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一场精准扶贫攻坚战,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在2017年7月31日召开的朝阳市教育脱贫攻坚会议上,朝阳鹏程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做了精彩的典型发言,引起了业内人士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为推广先进典型,汲取榜样的力量,现将该企业正视一切困难,敢于、善于在精准扶贫的战场上“亮剑”的精神,特别是所采取的实际举措予以推介,以飨各位网友。
情系山村实干为民
文/杨子湘 编辑/雅贤
我是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扶贫工作队队长杨子湘,现兼任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甘招镇西赤里赤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西赤里赤村是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对口帮扶村。我作为第一批扶贫干部人选,于2014年7月23日驻进西赤里赤村,至今驻村扶贫已3年零3个月。在村里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和这里的乡亲们朝夕相处,让我从陌生到熟悉以至现在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包括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乡亲们那一张张质朴的脸庞。西赤里赤村现有7个村民组,466户,1720口人,人均土地面积2.5亩,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这里因为土地贫瘠,种植品种单一,且十年九旱,至今仍是贫穷落后的村庄。工作队驻村工作以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校师生的全力支持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的感悟,思想得到了提升,心灵得到了净化。
思民意,解民忧,情字当先,实干为本
工作队驻村后,从开展调查入手,先后走访了300多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600多人次。我们住在普通的村民家里,点大灶,睡火炕,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平均每个月驻村27天。春节时,农历小年那天我们才回家,正月十二就返回村里。因为村里困难,没有交通工具,为了村里办事方便,我和爱人商量,把新买的40多万的私家车开到村里,为村里跑项目、办公务。这辆车我媳妇孩子都没开过一次,可我却在村里修路的时候用来拉水泥,种地的时候用来拉化肥、农药,还带村民去县城看过病,里程表从驻村时的3000公里到现在已经达到9.5万多公里,可谓全身心融入西赤里赤村、融入村民之中。村民家中有大事小情,我们第一时间到位;谁家有矛盾、闹纠纷,我们尽力解决;不管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是新发生的事情,我们绝不回避、不推脱。驻村三年多,共解决各种矛盾、纠纷50多起。
记得来喀左后,我牵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抗旱。2014年,辽西北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干旱,60多天没有下一滴雨,地里的玉米叶子已经枯黄。工作队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旱情,解决旱灾。
村子东部的五组,共有60多户居民。我们来到五组时,在村头遇见几个在树荫下纳凉的村民,见到我们来,有的村民和同行的村妇女主任宋文娟同志打着招呼,并用陌生和疑问的目光打量着我们。宋主任赶紧向村民介绍我们,说我们是驻村工作队的,大家一听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有的说你们都管啥事啊?是不是看看就走?还有的说你们真能帮我们解决困难吗?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今年都旱成这样了,我们有现成的井却浇不了地,你们能解决吗?”语气中对我们缺少信任。
老人说的浇不了地的井,是三年前土地平整时配套打的,水量很好,电缆也已经接到井边,但不知什么原因没给接上,村民也不知道找谁解决。我立刻联系镇里负责扶贫工作的刘耀贤副镇长,请他协助解决此事。下午,我们到镇里当面向刘斌镇长、刘耀贤副镇长详细汇报了这个情况,刘斌镇长当即找到有关人员提出要求,有什么困难尽量克服,先让老百姓浇上地再说。
隔了一天,我和队员张晓龙来到五组查看水井接电的落实情况,半路遇见五组村民王荣学、马春等几个人,正推着小车拉着管线往地里走。看见我们,老王放下手中的小车,热情地握住我们的手说:“杨队长啊,真没想到,前天向你们反映的情况,昨天就来人把这井的电接上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是办实事呀!”我说:“井能用了,你们赶紧浇地啊”。村民马春说:“电是接上了,但管线有漏水的地方,没好意思再找你们,正在自己想办法呢。”听到这儿,我们就跟着他们一起查看漏水情况。一共发现有2处漏水,找到了漏水的原因。
