鞋亦难寻,谁能想到,艳丽而珍稀的辽梅竟在小小的棒槌山村落户安家。
棒槌山村里的“文化人”酷爱辽梅
远眺辽梅如诗如画,近观更是赏心悦目。辽梅的花瓣不是单层的,而是重叠的,花朵粉白、花蕊金黄,较之单薄的桃花、杏花,富态雍容;较之同样花姿怒放的梅花,又多了一份素雅清新,尤其是辽梅“一花双雌蕊,双子房,结双果”的特性极为罕见,实乃“花中奇珍”!走遍辽宁大地,哪怕是一花一朵、一枝一芽也难寻的辽梅,却在名不见经传的棒槌山村里迎春绽放,花香袭人,着实令人艳羡不已。
棒槌山村里有位“文化人”叫李秀华,现任北票文化局副局长,对北票地区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李秀华祖籍山东,先人办过戏班,每年北上入关献艺赚钱,赚够了盘缠花销便返回老家。李家戏班身怀绝技又讲究诚信,颇受欢迎,时间长了交下无数朋友,其中包括居住在黑城子镇的土默特右翼旗王府的一位蒙古王爷。
在清末,黑城子镇是北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后来,在今天的北票市区附近发现了煤矿,黑城子镇的中心地位才逐渐被取代。黑城子镇一带以前是蒙古王爷的世袭领地,有王爷府,府里住的王爷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家族背景显赫、财大气粗。蒙古王爷平时爱听戏,对李家戏班的唱功更是情有独钟,日子久了,与李秀华的先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老相识。王爷见李家戏班每年长途跋涉多有不便,就对李秀华的先人说:“你们不如就留在这里吧。人多不要紧,我赏你们家一块地就是了。”这块地就是李秀华现在住的棒槌山村。
李秀华继承了先人的文化基因,写作摄影、谈古论今、知识广博,还精通园艺,经反复试验,他居然将这珍稀辽梅在棒槌山村嫁接成功了!李秀华写辽梅、拍辽梅、种辽梅,如今可算是北票地区数得着的“辽梅专家”,让他谈梅花的历史、谈辽梅的前世今生,那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培育辽梅历经14载坎坷光阴
辽梅是怎样发现的呢?李秀华回忆说,1965年的早春,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满山红杏如火如荼,开得纷纷扬扬,时任大黑山国营林鹿场林业技术员的屈广民女士和她的同事们,在西仓生产队半截沟的山坡上检查山林抚育效果时,偶然发现了一株变异的杏树。这杏树枝干虬劲,枝条赤红,花瓣不是单层的五片,而是重叠的,花瓣多达32片,颜色粉红,浓过其它杏花,金黄的双雌蕊格外引人注目。屈广民当时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是不是一个杏树的新品种呢?正当她准备投入时间与精力对这棵奇异的杏树进行研究时,因意外变故,这一科研课题被迫中止,这期间,那棵变异的杏树遭受了两次毁坏,一些无知的人甚至把杏树的枝干砍断拖回家当劈材。
1979年的春天,满山的山杏花开得绚烂迷人,屈广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当年准备研究的奇特杏树,但一晃14年过去了,这杏树能幸存于世吗?还能再看到那令人难忘的美丽花朵吗?屈广民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重新寻找,令她喜出望外的是,那棵能开出奇异花朵的杏树依旧在等待着她。虽然惨遭毁坏,但这棵生命力奇强的杏树居然又恢复到两米多高,花朵开得更加艳丽多姿。屈广民赶紧采集标本、归纳观察记录,同时上报了有关部门。经沈阳园林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专家教授的现场鉴定,认定这是山杏的“芽变”。1982年,经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审定命名为“辽梅杏”,简称“辽梅”。
“辽梅”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日前,记者曾亲临李秀华生活的棒槌山村,正值辽梅盛开。山野里雾气氤氲,春柳含绿,有若玉塑般的花朵绽放枝头,空气里飘散着沁人的芬芳,忽而细雨轻洒,花瓣间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忽而阳光破云而来,重瓣花朵里的水珠竟波光流转,似美人之眸。
为了保护这一北方罕见的物种,屈广民采取了抚育、修剪、嫁接等技术措施,使辽梅这一特异变种得以保存,并建立了“辽梅园”,这辽梅园在国家级大黑山森林公园的曲径幽谷中。
不过,保存这一珍稀物种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辽梅栽培的规模化、普及化?如何令辽梅在寒冷的北方野地越冬?却令人困惑。李秀华几经试验,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建立了自己的“辽梅”苗圃,培育了一、二、三年及多年生辽梅苗木3000株,2009年,沈阳市内某公园引进辽梅作为观赏树,一次就从李秀华手中购走了300多株!
