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人生最相宜
文化信使/王铁兰 编辑/繁花似锦
阿尔卑斯山下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六个字:慢慢走,欣赏啊!它告诉人们,要在“行走”中欣赏路上的风景。
常言道:人生如旅途,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段遥远的旅途。出发点不是旅行,目的地也不是旅行,真正的旅行是在路上。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欣赏旅途的风光,体味“行走”中的情趣。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春天的细雨总是安静的,悄悄地滋润万物。“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们更赞美落花的品格。落花的恬淡赢得了人们的爱怜,细雨闲花皆如此,为人于世又如何呢?
那就是淡雅人生最相宜。人人如此,尤其是老年人。人到老年,人生百味皆尝遍。互相帮助之甘饴,梦想之芬芳,责任落实的愁与乐,落井下石之苦,过河拆桥之辛辣……最后揉成什么?却是一瓶矿泉水,正如白色,淡雅,其实是由七色汇聚而成。人生最高的境界,便在于饱经风霜之后,心底经过大风大浪后归于平静。世界的风浪,激不起心底一丝涟漪,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双真正宠辱不惊的双眼看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心境只有这般闲适,才能品出清水中淡淡却浓郁的感觉。
淡雅人生不等于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实际上无论在学问上,还是仕途上,都需要淡雅,没有这种心境,怎能写出“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名句?如何能静心体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没有这种心境,如何能做到“路遇饿殍需亲问”般体察民情?须知,即使是太平盛世,政通人和之时,文人若不能保持淡雅心境,也会追逐名利而为奸人利用,丧失自己的灵魂。
淡雅人生是这样,渐行渐远,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人生就是这样从简单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提炼生活的真谛。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再别康桥》,使我对淡雅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要拥有淡雅人生,首先要拥有一颗淡雅的心。
若陶渊明只生活在仙境一般的地方,没有充满爱与希望之心的话,也不会有“复得返自然”的快乐;若王维只看到了“莲动下渔舟”的美好而不用心去体会大自然对他流露的真情,他也不会有儒雅的人生。
这时,我更番然省悟,不管是年少与年老,不管你从事任何职业,都要有一颗永恒不变、热爱生活的心。这样,不管我们身在何处,环境如何,都能在幽静的山里、繁华的都市中找到自己,摆正自己,追求自己的淡雅人生。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看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们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品味,睛多于阴、收获多于劳作,只要自己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不必介意别人用什么尺度衡量自己。
淡雅人生最相宜。让我们保持这种恬静的人生境界,一直到永远!
[责任编辑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