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从挤村现象看美国人的择业和择居观念(美国纪行之十九)(邹本殿)

摘要:我到代顿开始就注意到了我们住处不远的一片奇特的房子,房屋跨度不到3米,房宽10米左右,看着很像一台公共汽车的形状长短。

  在拟定的四十多天的美国旅行行程中,我将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请关心我的朋友们每天关注我,对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帮我排疑解惑,助我做一个清醒的行者。

从挤村现象看美国人的择业和择居观念(美国纪行之十九)

文化信使/邹本殿 编辑/明月

  我到代顿开始就注意到了我们住处不远的一片奇特的房子,房屋跨度不到3米,房宽10米左右,看着很像一台公共汽车的形状长短。我每天早晚锻炼都要经过那里,一直琢磨着这房子为什么长得那么怪,但百思不得其解。

  我到了这里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外,语言不通想搞清楚点事情很难。尽管我明知想搞清楚的事纯属于吃饱撑得没事干的范畴,但我还是想方设法去搞清楚。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我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华人,这位自称是福建闽侯人的老弟,在那附近开了一个小超市,所以,对那里的情况知道的还比较多。

  尽管这闽东人说起普通话来舌头很大,但我还是听懂了我所想要了解的东西。原来这个地方叫挤村,英文译音也是"挤"的意思。这些奇特的房子有一百多户,具体常住人口不详,如果按每座房子三口之家计算也要有千人以上。从在这个村落单车上下的人数看,很多家庭人数都不止3人。这里地盘不大,但人口还不少,房子很密集但还谈不上拥挤,也许相对于其它社区住宅的分散和人口稀少,人们才把这里叫做"挤村"。

  闽侯人说,这个小社会的居民们来自于美国各地不同的地方,他们居住的面积虽然狭小但也不乏富人。当地人也说不清楚这些人从何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哪些不知名的地方来到这里的,大概当初是看着这里风水好生活方便,就在这里定了居。最初可能只有一两户人,后来是几十户,逐渐发展到今天的这个规模。

  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些人最初到这里时都是乘着自己的房车来的,也许当时并没有确定就在这里定居,后来发现这里很适合他们居住才有了长远打算。他们把车停到适合长久居住的位置,把轮子支起来,用厚木板在房车外面造成简易的木头房子,一个汽车屋就造好了,木屋的门和窗都与汽车门窗的位置和大小一致。再在门前支起一方防雨淋防日晒的铁棚,汽车住宅就大功告成了。从房车演变成的汽车房虽然有些窄小,但有了汽车本身的隔温保温又加上后附加的木制外套,保证了这种房子既保温又隔热。

  曾经进入过这些住宅里的闽侯人说,里面空间虽然狭小,但由于设计安排的合理,床铺都是白天折叠收在墙壁上,晚上拉开睡觉,所以看着房内的空间并不狭小。我们看到现在这里仍然有新居民进入,几辆房车已经停在附近的空地上,还没有实施由房车到车房的过渡。汽车房子有这样的好处,房车外面加上了一个壳体,可以保护车子被风吹雨淋,延长使用寿命。什么时候不想在这里继续住了,拆掉木板开上车就走,车走家搬。由于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多,车房的数量也就不断增加,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村庄。

  这让我们想起了过去看印度电影《大篷车》时的那些吉普赛人,一个始终在迁徙着的以卖艺为生的民族,他们为了生存始终向能为他们带来收入的地方迁徙,目的非常明确。我们国家的鄂伦春族过去是以游猎为生的,他们更简单,就是每人一匹马一个睡袋及简单的生活用具,他们的目的也明确,哪里有猎物就向那里迁徙。随着国家动物保护法规的健全,这些鄂伦春和赫哲等游猎游渔民族也都开始了定居生活。我国的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目的也是为了保证牲畜有丰美的牧草可吃,有甘泉可饮。

  而居住在挤村里的美国人迁徙到代顿这个既不能放牧又不能打猎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美国人是个爱搬家的民族。据说,美国人一生平均要搬十几次家。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税收少生活成本低、更换了工作,甚至哪个地方的餐馆多味道好,都会成为美国人搬家的理由。美国人热爱家庭,人到了哪里,家就必须迁到哪里,房子可以换,家可以搬,就是一家人不能异地居住。

  美国人换工作比较频繁,即使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工作,也从来不跑通勤,都要举家迁往新的工作地居住,这在美国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情,因此很多美国人都有因工作而搬家的经历。美国人的先祖从欧洲移民到北美时,就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现代美国人也继承了这种精神,哪里生活好,哪里有发展,就把家搬到哪里。

