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拟定的四十多天的美国旅行行程中,我将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请关心我的朋友们每天关注我,对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帮我排疑解惑,助我做一个清醒的行者。
参观代顿空军博物馆(美国纪行之十五)
文化信使/邹本殿 编辑/明月
我是一个军机迷,以前常听儿子谈起参观美国空军博物馆的见闻,心里一直很痒痒,能到全世界第一大空军博物馆参观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没来美国前只能在谷歌地球上从空中俯瞰一下这个世界闻名的空军博物馆,看一下博物馆屋顶,想象着里面军机的模样画饼充饥。
来到代顿后并没有马上去参观,因为博物馆离我们住的地方太近了,每天跑步锻炼都能接近博物馆的围栏,美国空军的大型运输机也常从与博物馆毗邻的空军基地起降。到眼前又不着急了,人往往就是这样能垂手可得的东西反倒不着急拿了。
昨天终于第一次走进了博物馆,因为还可能去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因为太近,不用车我自己就能走到,因为不收费甚至连护照都不看所以我可以随时进。只是不懂英文没有翻译玩不转,但咱可以叫花子赶集凑热闹,我准备自己进去在里面最少泡上三整天时间。
前天我去代顿市南部瞻仰了莱特兄弟墓,去凭吊这对传奇式的兄弟。昨天我们进了空军博物馆第一眼就看见了他们所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模型。正因为代顿诞生了莱特兄弟,尽管位置偏僻,由于在飞机史上的重要地位,美国空军还是把空军基地和军事航空博物馆建在了这里。
进了博物馆就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眼花缭乱。我自认为飞机知识还懂得不少,可是到了这里一看原来那些知识还只是幼儿园水平。在博物馆的早期飞机展馆我看到了莱特兄弟飞上天的第一架木制飞机和他们制作的第一个风洞以及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真让我们佩服他们的智慧和动手能力及科学的头脑。从这架木制小飞机的首飞到如今的上百吨的大飞机的自由翱翔虽然没有人类从猿到人的演变历史那么漫长,但也是一个人从幼儿到壮年的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不是崇洋媚外,前几年我也曾经在北京的六环外参观过小汤山附近的我国的空军博物馆,虽然也初具规模,但军机的数量、种类、涵盖的国别范围以及演变的历程都非常有限。毕竟是我们国家的空军建军历史很短,飞机的种类有限。
空军航空博物馆分早期、一战、二战、朝鲜和越南战争、冷战、现代几个部分。在早期飞机展馆中,两台V形飞机发动机和星形活塞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带动螺旋桨等动态模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困扰我多年来的疑惑。博物馆内除了数量众多的各式战机,还有名目繁多的勋章、飞行员用品等实物,这些应该展现的是军人的勇敢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记录着战争的点点滴滴。
参观博物馆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描写也往往愿意记录和叙述感兴趣的东西,不然偌大的空军博物馆20万字也叙述不完。我很关心抗美援朝部分,但人家美国人称朝鲜战争。在这部分展馆的墙上有一幅朝鲜战争动态态势图,图中描述的时间和态势与我们掌握的一样。他们用红色代表朝鲜和中国军队,用蓝色代表着韩国和联合国军。先是红色几乎吞并朝鲜半岛,然后是蓝色几乎吞并朝鲜半岛,后来维持在三八线附近。我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所以对这幅态势图也很感兴趣,还用手机录了下来。这幅图也说明美国还是实事求是的。朝鲜战争是美军唯一没有打赢的战争,尽管中国和美国是平手,但是双方硬件水平差异悬殊,其实美军是失败的。关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有各的说法。我们看到美国参加朝鲜战争的使用的F-86A式战机,它的机头前部两侧各有内藏在机身里的3门航炮,靠近航炮管口的机身已被发射药燃烧熔蚀的发黑,一看就是战争留下的实物。
在二战展馆有一架B-29轰炸机,又称”超级空中堡垒"。这种轰炸机是4发螺旋桨式,巨大的螺旋桨上下桨叶加起来与飞机是一样的高度。它的特别之处就是它在二战结束前夕参加了原子弹实战投掷。在它的机腹下放着一个黄色的奇特的短而粗的炸弹模型,在右侧机翼的前下方还有一个略小的墨绿色炸弹模型,儿子翻译给我说,那分别是1945年美国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这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
在现代展馆我看到了真实的B-52轰炸机。B-52轰炸机又称"同温层堡垒”,以前只是在图片和影像中看到过。这架经历了几十个年代的庞然大物今天看上去仍然壮观。偌大的机库不能让它摆正姿势容身,只能斜着身子停在里面。我查了一下它的资料翼展竟达56米多,比它机身的49米还大7米多,尾翼高度达12米多。这么庞大的机型我找了很多角度才勉强拍下了它的全身照。它可携带约3千公斤各型弹药,在弹舱内和机翼下可挂27吨常规炸弹活核弹,以及12枚巡航导弹、一门20毫米六管航炮。最大航程16000多公里。仅飞行距离就令人咋舌。我们知道这种飞机最多的是在越南战争期间实行地毯式轰炸的经历,这么大的载弹量让我们看到了它完全胜任执行这种战斗任务。B-52轰炸机从1955年装备美国空军到今天已经服役整整60年了,比我的年龄还大,据说还能服役30年,可称得上是长寿老人。
