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我眼中的美国汽车文化(美国纪行之二十)(邹本殿)

摘要:正当我们国内把小青年们在自己的小轿车尾部涂抹上去的“别嘀嘀,你越嘀嘀我越慢”、“别吻我,我怕羞”等诙谐语言视为汽车文化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把汽车文化的外延扩展到专门为汽车乘员服务的更广泛的领域。

  在拟定的四十多天的美国旅行行程中,我将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请关心我的朋友们每天关注我,对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帮我排疑解惑,助我做一个清醒的行者。

我眼中的美国汽车文化(美国纪行之二十)

文化信使/邹本殿 编辑/明月

  正当我们国内把小青年们在自己的小轿车尾部涂抹上去的“别嘀嘀,你越嘀嘀我越慢”、“别吻我,我怕羞等诙谐语言视为汽车文化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把汽车文化的外延扩展到专门为汽车乘员服务的更广泛的领域。来到美国后已经体会到了汽车文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

  汽车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我个人理解认为应包括汽车本身的设计制造、外观的样式、发动机性能、内饰风格等方面的概念,也包括为汽车服务的道路、信号标识、停车场地的建设和设置。还有的就是驾驶者为自己爱车的个性化装饰以及喷涂的图案短语等。更深层次的我也理不太清,概括一句话:有关汽车设计、生产本身和保证汽车使用的一切设施以及渲染与汽车有关的事物、服务于汽车及驾乘人员的行业等等都应该是汽车文化的范畴。

  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衍生出了许多新生事物,汽车艺术、汽车影院、汽车旅馆,也包括我昨天文章所写的汽车社区等等,总之,汽车已经渗透到发达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

  在美国的商业模式和商店的布局结构已经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看到无论是在芝加哥还是在辛辛那提或是在代顿,除了一些小型生活超市(我们国家称小卖店)在城市中心或居民集中的区域偶尔能见到外,其它的大型生活超市几乎全分布在市区之外。这样就形成了在城市里冷冷清清、城外热热闹闹的现象。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在平常日子里我们夜晚去代顿市区,除了行进着的车辆外几乎不见人影,也很少看见正在营业的商店。而开车出市区七八公里外的远郊则分散着一片又一片的商业区,而且这些区域都灯火通明,商店外停车场车辆停得密密麻麻,超市内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大型商店除了周日下午5时关门外,其它时间也都营业到晚9点以后。大型超市则都是24小时营业,我来这里后除了圣诞节时超市关门停业一天外,还没有发现有不是24小时营业的大型超市。这就是汽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营销观念和购物观念上的变化。

  汽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功能的调整,增强了城市的向心力,让城市逐渐变成办公区、工作区、休闲区,而生活区和居住区则大都转移至郊外。美国人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调整,而我们国内的人们还没经历过这种调整,这包括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则更想像不到。我在国内时在旅顺开发区居住的时间较多,那里是旅顺建设的新区,依山傍海,景色宜人,就是商店小了点也少了点,很多在那里购房的业主天天在网上怨声载道,天天叹人少,天天喊商店远,他们认为小区每天都应该像市场一样,小区里应该建个沃尔玛才好,其实这种观念完全失去了在风景区购房的意义。旅顺市区的沃尔玛、新玛特等大型超市距离小区最远的也只有十公里远近,按照美国人的营销和购物理念完全在他们所能接受的理想距离之内。

  我们的居民出现这些想法,一是我们的汽车占有量较少,特别是很多老年人还不会开车,这样,居住地离商店远一些没有车确实不方便。二是不习惯于出门没有商店的居住环境。一些在城市繁华街区居住惯了的人们,习惯了想吃啥出门就买啥,想用啥门口商店就能有啥的居住环境,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理想中的天堂式的住宅,一旦改变就感到非常不适应。恐怕这些已经是美国20年前的观念了。国人喜欢一天买多少吃多少,貌似天天吃新鲜的,其实你根本不知道一些食品在商店就已经放多少天了。我们看到美国超市很多购物车都很大,他们一次购物都装的满满一车,完全能装整个后备箱。咱挣人民币的不敢与人家挣美元的相比,每次进超市只能少买一点少买几样,大大的购物车就装那么一个小角角,但少买就得天天进商店,到头来花钱一样多。其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应该学学美国人一次进超市购物多买一些买一次就能多吃上几天的做法。只要家中的冷冻冷藏设备有足够的空间完全可以这样做,这样住得离超市远近都无所谓了。估计美国的市民们肯定也经历过类似的阵痛,但现在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如我在国内旅顺居住的小区和国内的绝大多数市民的目前观念,到美国是完全适应不了的,因为美国几乎没有走路就能去商场的地方,非依赖汽车不可。这些当然都是汽车文化带给城市结构变化和商业布局的自然调整,其中也包括人们的心理调整。

