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飞出幸福歌
——朝阳银行驻村帮扶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贫困村走笔
文化信使/宋文龙 编辑/明月
楔 子
“这个数字明显不对,就现在的市场行情,几只羊的收入达不到这么多;动物养殖大起大落,应该帮助贫困户科学评估,降低养殖风险,确保增收致富……”初夏的一天,笔者到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召都巴村走访时,发现村第一书记、朝阳银行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国战正同村干部一起,认真核对了解贫困户的收入情况,那份“掰着指头”精打细算的专注神情,就像自家过日子,不由得令笔者心生感动!
古人云: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2014年9月,朝阳银行驻村工作队进驻召都巴镇厚杖子村,短短两年多,就使这个贫困村旧貌换了新颜;2016年10月,在帮扶厚杖子村的同时,工作队又进驻召都巴村,打响了精准扶贫攻坚战。驻村工作队以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帮扶贫困村发展经济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激活精准扶贫发展潜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快马加鞭。同时,坚持立足村情惠民生,多元管理顺民意,真情帮扶聚民心,以持续改善民生惠及民生为主线,实施文明村风共建,力促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引领村民逐步迈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光明之路,让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愉悦和甜美——
敲响解放思想“催征鼓”,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查村情解民意,转角色接地气,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提高村“两委”班子的理论政策水平,帮助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认真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行党务、村务公开。通过印发征求意见表、走访贫困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党组织作出的答复及时公开,让百姓当家做主,极大地提高了党务、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和村民的信任度。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了会议制度和学习、考勤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教育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宗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彻底改变了村党组织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极大地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充分利用村文化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想文化建设融入到有声有色的行动中,在寓教于乐中,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综合素养。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合心合力合拍合为,一门心思地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点亮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火炬!
乡村治理、民主管理是精准扶贫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使村民有一个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依靠党的好政策、运用新思维,不断加强对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栋栋漂亮的“北京平”和别墅般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一些老屋经过精心修缮,也拂去了昔日的破旧风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民生活水平步步升高。针对村民们随意堆放杂物、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在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不忘抓村民文化道德素质品位的提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向村民们灌输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新型农民的道德常识,组织群众对房前屋后的杂草、垃圾进行了清理,栽植了花草树木,使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亮化美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正确引导,村民们自觉地抵制不良陋习,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既爱自己的小家,又关心村子这个大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如今,打麻将的少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农民们变得开心、快乐、文明、和谐,充分展现了新农村、新农民、新观念、新生活的时代风采。新风劲吹、新景频现,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破茧成蝶,正悄然地发生着新变化!
没有产业支撑,精准脱贫只能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厚杖子村有13个村民组745户2718口人,贫困人口居多,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等自然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今年4月,为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要素的潜在能量,盘活土地资源,建立新型的经营体系,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驻村工作队和厚杖子村“两委”班子以农村集体经济成员为主体,秉承“立社为民、合作发展、共同富裕”的办社理念,成立了“龙城区惠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社员66户2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57人,土地面积1300余亩,人均入社土地2.96亩。合作社本着“民主、公开、规范、高效”的原则,以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为发展方向,坚持向科学要收成,向管理要效益,在“五谷杂粮”上巧作“致富文章”,预计每亩年可增收千元以上。2010年,在朝阳市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中,厚杖子村建设了1万延长米100多栋蔬菜大棚,当时,因经营企业后续生产资金不足,导致撂荒闲置多年,成了镇、村干部和村民们的一块“心病”!驻村工作队融资融智,投入扶贫贷款350万元,成功引进了朝阳天宁蔬菜有限公司,重新启动了绿色扶贫“快捷键”,35栋设施农业大棚“新曲联唱”,带动当地群众从事设施农业生产风生水起,既解决了拖欠当地农民的地租款,又安排了闲散的剩余劳力。村民们在企业务工,腰包鼓了,腰杆直了,成了月有收入的“工薪族”,成了十分体面的企业“蓝领”!
厚杖子村三家组和胡家沟组之间有一条过水路面,遇有雨雪天气,寸步难行,特别是春耕、秋收季节,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驴驮马运,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驻村工作队与多方沟通协调,筹措资金85万元,修建了一条80多米长的过水桥,帮助村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厚杖子小学校舍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孩子们用的是破旧的课桌板凳,教育教学条件和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十分简陋。驻村工作队协调相关部门,对校舍进行了修缮改造,帮助解决了冬季取暖难题,筹措资金5万元购置捐赠了58套桌椅,师生们高兴得齐夸工作队好,把队员们看成是家里人,村民们更是赞不绝口,说市里来的大干部,个个都是好样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好公仆,那发自内心的朴实话语,真切地诠释了对驻村工作队朴素而又真挚的拥戴之情!
