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拟定的四十多天的美国旅行行程中,我将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请关心我的朋友们每天关注我,对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帮我排疑解惑,助我做一个清醒的行者。
繁华的移位(美国纪行之二十五)
文化信使/邹本殿 编辑/明月
都说美国的城市非常繁华,过去我们在电影里、电视里、报刊中,看到的美国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城市的街道人头攒动,车辆川流不息。更有一些这个国家的盲目崇拜者们把那里视若人间的天堂。然而,到了美国才知道,电影就是电影,电视也只能是电视,那些崇拜者们见识的也可能只是美国的大城市,并不能代表城市的全部。电影和电视里的繁华美国确实有,但中小城市好像与繁华不太搭界,即使有些中小城市也曾经有过繁华,但如今已不能同日而语了。
繁华哪里去了?市井间的夜晚难觅灯火辉煌,黑黢黢的一片如同空城。商店哪里去了?城池几乎不见商铺和人的影子,静悄悄的让人倍感空寂。这是我对美国芝加哥以外的夜晚里城市的印象,可能因为芝加哥属于中心城市,商业模式结构调整比较困难,所以城乡的传统差别没有完全被颠覆。而代顿市虽然在美国城市中已属较大,但由于市区所占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功能和商业模式调整就走得比较快,所以置身市区时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城市的繁华,也可以说是有城无市。
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区域称为城市,城市应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有医院、学校、商店等设施。叫城市就应该比村镇繁华,这是人们普遍的观点。而城市繁华的标志应该是人口众多、市场繁荣、高楼林立,我们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前城市繁荣的概念还有工业发达、交通便捷一说。而从词面上讲城市就是由"城“和“市"两个字组成,城为城池,市就是市场,我们国家有些城镇的形成就是因先有市场尔后才发展成市的。而今天我们看到的代顿则是传统的城乡概念颠覆的比较彻底的城市。
晚上走出住处,我会有两种视觉,近看城市中心的上空一片昏暗,而远看城市周边的天空则被灯火映照的犹如晨曦一般。如果你不刻意地去记方位和地标就那么漫无目的信马由缰地行走,你会发现灯光昏暗车少无人的地方一定是城市,而灯火通明车辆川流不息的地方肯定就是商业圈里的城郊。呈现“东南西北天皆亮,唯见城中夜幕暗”的独特景观。
我不止一次地在晚上坐在车里出去游荡,有时行驶在70号或75号联邦高速公路上,有时又进入675号州内高速,有时又环行在绕城高速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把城市郊区分割成不规则的条条块块。高高路基上的高速公路上的高视角,让灯火辉煌的城郊繁华和死气沉沉的城区幽暗尽收眼底。当离开高速走入蛛网似的普通公路时,更如穿行在都市的中心街区,当一片繁华过去进入茂密的原始森林间的公路以为商业区已穷尽时,猛然间一片新的繁华又从森林的尽头跃出,复又进入另一片繁华之中。代顿市的繁华已经完全移位到了农村的近郊,还有继续向远郊发展的趋势。
仅沃尔玛大型连锁超市在代顿周边就有十多个,究竟有十几个当地人可能也不清楚,纵横交错的各类公路看上去眼花缭乱,当地人看着估计也会迷糊。他们普遍都用GPS定位,定位到沃尔玛目的地之后哪个最近就去哪里,也不管大小。还有很多与沃尔玛一样大小的Meijer、Korger超市等,这类超市中文怎么翻译也不太像沃尔玛那样容易搞准,这些大型超市都是24小时营业,而且大部分超市内部营业面积都超大,最小的也有沈阳站前沃尔玛超市的两倍以上大小。还有美国著名的梅西百货连锁店等,美国国内各大品牌的商品几乎在这里都有专卖店。这些商业圈好像分类都很清楚,生活超市、服装皮草商店、家具商店、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商店等都各成体系,买哪一类的商品必须到哪个区域去,很难找到购买服装鞋帽的地方同时还能有购买食品和就餐的地方。有一次我去一个服装商业圈没有带水,在偌大的5个档区的商圈里竟然没能买到一瓶矿泉水,一直坚持到逛完后才跑到另一个商圈买上一瓶水喝。我也很纳闷,代顿市只有人口20多万,流动人口又很少,这么多的商店那么多类别的商品能有多大的购买力呢?但哪次进商店都很少看见有冷冷清清的场面。
我一直对这里的城乡差别很感兴趣,通过反复观察揣摩和与这里的留学生交谈了解,认为商业区外移至郊区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原因。
在郊外低廉的土地租金可以降低商店的建设和经营成本。美国的土地高度私有,农村的土地大都属于少数农场主,农场的土地由于主人的耕种能力有限,闲置着的土地很多,所以,土地租金都特别低廉。我看到代顿的郊外尽管很多土地已经被别墅区、商店、工厂和居民区所占据,但仍有大量闲置的空旷土地。我看到一个在建的大型商店,基础就是那么几十个水泥柱础,然后是跨度七八十米的拱形钢梁,排排钢梁形成整个商店建筑的骨架,然后以薄砖和保温夹层铁皮为墙,以铁板和木板为顶,一座大型超市就建成了,这样的建筑成本是非常低的。