  美国有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之称,汽车的保有量居全球首位,差不多每家都有一两辆车,即使是拿低保的穷人也是如此,因为没有汽车就无法生活。

  汽车文化发展了,步行文化必然要萎缩。大连的旅顺南路是一条长30多公里的快速公路,但两面都有连续不断的宽敞的人行道,因为我们国内都是步行文化。而美国的一些快速路的两边很少有人行道(城区除外),最长的也是在居民区附近很少有超过一公里的。特别是出了市区没有人行道的地方也不能走公路边缘,只能走公路附近的草坪。走路只能去附近的路边店,那里只销售矿泉水面包一类的小食品,想买一瓶牛奶都买不来,因为人家小商店压根就不经营。出去办事走路时时胆战心惊,因为有的路段比如桥下没有路肩和草地,只有从柏油路边上走,高速行驶的汽车就与你擦肩而过,有时会惊出一身冷汗。到远一点的大超市买东西少一点拎着往回走还可以,如果大包小裹地拎着东西人家汽车里的人会像看动物一样看着你,因为在这里不但没有拎很多东西走路的,就是空手走路的人都看不见,人都在汽车上。

  人们出行对汽车的依赖就派生出许多汽车文化。汽车旅馆和汽车影院我们早就听说过,大概我们在80年代就从文学作品中知道了,但这次来到美国却没有找到机会体验一下如何消费。对于近年新出现的汽车餐厅、汽车超市和汽车银行等这次还是有所体验。观摩到了营业和接受服务的全部过程。我前几天在《穿越印第安纳》一文中已经谈到过关于美国的汽车文化,那次已体会到城乡分布很广的汽车餐厅的快捷和实用。近几天来我们又实践了几次,汽车开到快餐店入口处,迎面就是一块各种快餐和套餐图片、名称和编号的展示板。驾驶员只需摇下车窗对着位于驾驶室一侧的对讲台报出所需要的快餐或套餐编号就实现了订餐,再到第一个窗口付款,然后到下一个窗口取餐,一两分钟就完成了交易的全过程。尤其是在紧张的旅行途中,这种汽车餐厅极大地方便着旅行者,既不影响赶路又不至于没时间吃饭而饿肚皮。美国的饮食简单,既使是停下进到餐馆(中餐馆除外)也无非是那什么几种吃喝的样数罢了。

  汽车超市比较简单,超市中间有一个车辆可以开进开出的门洞,汽车直接开进去,门洞两边排列着各类商品,需要什么店员给拿什么,然后就在车上完成取货交款结账的全部交易过程。汽车超市特别方便人们夜间和遇到恶劣天气时购物,可以不用在室外停车再走进商店,省去了上上下下和找停车位的辛苦,不必承受日晒雨淋,尤其在深夜也很安全。但这些商店的品种相对单一,只限购买小东小西比较简单的生活用品,稍复杂一点的商品还是需要去大型生活购物超市。

  汽车银行则犹如加油站一样的带有棚盖的开放场地,每个车位对应一根直立的金属管道。金属管道上有可视对讲视窗和传送罐出入口。办业务时在汽车上与银行内部的营业人员对话说明业务种类和要求后,按提示将银行卡和存单等有关手续放入输送罐内,大概是靠气动的原理将其传送到银行柜台。然后在对话中提示和回答办理业务的项目、需求和交易数额等,输入密码等程序则通过设在金属筒壁上的按键完成。柜台业务员办完业务后会把现金、银行卡及票据等通过管道传回,用户清点核实后交易完成。汽车银行对于用户所取的现金安全和人身安全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地避免用户离开人工窗口回到汽车前这个期间遭遇意外的可能。

  汽车影院则纯粹是休闲娱乐的消费场所,观众把自己的汽车开进露天电影院,坐在各自的汽车里通过调频收听和观看露天电影。这是随着汽车工业高度发达后所衍生的汽车文化娱乐方式之一。汽车影院不仅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娱乐休闲的场所,也是情侣们共享浪漫的港湾。在开阔、露天的环境中,隔离在汽车里的情侣们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尽情地享受独特浪漫的私密空间。我们只是进到场地参观了一回,并没有实际体会到坐在汽车中观看电影的意境。

