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辽宁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帮扶北台子村走笔
文化信使/宋文龙 编辑/立军
春色荡漾,花木葱茏。田野中,破土而出的秧苗含绿吐翠,孕育着丰收的喜悦,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曲径通幽,村路两旁的白杨垂柳郁郁葱葱,一百多盏路灯点亮了光明扮俏了希望,小山村春光里的姹紫嫣红格外清新养眼,不时擦身而过的村民们,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的骄傲和自豪……近日,记者在龙城区联合镇北台子村采访时,亲眼目睹了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的美丽嬗变!
北台子村有7个村民组1113口人,居住在七沟八岔比较分散,耕地面积3453亩且多是山坡地,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特困村民就有82户185人,靠天吃饭是北台子村真实的生活写照,勤劳淳朴的村民一直过着衣食有忧的苦日子。穷在深山有远亲。2014年7月31日,辽宁省科技厅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以改善生产条件、改造人居环境、实现精准扶贫为着力点,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频频推动特色产业和扶贫政策落地,使北台子村实现了一年一小变、两年一大变、年年持续向好的蝶变,2016年底,这个省级贫困村销号,从此,告别了贫穷的枷锁,迈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光明之路!
服务发展树正气——智力扶贫
帮扶只是一时的,建强村级党组织才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源头活水。驻村工作队深知这个理。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宋兴奎带领队员们进家入户,认真听取村民的所需所求;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劳动,吃农家饭,唠农家嗑,一步步拉近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距离,摸清了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驻村工作队从长远着想,积极谋划,把远期规划与近期工作紧密结合,在驻村的第一个月,就建立了精细详实的特困户、贫困学生档案。为提升村部服务功能,配置了现代化办公设施,建设了100平米的党员活动室。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集思广益,进行民主决策,制定了《北台子村发展建设三年规划》,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为加快北台子村新农村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
要想富,先修路。为破解交通发展瓶颈,解决百姓出行难题,驻村工作队协调资金100万元,铺设了4公里的水泥硬化路面,修缮了16公里秋收车辆作业路,解决了500余口人的行路难题。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村民改造山地、平整梯田2000余亩,提高了农作物的收成。针对村内无路灯,村民晚上出行不便的难题,工作队与一家太阳能路灯生产企业积极协调,争取安装了价值约80万元的105盏太阳能路灯,点亮时长达8小时,照亮了小山村的“最后一公里”。看到北台子村小学教学条件十分落后的窘境,工作队将1000多平米的操场进行了硬化,购置了100套桌椅,为师生们赠送了运动服,为贫困学生建立了助学基金。同时,协同省直有关部门,为北台子村争取了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安装了健身器材,实施了改路、改房、改厕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两年多来,省科技厅主要领导多次赴北台子村现场办公,把帮扶重点放在产业的扶持发展上,把目标锁定在长远稳定脱贫上,同镇村干部一起研究发展思路,共谋发展大计。同时,不忘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完善党组织生活制度,给全体党员讲党课,坚持扶贫党建工作双推进。驻村工作队队员真蹲实驻,坚持民生为重,服务为先,从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年驻村累计280天以上,驻村以来,已为北台子村筹措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而居住工作的小屋却不足60平米,原是一间看护大棚的简易房,被村民们钦佩地称之为“工作之家”!
沉下身子接地气——产业扶贫
基础设施是群众脱贫之基,产业发展是群众脱贫之源。为帮助村民拔掉“穷”根,早日过上富足甜美的好日子。驻村工作队“把脉问诊”,认真探究脱贫良策,精准规划精细滴灌,调整产业结构,开发脱贫项目。工作队到省市有关部门了解惠农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鞍山、阜新等地考察学习蘑菇栽培、果树种植经验和先进技术,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选择了发展香菇栽培这一致富产业。
在成功实施香菇产业一期工程年栽培香菇菌棒20万棒基础上,又实施了香菇产业栽培二期工程,投入项目资金80万元,依托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与联合镇食用菌扶贫生产基地合作,建设养菌、栽培示范棚19栋,具备了年产香菇菌棒300万棒的生产能力。工作队组织村委会和村民成立了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农户进行香菇栽培。由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选派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形成了省科技厅宏观指导、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和扶贫生产基地技术支撑、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协调推进的长效帮扶机制。2016年,推广栽培面积达到200亩,生产菌棒60万棒,受益农户达30户,增加农民收入100万元。采访时,记者看到:香菇栽培三期工程正在火热的进行中,预计可生产菌棒80万棒,进一步优化了省微生物研究院、香菇基地公司、村委会、农户之间关系,目前正在进行菌棒栽植。据了解,北台子村香菇产业食用菌生产基地2万平方米,配备了菌棒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栽培示范棚、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了香菇产业技术培训室,由省微生物研究院培育“辽香6号”优良品种进行栽培,累计投入科技项目资金达700万元。目前,推广栽培面积达200亩,培养香菇栽培技术能手10人,解决了百名以上村民的就业需求,可增加农民收入300万元,已向周边村辐射,成了北台子村独具特色的致富产业。
致富路上,决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省科技厅机关26个党支部的党员干部与北台子村建档立卡特困户“一对一对”结对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优先扶持参与村致富产业,尽快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村香菇合作社土地流转获得分红。年逾古稀的张国军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工作队与村干部商议,安排他到香菇基地打零工,月薪1500元,老人高兴得逢人便夸党的干部好,身板也硬朗了许多。村民陈国香的妻子因病生活不能自理,他只好常年在家照顾妻子,靠侍弄“一亩三分地”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工作队把他安排到香菇基地务工,月薪3000元,使他困顿的生活有了转机。村民杨玉春的家比较偏僻,生活常常捉襟见肘,工作队和村干部帮他贷款,买了三头肉牛,如今,已发展到10多头,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牛专业户。类似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被村民们口口相传成为美谈!
“别看我已经快60岁啦,每月工资1800元,不比你们城里人差,省里的大干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这门远亲好哇!”58岁的女工于秀芬高兴地对记者说。“驻村工作队和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的干部们真好,不但帮助我们搞新农村建设,还帮助搞致富产业和技能培训,香菇的质量产量步步登高,已成了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抢手货。”北台子村党支部书记孙海平激动地说。据了解,常年在香菇基地务工的有百人左右,多是当地剩余劳力、妇女姐妹和年高体弱的中老年人,月薪1500元至3000元不等,这些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鼓了腰包,挺直了腰杆,成了十分体面的“工薪族”!
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富在农家,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宗旨的大爱之举,把北台子村父老乡亲多年的渴盼变成了现实,立竿见影的精准扶贫,如和煦春风温暖了村民们的心田!基础设施强了,发展路子活了,群众生活好了……记者相信:北台子村一定会由后进变先进,成为新农村建设美丽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