我喜欢边参观边写下一些东西,因为能够防止忘却,还有能写下一些现场感受。但这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做到的,既要有条件写又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今天时间就很充裕,我一个人走进博物馆边走边看边思边想,累了时或是有灵感时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写一会,反正时间和座位多得是。此时我就坐在B-52轰炸机机头下面供游人休息的座椅上,仰望着黑黢黢的机头和机翼,思考着是多么大的举力或者浮力才能把这么大的家伙送上万米高空呢?放在古代只能是神的力量了。分布在左右两侧机翼上的八个发动机似乎在述说着一切皆有可能。这样大的体积如果停下来要几个篮球场才能放得下。
一战馆没有什么可看的,因为我们对那时的飞机及空战历史不熟悉,也不感兴趣。在二战馆我在中美两国结盟共同反对日本法西斯的展台前驻足良久。1942-1945年美中两国空军共同承担的世界空运史上最为艰难的鸵峰空运通道,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虎队第14航空队参加了保护航线的空战。飞虎队的战机上涂有鲨鱼的卡通标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里有陈纳德将军的军服、手枪等实物,还有许多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和民间赠送给飞虎队的许多中文证书和奖章、银行支票等,形象直观地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的历史。
在现代馆,我们看到了美国空军当今正在服役的F-22和F-15战机。F-22是美国第4代隐形战斗机,内置弹仓,超高音速巡航,二维矢量涡喷发动机,最高速度可达2.3马赫,3倍音速,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它的超强速度、超强战斗力和超强的隐身能力。仅内置弹仓就可以使因悬挂武器而增强雷达反射波的因素降低了很多。但它1.2亿美元的高昂费用已令美军难以承受,据说美国空军已终止了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采购计划。在它的身旁放着它的发动机,齐头扁嘴的怪异形状让我颠覆了一直认为的飞机发动机流线形圆柱体和圆筒进气口形状,我这次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单维矢量和二维矢量。对如此先进的军机能够放在大庭广众之下向人们展出,不能不说是一个航空大国的风度和底气。
在现代馆我们还看到一架怪异飞机标牌上标明是B-36J型飞机,它的八个螺旋桨式装在与机头方向相反的,而还有四个喷气式发动机的喷口是向后的,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参观时有几个讲汉语的学生模样的青年也在议论此事,大概他们也都是航空迷,说得也很在行。他们说这款战机的引擎是独特的,采取推进式,不像前置螺旋桨是前拉力。但原有的六个螺旋桨发动机由于推力不够,飞机起飞重量大,滑翔距离长,需要很长距离的跑道,因此,飞机转场受到很大的限制。后来又加装了4具喷气发动机,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起飞的滑翔距离。两具喷射发动机一般的巡航时通常保持关闭的状态以节省燃料。这样它的发动机就达到了10个。最大飞行距离能达到16000公里,翼展达到70米,是当时最大的洲际轰炸机,该机已经于1959年退役。
在现代展馆我们还看到了B-2型轰炸机,它幽灵一样的面孔很容易想起大海里的蝴蝶鱼,三角形的机身涂满暗灰色,特殊的机体和涂层据说几乎可以散射掉绝大部分雷达波,达到其隐身的目的。据说它的造价昂贵,一架飞机的价格达到24亿美元,一公斤飞机机身的重量是一公斤黄金价格的6倍,那庞大的机身真实是价格不菲,难怪全美国空军才仅有区区21架。它可以携带核武器到达全球任何地方。
在现代馆的上方,悬挂着两架现代无人机,不知是实物还是模型,是模型也应该是按1:1的比例制作的,如果是实物则应该是无人机的壳体。大一些的是"全球鹰”无人机,身材略小的是”捕食者"型无人机,"捕食者”型无人机应该最先进,机翼下悬挂着导弹、火箭弹等武器数枚,看来应该是不单单仅用作侦查通信用途,还应具备一定的打击和攻击能力。
在异国他乡语言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一个人逛展馆既有好处又有弊病。好处是人生地不熟无人打搅,可以自由自在地逛。不好的是不懂英语又没有翻译无法看说明,也无法交流。到航天飞机上看驾驶舱,一名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向我打招呼,因为人比较少估计是搭讪,看我完全没听懂他只好摇摇头走开了。后来我准备照相,不知道允不允许,我知道”Photo"是英文照相的意思,就用生硬的单词试着问他是否可以?他点点头意思是可以,这样我得以留下了一张航天飞机驾驶舱的照片。
这个当今世界排名第一的空军博物馆尽管有着广阔的空间,但容量还是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需求,像"空中霸王”C-17运输机和”大力神"C-130”运输机这些大型的正在服役的军机只能露天在室外展放。在展馆的一侧目前正在扩建一幢新的展览场所,听说建好后还要展出退役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那时的博物馆将会增加更多的看点。
航空博物馆太大,飞机太多总数达到300来架,还有各种导弹、发动机、运载火箭等展品。两天的时间只是看了个皮毛,今天又在里面参观了5个多小时,连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我很想看以看那怪异的U-2高空侦察机,找遍几个展馆也未能找到它的身影,回来一问儿子他说在空中吊着呢,弄得我很郁闷,因为在上面吊着的飞机。想记录的东西太多,不能再写了,再写就变成写兵器简史了。太阳西下时,也到了博物馆闭馆的时间,只好与这座内涵丰富的博物馆作别。
[责任编辑: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