辽梅可赏可食一身皆宝
在辽宁地区,用于美化公园、街道、社区的观赏花树主要是桃花,大连、旅顺一带为樱花,朝阳一带的山野则遍布山杏花,梅花被认为是南方花种,姿态万方的梅花似与辽宁无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李秀华介绍说,梅花的起源中心在中国,与辽宁临近的日本就曾大面积栽种过梅花,欧洲的梅株就是从日本引进的,以至于欧美学者多称为“日本杏”、“花李”。辽宁与日本基本处在一个气候带,既然日本可以栽种梅花并分化出多个变种,辽宁为何就不能培育美丽的梅花妆点春天呢?而像“辽梅”这种结合“杏花”与“梅花”双重优点的珍稀花卉,更具有开发普及的价值。
李秀华表示,从历史记载看,梅花最初出现的是单瓣、白色的品种“江梅”;汉代始有重瓣、粉红色的宫粉梅花品种;唐代增加了深红色的朱砂品种;宋代出现了绿萼型、玉碟型以及黄香型的品种,并有天然杂种的杏梅;清代增添了天然垂枝的类型;至近代又出现了天然曲枝的龙游梅和一树二色花朵或一朵花中两种颜色的洒金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梅花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当今丰富多彩的梅花品种群,而辽梅则是梅花园中的一枝塞外奇葩!
言及辽梅的妙处,李秀华说,辽梅可作为观赏树种、可做成盆景或切花、插花,辽梅的果实还能食用或入药。
赏梅的习俗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如今,在武汉、南京、无锡、上海、成都、苏州、杭州、广州、西安、昆明、重庆、北京等地已建成或新建的梅园有23处,最大的梅园面积达1500多亩。每到梅花开花季节,游人如织,南京的梅园高峰期间,人数一天可达15万人!
梅花还可盆栽做成盆景。 我国每年生产的梅花盆景约40—50万盆,主要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的装饰。在长期的盆景生产和制作中,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扬州的疙瘩、苏州的劈梅、上海的顺风梅,山东的屏风梅,安徽歙县的龙游梅;在梅花造型上,有曲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悬崖式等。此外,梅花还可做成切花、插花,作为家居、展厅的装点花卉。
辽梅的果实还可以食用。在我国古代,梅已被普遍用做菜肴调味品的供食。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发掘出土的西汉軚(dài)侯墓1号、3号陶罐中,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的梅核;1975年,在河南省安阳发掘的殷墟的铜鼎内,发现了距今3200年的梅核。由此可知,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开始食用野生梅子。约在春秋时代,人们开始栽种野梅,使之成为家梅,即栽培果梅。北方干旱少雨,冬季寒冷,辽梅生长不易,但棒槌山乡却因四周山脉环抱,地下水资源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部小气候,加之李秀华精通栽培嫁接技术,才使得对气候环境要求较高的辽梅能在这片土地上繁殖成林,根深叶茂。
辽梅主人的“心中之梅”
李秀华对自己培育的辽梅一往情深,他曾写过一篇《“辽梅园”游记》,抒发对“心中之梅”的无限爱怜。全文如下:
“辽西盛产山杏,古称辽杏,今有重瓣者誉为辽梅。
