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奶奶的老令道(时春华)

摘要:前些日子回家,村里一位上了年岁的老奶奶找到我,很神秘地托我办一件事,说我接触的人多,要我上点心,给她弄几张盖过戳的用过的邮票,地址越远的越好。

奶奶的老令道

文化信使/时春华 编辑/立军

  前些日子回家,村里一位上了年岁的老奶奶找到我,很神秘地托我办一件事,说我接触的人多,要我上点心,给她弄几张盖过戳的用过的邮票,地址越远的越好。我感到很不可思议,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她。我知道她讨要邮票的用处,望着她蹒跚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来。

  我的奶奶是一个典型的小脚女人,在我的记忆里,爷爷对她的称呼在家里是“哎”,对外则叫“屋里滴”。一则因为有病,二则因为是小脚,奶奶没有上过山去干地里的活,在家喂鸡鸭、给一家人做吃穿是她主要的活计。后来儿子们相继成家,生儿育女,奶奶便又多了个活——照看孩子。

  孩子不会走、不会跑的时候还好,奶奶看孩子不耽误做家务。可一旦孩子们会走会跑了,奶奶的麻烦就来了。不是这个孩子摔着了,就是那个孩子吓着了。每每有摔倒的孩子,奶奶总是会紧挪小脚,说是跑,也跑不快,但是那份急是绝对能看得出来的。奶奶托着摔倒的孩子的腰,一面抱起孩子给摔倒的孩子擦眼泪,一面劝慰:“乖啊,不哭,不哭。”然后煞有介事地在孩子摔倒的地方先用手摸摸地,再用摸了地的手象征性地扑拉一下孩子头顶的头发,拍拍孩子的头顶或脑门,嘴里念念有词:“扑拉扑拉毛儿,吓不着,扑拉扑拉芯儿,吓一阵儿。不哭啦,乖,回家找奶奶吃饭饭去喽。”说完,奶奶就领起刚刚摔倒的孩子进屋去,找点吃的,还别说,孩子真的就不哭了。我很好奇,问奶奶为啥,奶奶说,孩子在哪儿摔倒,就会把魂儿丢在哪,这样子给他叫叫,孩子的魂儿就回来了,不会吓着,也不会害怕了。

  小孩子在夜里哭,是常有的事 。有的孩子一嚎就是半宿,大人着急,也搅得四邻不安。对这事,奶奶自有她的老令道。那时候农村里识文断字的人不多,会附奉这些令道的人也不多,但偏偏就有。我邻家的大爷是个老私塾,每当家有晚上哭闹的小孩子,奶奶总会去找我邻家的大爷。大爷铺纸研磨,一会功夫,就在那张见方的黄纸上刷刷刷写出四行字来。大爷轻轻地拿起写好字的纸,用嘴吹口气,恭恭敬敬递到奶奶手里。等墨迹干了,奶奶会很小心地把那张黄纸揣进她的对襟夹袄里。天黑以后,奶奶偷偷地叫过我的老叔或是大一些的十几岁的孙儿,要办事利索、谨慎的那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把奶奶求来的那张写了字的黄纸贴在门前人来人往的大街旁的大树上。

  天亮的时候,有人路过,看到那张贴在树上的黄纸,不用看都知道写的啥,不论认不认字,都要照着念上一遍: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路过的人多,念三遍当然做得到。奶奶说,再到晚上就管用了,这爱哭闹的孩子就不哭了。这令道,有好使的时候,很多的人念过了,爱哭夜的孩子在当天晚上真的就不哭了。也有不好使的时候,孩子照样哭闹。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奶奶给我爱哭的小妹妹也用过这个方法,为了让妹妹晚上不再哭闹,我一早晨借着倒尿盆、倒灰、抱柴禾的机会,一个人就念了三遍,到晚上,妹妹还是照样哭闹。

  爸妈是不信这个的,可奶奶有自己的说辞——孩子没毛病,哪能闹。肯定是你们早出晚归的,出去带了啥邪性东西回来,吓着孩子了,没事,我给他拘拘。奶奶所谓的“拘”,常用在小孩子晚上睡不实,眼睛半闭半睁,或者是睡着觉老打挓挲这种情况上。

  在白天里,奶奶抱着这个所谓“吓着”的孩子,到我的私塾大爷那去,我大爷会用毛笔在这个孩子的手心里画朵花,嘴里还叨咕着什么,大概是什么口诀 吧。孩子手上画的花不可以洗掉,也尽量不让它抹掉。按照奶奶的吩咐,天黑以后,待孩子睡着了,家里的大人拿上三张纸,三炷香,到十字路口烧了,念叨着被吓着的孩子的名字——“xxx唉,别怕,跟爸爸(谁去就说孩子对谁的称呼)回家啦。”烧完纸往回来再不准回头,路上若是遇见人不许搭腔说话。进得屋子来,先要喝口缸里的水,然后对着屋门啐一口,进屋以后,在孩子的头上摸三下。这就是个“破绽”的过程。说是做过这些,第二天孩子就好了。

  也有时奶奶嘱咐大人用毛巾包了剪刀,(象征性的,只是大闺女用的绣花剪,大的剪刀也怕有危险的)剪刀的刀尖向外,枕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说是为了避邪,孩子枕了刀,鬼神就近不得身了。

  对孩子吓着,奶奶还有一个破绽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主要道具是邮票。也是等孩子睡着以后,家里的大人在孩子的头顶上方烧邮票,一边烧一边念叨:“孩啊,别怕,大鬼儿小鬼儿,病啊灾儿的去远啦。”一张就行,最多不过三张。这邮票是有说道的,必须是邮寄信件中使用过的,盖了邮戳的,而且发件的地点越远越好,说是远了才好使呢。烧过邮票,那折磨孩子的鬼神儿病灾的就都随着邮票的地点远去啦。

  奶奶的老令道,从她的孩子开始,到她孩子的孩子,那个年龄段的人,用过她这个老令道的人很多。这个老令道,一直伴随她走向另一个世界。

  奶奶的老令道,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她对孩子的那份爱,那份情却是真真的。

小链接

  时春华,女, 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热衷于传播社会正能量,2012年起,开始在报刊、网络发表文章,并陆续加入北票市作家协会,朝阳市作家协会,辽宁省辽海散文协会等文学组织。所撰写的散文、故事以农村题材为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行文贯穿知足与感恩,语言朴实接地气。几年来,在《川州文艺》《辽西文学》《塞外风》《建昌文艺》《河流》等刊物上和《北票在线》、《今日朝阳网》等网络媒体发表文章500多篇。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有专版《朝花夕拾》。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