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阳网】记忆中的北票南山舍宅(魏长生)

摘要: 有人说,人老了就容易有这样的特点:现在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对此,我深有感触。因为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喜欢怀旧了。

记忆中的北票南山舍宅

文/魏长生 编辑∕繁花似锦

  有人说,人老了就容易有这样的特点:现在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对此,我深有感触。因为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喜欢怀旧了。

  我从小生长在辽宁北票南山舍宅,对舍宅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所以,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五十年前的辽宁北票南山舍宅。

  记得在六十年代,南山舍宅的人居环境是北票最好的。住在这里的人们曾比喻说,如果把南山比作北票的“中南海”,那么,舍宅就是“钓鱼台”。当时的南山舍宅四周都被高高的砖墙围着,东西南北留有四个门。东门和西门为正门,中间的大铁门走车,两边小门走人。南门和北门为便门,从南门走,出门就是南山运动场,从北门可走小道,跨铁路去街里。从综合指标上看,南山舍宅在防洪、排水、抗震、就医、上学和出行等各方面,条件和位置都是最好的。

  南山舍宅的绿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舍宅院里到处都是树,有的成行,有的成堆,有的成片。特别是大树多,有大杨树、大柳树、大槐树,还有苦丁香、柏树、刺梅等等。尤其是那成片的山桃树和山杏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一片片粉白色。看着那满树盛开的的桃花、杏花,感觉大自然特别美好,在幼小的心灵中,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遐想,用现在的话说,叫中国梦。那时,舍宅院里各家之间都不垒墙,用绿篱、灌木相隔,各家还有一个小菜园。房顶都是人字架,室内是木地板。记得有一次从北票矿务局办公大楼的四楼往南山舍宅看,只能见到高高的大水塔,其余全是树,确实有一种“人在树中,房在林中,小区在绿中”的自然和谐之美。

  南山舍宅内的休闲娱乐和生活设施,在当时看,也比较齐全。舍宅院里建有两个花园、一个俱乐部、一个游泳池,还有幼儿园、独身宿舍、机关食堂和南山子弟小学。每个地方都留下了儿时的记忆,每个地方都有过美丽的风景,每个地方都特别值得我留恋。花园内设有假山、凉亭、鱼池和长廊。长廊约40米,上面爬满了密密的山葡萄,里面摆放两排长座椅,是夏天纳凉的好去处。真是初春有鲜花,酷夏有绿荫,金秋有枫叶,寒冬有松柏,并配有花窖。在花园后面还有一个果园,每当秋天的时候硕果累累。机关食堂的门前是一个十字路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的中间是一个喷泉。夏天,水池里荷花盛开,荷叶漂在水上,黑色的、红色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秋天,水池外长着一圈像灌木一样众多的枫树,有的变黄,有的变红,远远看去,像是一个金黄色的花环。小俱乐部一式两用,每周一至周五是图书馆,周六晚上偶尔举办一次舞会。那时候,还没有电子琴、架子鼓和电声乐队,人们就用手风琴、小号、长号和大鼓来伴奏。五十年前,我还小,但我感觉当时人们利用星期六晚上跳舞,是在解除一周的疲劳,是在追求一种快乐,而不象现在有些人搞娱乐活动是在寻找一种刺激,是在追求一种享乐。

  北票是一个移民城市,人口来自四面八方。民风淳朴,相容性好,主要原因是有无数的外地人,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人员到矿务局工作,汇集到北票,还包括在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分配到北票矿务局,其中,很大一部分居住在南山舍宅,这也使南山舍宅的文化知识档次提高,人们都以在南山舍宅居住而有荣誉感和自豪感。

  从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南山舍宅的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的布局被打破,毁绿建房,私搭乱建,大树遭到砍伐,围墙陆续被拆除,原来的南山舍宅已经面目全非,被戏称为北票的“六工村”,记忆中的南山舍宅逐渐在北票消失了。

  建筑是历史的标记。有时我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如果当初那些大树不被砍伐;如果当时有关部门严加管理,没有那么多的私搭乱建;如果当时对原有的布局加以保护,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改造;如果当时对南山舍宅能够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南山舍宅可能会是北票地区最好的小区,那段历史也能记录下来。可惜,世界上只有结果,没有如果。

  南山舍宅,你是我记忆中一个永不消失的梦。

[责任编辑:雅贤]

【本网声明】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