我立刻开车带村民到县城购买配件,更换阀门。队员张晓龙负责联系镇水管站,说明漏点情况,请专业人员速来维修。
地上的漏点换上新阀门就解决了,地下的漏点在地下一米五深的主管线上,我和队员张晓龙同村民商量,大家拿来锹,就在泥里水里一锹锹地挖,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漏点挖了出来,此时大家脸上身上都是泥水。没过多一会儿,镇水管站的同志也来了,他们更换了地下漏水的管线。两处漏点修好后,合上电闸,一股甘泉撒着欢儿扑向干渴的大地。50多亩干旱的玉米得到了及时灌溉,当年秋收时玉米增产5万多斤,增收5万多元。
通过这件事,村民开始信任我们,觉着工作队不是来支花架子,摆秀腿的,是用真情做事、用真心解决问题的,这正是“旱情无情人有情,甘露浇出信任花”。
我在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在单位又从事过4年基建工作,这些知识和经历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仅仅修路一项,我自己画图、做预算,为了节约经费,我组织带领村民自己干,我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可以当瓦匠又可以干力工,哪里缺人就顶哪里,真正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做。修路时,所有的材料都堆放到公路上,为防止夜间水泥丢失,我和工作队张晓龙轮流在料场值班。当时正赶上端午节,我爱人去探望,她也陪我在料场值了一夜的班,我的私家车就当做工地夜间值班车,我和爱人住在车里数了一晚上的星星,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端午节。
路修好后,村民提出安装路灯。当时,学校投入的34万修路款已经花完,我就通过私人关系找同学、朋友帮忙筹集路灯材料。当村民张俊龙看着我爬电杆安装路灯时真诚地说:“真想不到,你们这些大城市的知识分子也能干这些粗活、重活,看着你们真心实意地工作,我们这心里暖乎乎的,多少年都看不见像你这样的好干部了!”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是真情和实干,赢得了全村男女老少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入村以来,我们就是这样心里装着村民,身体力行,实干为民。我相信,只有实干才能让百姓们信服,只有实干才能让村民看到希望,只有实干才能践行我们的承诺,也只有实干才能彰显共产员的先锋本色。
定目标,亮承诺,精准扶贫,实效为基
工作队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迅速开展帮扶项目,公示我们的承诺。驻村以来,我们为村里添置了一套天气预报广播系统;新钻和改造浇地水井7眼,新增水浇地3000亩;安装路灯65盏;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投资30多万元,为6组7组修建一条1200米长、6米宽、两侧带护坡和边沟的村路。另筹资4万多元,为三组修建了一条长310米的水泥路,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筹集42000元资金,用于救助贫困学生34人、低保6人、重症癌症患者2人。
2015年春节前,我们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为16名单亲儿童发放“温暖礼包”,让单亲的孩子穿上了羽绒服,背上了新书包;2015年春节过后,工作队为村里争取到1000亩地膜,价值6万元,减轻了村民种植滴灌玉米的负担;为了搞活庭院经济,购置5000棵果树苗分给村民种植在房前屋后;为关心村里老人生活,我个人还多次自掏腰包为村里82岁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康玉珍买菜买肉,八月节还特意为老人送去了两盒月饼。
在此基础上,发挥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学优势,开展智力扶贫,推荐13名村民免费上大学,为美丽乡村的长远建设做人才储备和干部培养;重视培养年轻人入党,每年发展一名积极上进的年轻新党员,还有9人写了入党申请书;工作队还为18名家庭困难、成绩优秀的初、高中学生争取每人1000元助学资金,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工作队自掏腰包购买了音响、扇子发放给村民。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人在文化广场载歌载舞。工作队积极争取扶贫资金33万元,改造村民危房11户。
根据喀委办发〔2015〕43号文件要求,2015年11月份,我村对扶贫对象开展了再次精准识别工作,这项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工作队全程参与并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2次、村民小组会议6次、走访农户320多户,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了“两公示一公告”。工作中,我们坚持四步走:吃透文件,领会精神;入户走访,掌握民情;精准识别,民主选举;政策透明,结对帮扶。