念活精准扶贫“生意经”,甘当助民致富“领头羊”
选“硬人”派“能人”,一定要让贫困村早日销号,让农民朋友过上衣食无忧、幸福甜美的好日子。朝阳银行董事长赵光伟对笔者介绍说,这几名驻村干部都是行里的骨干,有能力、有水平,敢于担当、责任心强,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和自豪!走屯不落户,户户见干部。谁家门前有棵树、谁家屋后有菜园、哪户种着几亩地,哪户因病因残致贫……这些看似寻常“鸡毛蒜皮”的小事,在驻村工作队每个队员心中一清二楚。因何贫困?穷根在哪里?队员们深知:扶贫,既要为贫困户把好脉查找致贫症结,更要提振贫困村民的精气神,通过精准施策集聚合力,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的枷锁!
致富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召都巴村有7个村民组1102户3762口人,其中,贫困人口63户192人,驻村工作队“把诊问脉”因户施策,眼前有计划,长远有规划,行里的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唱响了精准扶贫的“暖心”大戏!年过花甲的村民王景全患脑出血,老伴残疾,儿子患有癫痫,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日子过得常常捉襟见肘。驻村工作队和单位的党员干部捐献爱心善款,为老人盖了羊圈,购买了10只小羊羔,让老人足不出院就有了收入。逢年过节,为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使老人困顿的生活有了转机。村民姚增贵身有残疾,爱人意外致残,两个孩子读书,还得赡养年逾古稀的老人,仅靠“一亩三分地”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驻村工作队时不常地送去生活用品和救助金,并为姚增贵即将毕业的女儿找工作难题出谋划策,帮助寻找就业门路,使这个不幸的家庭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已经60多岁的村民曹志刚患有小儿麻痹,一家四口三个残疾,日子过得令人心酸,驻村工作队捐助一万元,同时联系市内一家爱心团队捐献了4000元爱心善款,帮助开了小超市,并定期帮助联系货源,确保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有效地缓解了曹志刚一家的生活窘境。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成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的美谈!
基础设施是群众脱贫之基,产业发展是群众脱贫之源。召都巴村有村民们自行组建的小剧团和秧歌队、健身操舞队等多支业余文艺团队,农闲时节,便为村民群众义务演出,但一直苦于没有一处像样的活动场所,村部办公条件也是十分简陋极其落后,连一台电脑都没有,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步伐遥不可及。驻村工作队在行领导的支持下,筹资200万元,正在帮助建设800平米的新村部和涵盖戏台、路面硬化等配套设施的3500平米的文化广场,预计“十一”前可投入使用。同时,建立了减贫扶贫长效工作机制,为贫困户提供有效的金融业务支持,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养牛合作社,将63户192人建档立卡户纳入到合作社,对资金短缺、家庭成员不具备劳动能力,不能获得正常收入的部分贫困户,把经营产生的利润为贫困户分红,以此缓解贫困户的生活困境。驻村以来,工作队牢牢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在绿色产业、富民产业上作文章,不断扩大贫困人口的就业广度,想方设法让帮扶力度更大些,让致富梦想离村民更近些,力争让贫困村生机更浓、活力更强,为贫困家庭注入暖流,闯出了一条“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精准帮扶新路!
穿过绿树环绕的农家,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笔者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只见一栋栋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鳞次栉比,购买农产品的车辆排起了长龙,给村民们带来了滚滚财源;一条条宽阔的水泥村路似一条条玉带,连通了村村户户,通向了幸福的小康之路;荒山秃岭栽满了“摇钱树”,绿叶间闪露的泛红渐黄的果实颗颗饱满,孕育着丰收的喜悦;产业项目把“富”字高高举起,养殖种植多点开花,使“不毛之地”变成了“聚宝盆”……看到映入眼帘的一幕又一幕,笔者不由得心生暖意,真切地感受到了精准扶贫之花盛开的娇艳与芬芳!
两年多来,在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驻村工作队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铿锵步履,唱响的扶贫济困大戏,如和煦春风,暖拂龙城大地,尽显盎然生机;似如椽巨笔,描绘秀美山川,绽放五彩斑斓。“我和我的队员们绝不会就此止步,一定帮助村民甩掉穷帽子,把召都巴村和厚杖子村打造成经济大发展、文化品位高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让村民们早日过上衣食无忧、富足甜美的好日子!”采访时,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国战信心满满地对笔者说。浓缩龙城乡村美,谱写最美田园歌。我们有理由相信:往后看,召都巴村和厚杖子村正在逐渐地褪去昔日落后的“穷模样”,往前看,和谐富裕、幸福超然的美丽新村,正向我们轻盈走来!
[责任编辑:雅贤]
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