  美国人的爱好搬家和我们中国人的不愿意搬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记得一个故事,说国内一个记者到西北某地一个偏僻贫瘠的农村去采访,遇到一个穿着破羊皮袄正在放羊的青年人,问他为什么放羊,青年说,“挣钱"。又问,挣钱干什么,答曰,"娶媳妇“。又问,娶媳妇干什么,又答,“生娃"。记者还问,生娃干什么,回答还是放羊。这样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再放羊周而复始,一代又一代的低品质生活循环,永远也不会跳出贫困的圈子。如果出于一些低级动物的领地意识和出于传宗接代的本能需要可以理解,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如果仅为了传宗接代,祖祖辈辈维持着低收入的无任何幸福而言的低层次生活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我们在国内看电视时曾经看到,西北有的地方干旱缺水,农民们宁可去二三十里的地方去背水也不想把家搬到离水近一点的地方去,甚至当地政府提供优厚的补贴资金,想协助村民搬迁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也很难吸引和说服他们。这很符合中国那个古老的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中的愚公形象,宁可祖祖孙孙去挖挡在门前的大山也不愿意离开那块交通不便的地方。为什么愚公不能改变一下思路放弃挖山而搬家呢?之所以那样做,可能是不愿意遗弃祖先遗留给他们的那方世代居住的家园,也可能是恐惧离开熟悉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受人欺负,还可能是认为搬一次家比背一次水麻烦很多,总之还是传统观念问题。

  美国人搬家不怕麻烦,甚至乐此不疲。儿子的美国同学对我说,美国人刚参加工作时收入不高,一般是租住小房子,工作几年收入高了点就立刻换租大一些的房子,等有钱付首付款了就贷款买房,收入再增加了,毫不犹豫地把小房子卖掉再买大房子。如果再发达了进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就搬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住。我到美国来之前就听儿子说,他有一个美国同学家原来居住在俄亥俄州的格林菲尔,后来又举家迁往遥远的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等她父亲在维斯康星州找了一份新的工作后,他们又举家迁往三千里里之外的维斯康星州。去年又说可能还要迁回格林菲尔,举家搬迁听起来就像出趟差一样随便。

  我那时就很有疑问,这样迁来迁去的手续不麻烦吗?在我们国家搬一次家光是到公安局办户口就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情。但人家说,美国没有派出所、村委会等管理机构,美国人也没有户口,美国公民每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就自动成为了那里的居民,自动享受当地的社会福利待遇。美国的各级政府是从机动车辆管理处获得公民信息的,在美国几乎每个公民都有驾驶执照,美国关于驾驶执照的规定,是驾驶人员每到一个地方超过15天就必须到机动车辆管理处登记,所以美国人搬了家就会到机动车辆管理处登记变更住所的信息,机动车辆管理处有了驾照人员流入流出的详细信息,当地政府也由此了解了本地居民的情况。

  美国人爱搬家无非就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为寻找就业机会;二是为方便子女上学;三是离婚率高导致搬家频繁;四是迁居自由,搬家简便。美国迁居不受任何限制,不必经过任何人批准。搬迁容易,也很方便。美国人极少有人终生从事一个职业或呆在某个公司工作到退休,因而也很少有人会落地生根、一劳永逸地在一个地方住上一辈子。所以他们经常跨市、跨州去应聘新的工作,因此搬家是常事。美国人也有望子成龙之心,要为孩子选个好的学区,从小学到中学像孟母三迁一样,这样也促成了频繁搬家。如我们熟知的美国著名将领麦克阿瑟的母亲,就曾为了儿子的前途而不断地搬家,儿子在哪读书就把家搬到哪里,麦克阿瑟到西点军校读书后他母亲也把家搬到西点镇去陪读直至毕业。

  从生活差的地方向生活好的地方流动,从收入低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流动,从教育条件差的地方向条件好的地方流动是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穷则思变"、"树挪死,人挪活"这些国人视为经典的成语和俗语被人家美国人运用的很好。而我们国人很多却是"人穷志短“,记得前些年我们去一个偏僻的农村去访贫问苦,家里男主人因病早亡,家里连糊窗户的纸都没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姑娘还穿着露大腿的裤子,家里的房子也有些倾斜,穷的程度不堪言表。当我们提出给这个姑娘安排个工作时,她母亲竟然说一个姑娘家到外面去不放心,最后拒绝了我们的好意,只接受了我们带去的粮食和200元扶贫款。可想而知,这种观念是不可能脱离贫困的,如果她们能果断地搬出那个穷山沟,支持姑娘进城创业,估计那种贫困状况会很快得到改变的。