距北票市城区西北30公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大黑山。曲径蜿蜒之深谷有天然辽梅之园。依山傍溪,随形就势,顽石点缀,疏密相宜。聚梅之特质,凝梅之神韵,真乃鬼斧神工之天然景观。
春赏辽梅园宜在谷雨后立夏前,正是乍暖还寒时节。冰溪渐融、柳丝返青,山中布谷声声,山间薄雾缭绕,园中辽梅似一夜春风,千枝万朵、千姿百态:含蕾待放者艳如红玛瑙,半开者粉白相间,盛开者洁白如雪,点点花蕊金光闪闪。娇似山桃而不媚俗,红如杜鹃而不张扬;微风徐来,阵阵馨香扑鼻而入,浸人肺腑;漫步园中,如入画中,观其千朵一色,却又各不相同;看春花灿烂,想春情短暂,无不唤醒人们对美好的记忆,对现实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追求。抬望眼,天幕顿开,近坡远山,花海如潮,随着峰谷起伏,如波如涛,畅游其间,如梦如幻、如醉如仙。
夏游辽梅园应在小暑前后,此时园中万树碧绿,百草葳蕤,山花烂漫彩蝶翩跹,岩瀑跌宕,溪流涓涓。坐在园旁草亭小憩,山风习习,清爽宜人,或香茗一盏,或一捧山泉,忘却了一切红尘凡念,入定在这自然和谐之中。临别,采撷些许辽梅之成熟果实,去壳存仁,可入药,味苦性温,祛痰止咳、平喘润肠。还可捡些鲜蘑,亦不失为佐酒佳肴。
秋观辽梅园当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时,霜染的梅叶五彩斑斓,如虹如霞。那是激情的宣泄,那是大彻大悟后的升华,那是心灵圣火的燃烧。偶有三两片霜叶飘然而落,使人顿悟时光的短暂而更要加倍地珍惜之。
冬听辽梅园恰在雪后,幽谷深深,空山鸟语,松涛阵阵,溪舞银蛇。偶有山鼠跳跃于枝间,踏落了些许雾凇,声轻簌簌,又有山风侵来,还有一两枚梅叶在枝头舞动,诉说着昨日的辉煌,期待着明天的新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有什么不能割舍的吗?
冬日的辽梅,不慕温室之娇宠,不妒暖棚之另类。甘于深山野谷,乐于冰山雪地;吸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用火一样的激情,水一样的温情,去演绎一个希望的春天。”
“辽梅文化”企盼厚积薄发
除了栽种培育辽梅,李秀华对“梅文化”也津津乐道。他拍摄的辽梅图片,经后期的制作,有如一张张精美的工艺画,在李秀华在看来,仅仅“种梅”、“育梅”还远远不够,若能“赏梅”、“品梅”、“玩梅”才是妙不可言的人生至境。
在中国的千年历史中,不知流传下多少有关梅花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历史典故?如曹操“望梅止渴”、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梅花妆”、宋代杭州隐士林和靖的“梅妻鹤子”。对梅花的欣赏,是中国古代文人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宋代张鎡在《梅品》中提出了赏梅最佳的二十六种情景,如赏梅宜“为淡云、为晓日、为薄寒、为细雨、为轻烟、为佳月、为夕阳、为微雪、为晚霞……”李秀华感慨道:“为何中原、南方地区就可以畅谈‘梅园诗话’,而文化底蕴同样厚重的辽宁大地,来日就不能掀起一股独树一帜的‘辽梅文化’热潮呢?”
(本文由李秀华推荐)
(此文在辽沈晚报整版刊出,记者张松系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立军]
辽梅欣赏地址:辽宁省北票市娄家店乡棒槌山
联系人:李先生 联系电话:1394214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