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助学贷款为寒门学子增添羽翼
——辽宁省凌源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综述
文图/凌源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编辑/雅贤
凌源市地处辽冀蒙三省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总面积3278万平方公里。人口65万,农村人口40多万,全市学生总数近8万人。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市贫困人口比例较大,贫困学生居多,尤其是农村贫困学生大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保障寒门学子圆大学梦,我市政府一次性给学生拿路费,生活费(本科4000元,专科3000元)。此外,上大学交学费就靠借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而生源地助学贷款年年都有,只要读专科、本科,读研究生就可以办理,而且上学期间是政府贴息的。正是因为这些优点,生源地贷款备受贫困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自从2012年我省开始实施生源地贷款政策以来,我市办贷款的学生逐年增多,2012年当年就有802人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441.8万。2013年,贷款人数达到了1710人,贷款金额940.6万;2014年,贷款人数达到了2744人,贷款金额达到了1566.6万;2015年,贷款人数是3554人,贷款金额达到了2060万;2016年,贷款人数达到4086人,贷款金额2423.6万元。再加上以前年度还款的1689人,到今年为止,我们累计办理生源地贷款6279人,发放贷款金额7432.6万元。
基于贷款学生的逐年增加,我市在贷款办理工作上也在逐渐改进方法。
做准备 强政策宣传
我们首先争取政策、扑捉信息,含各高校招生信息。调查我市高考学生的基本情况,重点是贫困学生数,家庭状况等,制做《贫困学生一览表》档案,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我市资助管理中心对生源地贷款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我们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电台、微信、QQ群、发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大量宣传,争取做到生源地助学贷款家喻户晓。
抓机构 强队伍建设
我市在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场所上进行改进,在原有的60平米的办公室,40平米的档案室的基础上。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理大厅,大厅室内面积80平方米,在大厅内购置并安装了一系列的办公设备(建操作台14米、购置办公桌椅8套,计算机7台、打印机2台、录像机1台、空调2台、排椅2个,饮水机1台,宣传板5.8平方米,贷款指示版5.2平方米)。总造价16万余元。上级拨付资金8万元,剩余8万余元都是地方政府投入资金。贷款大厅的建设使得贷款工作高度透明、秩序井然。
因工作需要,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由原来的3人已发展到9人,其中5人在编,4名高校大学生公益岗。但是,就2014年办理贷款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数远远不足,今年又从职教中心临时借用3名学生帮助办理生源地贷款。工作人员的保障,使得我们办理贷款有序有章。
重创新 强服务质效
凌源贫困学生较多,分布地域多为乡镇或偏远山村,交通相对不便,最远往返来回要几百里。而且最初,办理助学贷款业务一天要来300至400人,部分当天办不上就得住宿吃饭,既给群众造成负担,更给群众带来不便。针对贷款人数多、涉及面广、业务办理时间过于集中的现实,资助中心及时出台相关服务举措。
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资助中心培训大学生公益岗人员到各高中给高三学生讲解生源地助学贷款流程、申请表的填写、如何还贷款以及国家资助政策等等,以便申请助学贷款人员少走弯路。其次,分流初期审核工作。借款时各高中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进行贷款初审并盖章,节省大量的资助中心人力资源。第三,公开各项办理事宜。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在分析整个贷款程序后,制作了贷款工作的流程、贷款所需资料明细表及办理贷款中的注意事项等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贴在大厅的墙上,供借款学生阅读,减少贷款学生填报资料的差错和缺漏。第四,科学规范办理顺序。资助中心按照“先来后到”和“发多少办多少”的原则发放顺序号,确保学生和家长按号来即能办,办就办好,避免了拥挤、插队、争吵现象发生。
这些举措,初步解决了学生和家长办理贷款耗时长、往返奔波、付出大量精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办理贷款实行区域化管理,在离市区远、办理贷款学生较多的三十家子、刀尔登、四合当等乡镇,设立办理助学贷款办公室。购买设备,抽调优秀工作人员,为本区域及相邻区域的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这样既分流了贷款学生及家长,又节省了办理贷款不必要的费用,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截止目前,助学贷款办公室共为1689名学生办理贷款。所有贷款办结15天之内,资助中心还要组织专门人员对贷款合同、证件材料等进行二次审核,确保做到贷款信息准确、合同印章清晰、贷款合同上共同借款人及贷款学生的签字清晰,力求避免因业务对接不好造成学生不必要往返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助学贷款办理的人为差错。
三道河子镇白杖子村王雪,在凌源市实验中学考取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因家庭生活困难,父亲在刀尔登镇助学贷款办公室的帮助下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王雪读了5年大学,每年都是一等奖学金。因为成绩优异,王雪又被保送清华大学医学部就读研究生。可以说是助学贷款改变了王雪的人生命运,也是助学贷款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个优秀的人才。
重执行 强贷款回收
随着贷款学生的增多,每年还款的学生也在增多。2013年还款人数4人,还款金额1.1万元;2014年还款人数9人,还款金额11.3万元;2015年还款人数571人,还款金额377.6万元;2016年还款人数达到1105人,还款金额达到812.1万元。累计还款人数达到1689人,还款金额达到1202.1万元。凌源出现贷款学生毕业在外地就业,联系方式变动大;有些家长外出务工,无法联系;有些贷款学生中途辍学、降级、死亡等复杂情况,资助管理中心无法及时掌握这些情况,出现了管理的盲区。针对这些问题,资助中心工作人员不断增强工作执行力,全力回收每一名学生的助学贷款。
首先是及时提醒。每年自10月中旬开始,工作人员就利用电话、QQ群等方式提醒毕业生还款,并告诉贷款学生联系方式更换后,及时登录在线系统变更个人信息。其次是设立代办员。资助中心在各乡(镇)街中心小学设立了生源地贷款代办员,这些代办员多数由各中心小学的后勤人员兼任,他们熟知贷款学生的家庭住址,了解贷款学生及家长去向,便于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便于及时告知还款相关事宜。第三是与高校学生资助中心取得联系,高校资助中心与导员联系,学生的导员与学生本人联系,建立层层联系网,让学生及时还款。第四是组织协调。
每年的11月末,资助中心专门给乡镇代办员开会、培训,将需要还款的学生名单按照乡镇、街道属地划分交给代办员进行催款。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同时分为3个组,每个组负责9个乡镇,有针对、有重点、有步骤地深入实地配合代办员催款。资助中心给每名代办员配备POS机,方便学生及家长就近还款,节省了贷款学生和家长的财力、物力、人力,方便群众同时,提高了贷款的回收率。
截至目前,资助中心代办员催收贷款本息达400余万元,还款学生达700余人,全市多年无一人逾期还款。
(本文由朝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供,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