经过上述过程,西赤里赤村183户、608人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全部落实了帮扶责任人。每年暑假,学校都组织各支部书记、处长进村开展“一帮一”入户对接活动。三年来,职工捐款13万余元。精准扶贫,落地有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上项目,做规划,合作双赢,创新为源
在上级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和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下,通过全村建档立卡户的积极配合,村里专门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组织的合作社——喀左县顺丰南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4月10日正式成立。合作社的217名社员全部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截至目前,已经召开了两次全体社员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办法,民主选举了合作社经理人选。在喀左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合作社租了240亩土地,给贫困户每人分了一亩,并与朝阳大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签订了南瓜种植合同,成熟南瓜3毛钱1斤,干粒粘玉米1元1斤,豆角1元1斤,以上述价格签订了回收合同;驻村工作队所在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提供11.04万元的种地资金,贫困户不用投入种地成本即可进行生产。初步形成了国家政策扶持、帮扶单位资助、村党支部牵头、龙头企业带动、全体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科学管理 “六位一体”的帮扶局面。
2016年,合作社一共种植了200亩南瓜套种玉米,40亩豆角,豆角收获后二茬种的是油葵。在合作社的精心管理下,当年合作社人均分红1200多元。这里介绍一下我们是怎么为增加收入去卖青玉米的事:说起采收青玉米,大家可能要问,前面不是签订了回收干粒玉米的合同吗?怎么改卖青玉米了呢?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当我们得知卖青玉米比卖干粒收入高以后,我就找大地公司的韩总和他算一笔细账,我说我们的社员都是贫困户,多数没有劳动能力,地里的活都是合作社雇人在管理,每干一样活都要花钱,若是根据合同回收干粒,我们要雇人掰、雇人扒、还要雇车从地里往回拉,回来再晾干、脱粒,再雇车运到公司每样都得花钱,整个过程下来要是1元1斤最后连3毛钱都剩不下了,这样我们贫困户还分什么?要是卖青玉米的话就只有掰玉米和运输费用,这样贫困户就可多收入一些,韩总听我这样一说马上就说没问题,就冲你老杨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西赤村贫困户着想,赔点我也认了,其他合作对象可没有这个待遇呀,你老杨是独一份,是你的工作热情和你扶贫的事迹感动了我。就这样我改变了合同,争取到了卖青玉米的机会。
然而,回到现实中来,青玉米也不是那么好卖的。在青玉米刚熟的时候,因为没有销路,我和队员张晓龙就拿了一些去县城的早市卖,从早上5点蹲到8点早市结束,一共卖出30穗,还是5毛钱卖的。拿着卖的15块钱,我的眼泪差点流出来,农民挣点钱真是太不容易了!回到家吃饭的时候,房东问卖的怎么样?我就实话实说,房东听完就说喀左这不行你们去凌源试试,听说那里的熟玉米卖的很好,那的消费水平比咱喀左高,价格也肯定好。我就开上车和合作社经理拉了10袋样品(1000穗)于凌晨2点赶到凌源八里堡蔬菜批发市场,把我们带去的10袋玉米当场卖掉。当我们急急忙忙返回喀左的时候已经凌晨5点了,初战告捷让我们兴奋,忘了饥饿、疲惫和困意。就这样,我们打开了凌源,市场,后来每天在凌源销售青玉米4000多穗。合作社托管的一共有132亩南瓜地套种了玉米,产量大约8万穗,玉米的成熟期也就一周左右,平均每天得卖出一万多穗才行,除了凌源的销量外还得找别的销路。正好那天朝阳电大纪委杨书记一行到我们工作队调研扶贫工作,听说了我们玉米销售有困难后,立刻帮我们想办法,通过杨书记搭桥,我们联系上了朝阳批发鲜玉米的张经理,张经理那里每天可以销售一万穗,每穗5毛,货到付款。至此,青玉米的销路完全打开。去年卖青玉米的利润是2.6万元,是卖干粒玉米的两倍。根据去年的收入情况,今年我们调整了种植结构,增加了利润大的豆角和青玉米的种植面积,今年种了60亩豆角,80亩青玉米,100亩南瓜,另外,今年开春学校投资15万建了8栋冷棚,冷棚内可以种两茬青玉米,亩产达到4000元,预计今年年底贫困户人均分红1300元,比去年增长10%。
回顾三年多的点滴成绩,我们以能为贫穷的乡村做点实事而感到欣慰,为乡亲们做点好事而感到些许的自豪。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实现美丽乡村的梦想需要更多的人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诗人艾青写得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曾几何时我们想过?到底是农村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着农村。这些话题,就留给未来的青山绿水作答吧!
我们将努力缔造一道道美丽的彩虹,把它挂在我们曾经洒过汗水、流过泪水、心中永远深爱着的美丽的西赤里赤村!
本网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