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内心的快乐是不易发现的宝藏——草地上的马可·奥勒留(袁海胜)

摘要:在辽宁省朝阳县苏家营子,我们看到了一头一个多月大的小毛驴。

内心的快乐是不易发现的宝藏——草地上的马可·奥勒留

——一次接近原生态的采风札记(七篇)

文化信使/袁海胜  编辑/雅贤

  在辽宁省朝阳县苏家营子,我们看到了一头一个多月大的小毛驴。

  小毛驴静静地卧在地上,蜷腿,黑身白唇,大眼睛因为太过清澈而显得单纯,宛若对世事一无所知。像人的孩子一样,它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东西。单纯是快乐的源泉之一。所以小毛驴面对我们的惊讶(人的惊讶夸张成分太多)和镜头坦然。它的旁边站一头成年毛驴,大概是它的母亲。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在母亲身边都有安全感。

  苇岸(用极其平淡或平静的语言,让人感到无限丰盛的作家)喜欢的动物是野兔和毛驴。这是作家的朴素而真诚的本性。他没有夸张或虚伪地追崇高大上的动物,而是选择了卑弱的,颜色与土地贴近的动物,这就是胸怀。他的文字同样朴素,却有如土地一样浑厚的,连绵不绝的力量。我喜欢苇岸的作品,喜欢他性格,所以同他一样,也喜欢毛驴。

  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对驴的喜爱更是无以复加,他为自己的坐骑——一头白色的小毛驴——取名“小银”,并为它写了一本享誉世界的书《小银和我》。希梅内斯把小银看作朋友、知己、伙伴,没有半点歧视。所以他的文字充满了仁性和爱,因而打动世人。诗人赞颂小银:“你耐劳,深思,忧郁而又亲切,是草地上的马可·奥勒留(古罗马哲学家,全名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著有《沉思录》,善于吃苦耐劳。)”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人类对驴最高的评价。

  我们看到的小毛驴还在幼年,它还可以享受一段平静的时光。这种说法也许对它不公平,或者说这不是它的本意,它也许渴望像母亲一样,躬身农田,对驴来说,这样的生活才笃实而圆满。虽然人类不情愿接受,但驴确实比人类更能任劳任怨。任劳任怨这个词弄到人身上像是搞笑。人在“劳”的过程中不停地抱怨,这才客观。劳动模范在讲述事迹时常强调艰难困苦,没有一个说“玩似的把活干完了。”从辩证角度,讲述事迹就是一种抱怨。像化妆舞会,把真实藏在了华丽面具的后面。晓辉数次批评我的文章思辨性太浓,不像散文。好,打住,接着说驴。刘亮程在《通驴性的人》中,把人的想法和驴的想法交融了。在思想上把驴上升到人的高度,不称其大师都难。刘先生把驴当成了思辩对象(又是思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思辨),借驴说自己的事,他说:“一个人通了驴性,方能一通百通,更通晓人性。”这不是思辨吗?这话有意思。他说:“不妨站在驴一边想想人,再回过头站在人一边想想驴。两回事搁一块想久了,就变成了同一回事。”他的意思是“驴的事成了人的事,人的事也成了驴的事。”其原因是“实际上生活的处境常把人畜搅得难分彼此。”散文思辨也是有例可寻的——这话是说给晓辉听的。

  泽先的美文《五月节打驴》,也是人的情绪和驴的情绪交错纠葛。驴把车拉进道沟,貌似无辜,主人打驴也合情合理,但人和驴都在犯错误。人的错是情绪上,天旱无雨对农人来说,没有比这个更操蛋的事了;对于驴,小错引来大挞,心里也不服气。无论什么情节,只要有仁性化思考,就会引起感情波动。文章最后,主人内疚,为驴添好料,而驴却没吃。主人抚摸(也许是抱着,我忘了)驴落泪了,驴眼在夜光下也倏然一闪,也是泪。弄得读者心里酸了巴唧的。很成功。在非机械化农耕的村子里,人与驴的生活真的不远。

  一头憨态可掬的小毛驴让我想了这么多,思想又一次趋向成熟,而且还保持着尊重卑微生命的本性,无疑是本次采风的一个成果。

小链接
  袁海胜,辽宁省朝阳县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朝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朝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朝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员工。出版散文集《月色河边》、《永不锈蚀的钥匙》、《春天鼓掌》。在《岁月《人民日报》《鸭绿江》《芒种》《中国校园文学》《辽宁青年》《散文百家》《佛山文艺》《雪莲》《千高原》《满族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座右铭:进入一种文字的修炼,生活才算完美!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