  我们从芝加哥到代顿的路上,多次看到有搬家的车辆。一个大型平板车拉着一座体积不算小的木头房子,按我们国家的标准应该是超高和超宽很多,但人家仍然也在路上以不太慢的速度招摇前行。要是在我们国家这么个大家伙连收费口都进不去,但人家的高速没有收费口,进出高速的匝道也都不窄,所以都畅通无阻。我们还遇见一个大型皮卡车,车上用胶合板自己钉成一个简易的加高加宽的货箱,上面拉着一台老旧的宝马轿车,在轿车周围还拉着不少生活用品。我们超车与这辆车并行的瞬间我看清楚了开车的是一个白人老太太,扎着个头巾犹如一个狼外婆的卡通形象,后排座上放着大包小裹,肯定是在搬家无疑。我和她对视了一下,从她忧郁而迷茫的眼神上看她生活并不富裕,此行也许是投奔儿女,也许是与子女关系不睦返回故乡,也许从此就去流浪,总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据说,为了应对频繁搬家的现实情况,很多美国人选择把家安在车轮子上,居住的时间稍长一点,就像挤村的村民那样在原地把房车封闭起来。一些开发商也参与为房车规划建设永久性营地,规划房车社区,铺设道路,建设供水和排水系统以及供电线路等生活必备的设施。停车场的各种居住条件具备后也就成了那些居民们相对固定的住址。他们可以不交房租,但要向开发商交纳停车费用。据他们说美国的好多地方都有挤村一样的汽车集中社区,以满足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为了吸引更多的汽车住宅买主,开发商积极创造更方便的条件,提供安详宁静的居住环境。

  我们看到挤村的汽车住宅虽具有临时的性质但也并不是杂乱无章,是有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停放之地。社区内看不见垃圾污水,晚上灯火通明,说明汽车社区能够保证正常的水电供应,污水和垃圾排放等都是有严格管理的。汽车住宅周围的草坪修剪得平平整整,坊间道路也通畅干净,与其它普通固定住宅的社区一样整洁美丽。

  我们的观念和美国人不太一样的是以房子作为构成家庭的基本要素之一,有家就要有庭院,没有房子的家总感到是在漂泊之中。所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为了房子有的家庭可能要花掉一生的积蓄。在哪里买了房子就预示着在哪里扎了根,不遇到太重要的事一般不会搬家,这就是很多人在一个地方居住直至终老的原因。工作相对稳定也是中国人不愿意搬家的一个原因,中国人有了一份好的工作一般轻易不会放弃,有的两地分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搬家。一是舍不得家中的房子,二是又不舍得放弃好的工作。宁可苦熬着,夫妻思恋着,也不去想着为了团聚换份工作或去搬一次家,实属观念问题。如果中国人也像挤村的居民一样弄一辆房车宅在那里,长时间生活在狭窄的空间里,相信有一半的人抑郁得会疯掉。

  其实国人这种观念也是传统习惯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都有思乡、怀旧、重感情的情结,不愿意离开亲人,不愿意离开朋友,不愿意离开世代在一起居住的老邻旧居,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观念,不太容易改变。除此以外,崇尚敬业、爱岗、奉献的朴素本质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的国人具备忠于职守,甘愿自我牺牲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许多的军人、地质、远洋等岗位的人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奉献青春,不惜牺牲家庭生活的幸福。

  在我与这个闽侯人交谈的时候,走过来一个美国小伙子加入了我们的交谈。小伙子说他今年38岁,原来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一家电器公司做管理工作,年薪6万美元,但他不喜欢这项工作。前年年初辞去了那里的工作来代顿学习飞机驾驶技术,已经取得驾驶资格,现受聘于一家企业飞运输机,年薪4万,家也随他迁来。他说,新的职业虽然比原来的工资低很多,但心情舒畅,因为他感到这才是为自己而活着,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工作。据说,美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都持这种就业观念。这种就业观念也促成了他们的择地居住观念。

  相比之下,绝大部分国人的择业观念就不那么乐观了。人们择业首先是追求利益、福利和权力,很少考虑个人的爱好,也不考虑个人的天赋,经不起权力和工资待遇的诱惑,甚至为了这些可以放弃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由于这种择业观念缺乏来自于人的内心天赋灵性的原动力的驱动,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对个人、对集体都不会有好处。国人这种择业观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择居观念,所以,除了短期的季节工和随着气候变化异地季节性流动的人群外,中国的人口的绝对流动量是很小的。当然,国人择居观念还受户口管理体制、繁杂的建房审批手续和几十年不变的土地使用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挤村的出现也可能与附近的一所学校有关,紧邻挤村就是当地一所不错的中学,不排除有些居民是为子女就学而来的。如果哪一天挤村的哪一个居民又在其他地方聘到了工作,或孩子们又有了更好的学校就学,或是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如意的伴侣,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拆掉房车周围的木板开上房车带上家中的细软和宠物踏上新的征程。如果在挤村的后代中再出现如爱迪生和莱特兄弟一样的名人,或是再出现一位总统等估计连个故居也无法找到,他们在挤村居住的那段历史就只有用文字来描述了。

[责任编辑:立军]

小链接
  邹本殿,出生于辽宁省建平县。经济师,现供职于辽宁朝阳供电公司。系辽宁省社科联工运学会会员,朝阳市作协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长期以来,结合工作实践从事理论研究,并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有30多篇论文在《中国工运》、《中国电力工运》等刊物发表。先后有十几篇文章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辽宁省总工会、东北电力工会一、二、三等奖,其中5篇连续5年获辽宁省总工会一等奖。业余创作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散见《辽宁电力报》、《抚顺日报》、《辽西文学》等报刊。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