代顿是一个19世纪中叶就建市的老城,城市中心地段虽然不拥挤但也没有多余的地方建商店,在城里建商店即使经营者出高价也不一定能让原住居民搬家。而在郊区可以拿到很大面积的土地来建设商店和开辟停车场。由于经营成本低,所以商品的销售价格就可以更多地让利给购买者,反过来又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光顾商店,使销售收入不断扩大。想一下如果在市中心建设和经营商店,昂贵的土地租金成本会加入到商品里而转嫁给消费者,必然会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买卖双方都不会得到更大的实惠。
美国公民的选择居住区的观念差别很大。昨天,我到代顿远郊的詹姆斯小镇,看到到处都是造型别致的别墅式住宅,与代顿市几个市郊方向的富人区相似。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新鲜,又靠近小迈阿密河谷,是一处非常别致的地方。美国的城乡居民居所的格局是:很多穷人住在城市里,中产阶级住在郊区,富人则住在小镇,所以美国的小镇是富人的天堂。而这种居住观念和居住结构实质上就造成了社会购买力向郊外和远郊分散的状况。
我们中国人都迷恋城市,往往居住在小城市里的人们都向往大中型城市,大中型城市的人们向往中心城市和发达城市,农村的又向往县城或更大一点的地方,归根结底都是城乡差别造成的。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比一些偏僻的农村人要超前几十年。有钱的人大多数都在城里,离市中心越近越好。比如我们朝阳市,就围绕着转盘街那么一块小地方,反复拆迁、反复建设,扒了建,建了再扒,扒了又建,有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反复拆建都已超过三次。就是因为商业区大都集中在那里,所以人们才把与那块地方毗邻的住宅奉为最理想的居住地,以在那片地方拥有一套住宅而引以为自豪和富贵。我们国人的这些居住观念也是造成商业圈占据在城市中心位置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我国居民的私家车辆有限,商店如果都建到郊外就会出现人们来去的不方便,人光顾的少自然商店的效益也不会好,所以就形成了人和商埠都向城市中心挤的现象。这些年大批农民工进城,又造成农村村庄的移位 ,很多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很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人口的锐减,甚至有的村因为没有生源连小学都办不起来,商店也开不起来,一片萧条的景象。而城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住宅区不断扩大,城区呈现无限度地膨胀趋势,市场、商店甚至道路都拥挤不堪。
美国商业区分散在郊区还因城市的治安状况有关。我在代顿和辛辛那提看到,城市里都分布着大片的黑人区,在黑人区居住的人很少有大一点的住宅,大都是像我们国家过去那种杂居在一起的筒子楼,每家只有很小的门窗,可以想象的到里面的居住环境如何差了。黑人拥有车辆的比例也很低,郊区的的房子租金又高他们住不起,所以只有蜗居在城市的这些公寓里,出门也只有去挤条件差又没有准点的公交车。所以,穷人居多购买力有限的地方开办大型商店肯定没有市场,所以这又是商业区转移到郊外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说美国早期也和中国一样,也是富人住城里的市中心,穷人住在山沟和偏远的地方。后来随着黑奴的解放黑人渐渐移入城市。黑人多了居住环境变差了治安也乱了,所以很多白人不得不撤出市区。我们前天路过代顿市的黑人区,有两户房子已被大火烧毁,黑洞洞的门窗看上去很恐怖,边上新竖起一个牌子,儿子说牌子上写的是禁止携带枪支入内,一般频发治安案件的区域都会禁止人们携带枪支入内。美国虽然强调人权,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白人还是不愿意和黑人做邻居。随着城里的黑人增多,有经济能力的白人移往郊外的也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如今穷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外的局面。
但在一些大城市,这种城乡差别逆袭的现象就不很典型,我在芝加哥时就看到密歇根大道附近的市中心繁华地段有很多高档住宅区,里面居住着很多看上去很富裕的白人。那里市中心虽然没有很大的生活超市,但一些小型超市和大型的名品商店还是分布不少。黑人只是集中居住在城市西南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纽约等大城市因还没有去过所以还不能下断言,应该不会与中小城市完全一样,因为纽约的市区分布广大,在这个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如果也像代顿一样把商店都建在远郊也不现实,因为那样会给市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责任编辑: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