  我们国家的汽车文化也在持续的发展中,譬如高速收费口的ETC通道,加油站中的自助式加油服务,各大品牌汽车的车友俱乐部等等也都陆续出现了,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在我们国人的眼光里,无论是汽车餐厅和汽车超市还是汽车银行,都会被认为是为懒人提供服务的场所。我们国家的人口众多,汽车保有量虽然远远不及美国,但汽车总量大的却非常惊人。我国中等以上的城市连行车拥堵问题和停车问题都解决不了,如果再发展汽车餐厅或汽车银行等必将需要具备很大场地的新兴服务网点,估计都要排成长队,不但短时间内买不上快餐,甚至你想退出等待交易的车流都很困难。汽车文化的发展给当今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记得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人对其城市人口健康状况普查时发现,日本国民在普遍使用汽车代步的20年时间里,平均身高降低了2厘米,说明人的下肢因依赖汽车步行少而出现了退化。据我观察美国人恨不能每一步路都能用上汽车,城里乡间几乎见不到跑步锻炼的人们,连散步的也没有。我上次误接近空军基地他们问我从什么地方住时,听说我已经走了十多公里,那个空军军官惊讶的表情夸张,说你怎么有这么好的体质,其实我每天走路都要远远地超过这个距离。美国人锻炼都去健身房,但我在晨练和晚上跑步时路过的几个健身房几乎见不到在那里锻炼的人。再者说,健身房内的空气怎能与洁净的大自然空气媲美呢。我经常看到,一些美国的中年男女走路都非常困难,双腿几乎难以支撑那肥胖的身躯,完全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除了他们的偏甜食、好油炸食品和饮食无节制外,与他们依赖汽车很少步行有直接关系。

  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要随之派生出一种新生文化,这种文化的出现无不会受到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影响。只是有些民族只注重文化的表象,而有些民族更注重文化的内涵罢了。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年代中国的自行车盛行,当年曾是人们居家过日子的四大件之一,自行车使用的普及也因此而产生了自行车文化。那时买个新自行车很多人都会用五颜六色的胶带缠裹的严严实实,自行车都快报废了也不把胶带打开亮出本色。人们只知道某人骑的是“飞鸽”、“永久“或是”凤凰“牌,但根本就没看到过这些有名的自行车的本色是什么样。就像我们过去农村的大人们给孩子做了件新棉袄,为了怕孩子把新棉袄的面子弄脏,就在表面缝上一层旧布,结果孩子穿衣服破损太快,很多孩子会把旧布与新棉袄一起穿飞,所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这孩子从来没穿过新衣裳。可见,这种文化观念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也让本色的美感缺失了。这些年中国民众的小汽车多了起来,中国式的小汽车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很多人都把车的坐椅用各种材料的质料和花色的垫子包起来,以至于别人都没看过他的车子座椅的本色,越是真皮的越是贵重的包裹的越是严密,以至于无法让人们看到其富贵的真容。车上挂的吉祥物晃晃荡荡。车身喷涂上的警句、小动物图案等千奇百怪,令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有人还给车辆贴上对联,走在农村的路上可能无人见怪,但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而作为汽车生产和汽车使用大国的美国人购买了汽车后,则不会在车内加任何垫子、饰物等内饰,车外观也保持着出厂时的原貌,没有丝毫装饰。美国人崇尚的汽车文化就是本色文化,如果车内车外被掩盖掉了本色,在美国就会变的很另类。美国人的汽车除了汽车出厂前的设计和制造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理念外,多出一点原装以外的内饰和外饰都是与美国的汽车文化格格不入的。当然,汽车表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只是皮毛,真正的汽车文化绝不仅仅是这些。

  不知道美国人对汽车文化发展到这一步是喜还是忧,城市的向心力对于遏制城区的无限扩大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人们不再追求把居住地点和生活区域向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靠拢,人们会更青睐既空气新鲜又生活方便的乡间居所。先进的汽车文化所带来的服务快捷和办事程序的通畅也提高了办事效率,但也加快了社会节奏,这种快节奏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也会派生出许多现代文明病来,比如整天宅在车里和宅在家中极大地缩小了社会交往面,由于经常足不出户身不离车造成生活习惯的慵懒,长此以往会直接带来体能的下降,影响身体健康等等。

  随着我国居民汽车拥有量的不断攀升,汽车文化时代不可避免地会到来,在汹涌的汽车文化大潮的冲击下,对于我国国民而言,无论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因汽车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功能的调整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出现。

[责任编辑:立军]

小链接
  邹本殿,出生于辽宁省建平县。经济师,现供职于辽宁朝阳供电公司。系辽宁省社科联工运学会会员,朝阳市作协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长期以来,结合工作实践从事理论研究,并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有30多篇论文在《中国工运》、《中国电力工运》等刊物发表。先后有十几篇文章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辽宁省总工会、东北电力工会一、二、三等奖,其中5篇连续5年获辽宁省总工会一等奖。业余创作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散见《辽宁电力报》、《抚顺日报》、《辽西文学》等报刊。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