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记忆之——蒙古族的过年祭祖
文化信使/武云鹏 编辑/立军
生在蒙古族自治县的我也是蒙古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幼便知道当地的蒙古族人们的过年习俗与当地的汉族人们有些不同。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九这天,蒙古人便提前一天举行隆重的过年仪式。家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你是身居他乡距离多远的游子,还是同村居住分家立户的孩子,在这个时候都要齐聚到自己的老人家里吃这顿团圆饭,这顿饭象征着和谐团圆,家族兴旺,感恩与尊敬!而且在吃团圆饭之前每个大家族都要举行一个,对于每家每户来说都是最为隆重的仪式----祭祖。
祭祖仪式开始之前,需要做许多的准备活动,有的需要提前几天就开始筹备了。我家是先由母亲将煮熟的肉和做好的鱼等食物切下来几小块,放在小盘子里。母亲告诉我说:“这是给祖先留下的叫‘上份儿’,等祭祀的时候用。”然后母亲又用剪刀,将做衣服的边角料裁剪下来几块折成半圆形,颜色要选不相同的,意为给先祖们做的新衣。父亲会将早已买回家的不同的馃子装满了几小盘,要知道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里馃子可是奢饰品,烟、酒、茶叶物品等祭品更是必不可少的。
蒙古族的祭祖仪式不同于汉族,需要到坟地去祭奠,我们都是在离村落不远的一个旷野里“邀祭”,即邀空祭拜的意思。那时也不解地问过父亲,为什么要在旷野上祭拜,父亲告诉我说,这是由于我们是游牧民族决定的。因为一年四季居无定所,先祖在哪里仙逝,也就只好在当地埋葬,只能留下一个标记而已,所以蒙古族祭奠先祖时不能到埋葬地去祭拜,不管游牧到何方,只要向着那个方向,邀空祭拜,先祖们便有知了。
齐聚旷野上的族人们,先在地上画一个大大的圆圈,意思就是先祖们的院落,然后将祭品放在其中。圆圈有一个开口,开口的方向朝向祖先逝去的方向,所有人都朝向那个方向毕恭毕敬地站立后,每家每户便开始向那个方向先敬香,后烧纸,然后我们小兄弟几个便开始远远地燃放二踢脚,比试着谁家的多,看看谁家升的高,燃放爆竹的意思是告知先祖们今天家里过年的消息。再由我们家族中的长者——我的三爷说一些祭文,尽管当时三爷说的是蒙语,但是我们也能囫囵半片的听个大概,意即过年了,我们后人给先祖送来了酒、肉、衣服等用品,送来了钱可以在那边买东西用,并将家族里这一年发生的大事情告诉先祖,同时要先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着家族人丁兴旺,平安吉祥。祭祖仪式的最后,是所有人都朝向同一个方向给先祖们磕三个头。每次祭拜后父亲总是将馃子留下来几小块,回到家时,分给我们几个兄弟姐们,并告诉我们说是先祖留给子孙们的福荫。
就这样从儿时的记忆里走过了几十年,而宣读祭文的人由我的三爷换成了我的父亲,再由我的父亲换成了我的三叔。一代一代地传承着这种祭祖的仪式,也只有在这时一个大家庭才能够得以团聚,不论你身在何方,都要回来参加家族里的祭祖仪式,都要回家来吃上这顿团圆饭。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都会把旅游、吃年夜饭当做春节的主题,却往往淡忘了春节还有一个更重要主题——祭祖。有的人以为,先人在世时已尽孝心,再做祭祖没有必要;还有的人会以为祭祖是迷信活动,与现代气息不符等等。熟不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在开元之际祭祖的传统,其本意就是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怀念、感恩、传承之意。就是要告诫今人:我们的一切来自祖上的哺育、教养与恩惠。我们要懂得:感恩是为人的本分,报答是做人的责任。人们在祭祖这一时刻,面对先人往往能反省自己,解读心灵,怀念所有对家庭与社会做过贡献之人,同时更会立志做一个不负先人厚望、努力发展自己、德行兼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