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姻缘一线牵 家庭幸福天地宽
文/杨金霞 编辑/明月
1999年7月,我结束了朝阳一师的四年师范生活,回到家乡——喀左县十二德堡乡。当时归乡财政开支,因为经济紧张不接收毕业生(我们本来是包分配的),无奈,我只好去一个离家10多里地的村小代课。二妹在二师与我同时毕业,但是她经同学介绍了对象,春天就订婚,毕业后直接去建平工作。等了半年,分配的事遥遥无期,二妹的公公就把我介绍给建平县老官地镇的一个小伙,当时老妈有百般的不舍,但是为了工作也别无选择。
我和丈夫在2000年3月份相识,一个月后就订婚了,可以说是“闪电式”,建平这里的风俗是订婚之后就把公公婆婆改口称“爸爸妈妈”,因为从相识到订婚这一个月期间公公婆婆给我打了很多电话,总是嘘寒问暖的,我改口并不觉得别扭。我还清楚地记得,订婚那天亲戚朋友比较多,我挨桌满酒,但是最后没有给公公婆婆满酒改口(这不是我的原因,是领我们满酒的人的失误)。吃完饭后,我们娘家的亲戚张罗回家,我自然也跟着回去(得上班呢),这时候公公婆婆不让我走,要留下来“认亲”,还是二妹的公公见过世面,他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让我给公公婆婆倒杯水,顺便“改口”,我叫了“爸爸妈妈”之后,公公婆婆的脸上马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事后,公公婆婆跟我谈及此事,就说他们辛苦了半辈子,盼的就是称心的儿媳妇叫的这一声“爸爸妈妈”。
订婚后我依然在家乡教学,直到暑假后才正式上班。这期间,我和丈夫只见过几次面,他工作忙,我也不能随便请假,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电话沟通。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每次打电话都是我说他倾听,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小伙很靠谱。公公婆婆也是几天一个电话,趁我中午休息时间打到单位去(当时娘家没有电话),单位的同事曾经调侃我说:“咱们学校的电话是你的恋爱专线”。
2000年10月7日,是我一生中的转折点,在那天,我像其他的适龄女孩一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为人妻,为人儿媳的生活。虽然在婆家这边已经工作了一个月,但是那时我没有结婚,婆婆当然对我高看一眼,毕竟是没过门的儿媳妇,什么事都得让着我,我们的关系相处得很融洽。我原来就听说家庭中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也是导致家庭不和睦的最主要因素,所以,我的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我家务活一点不会做,真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是什么样。
第二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准备烧火做饭,没想到婆婆已经把饭做好了,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婆婆说:“以后慢慢学吧,我知道你们上学的都不会做饭,不用着急,以后我教你。”我心里暗暗高兴,还好,没挨批评,从心眼里对婆婆有种敬重之情。婆婆说:“你在家里也呆这么长时间了,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也清楚,咱们不论谁有毛病都当面心平气和地说出来,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这样咱们就不会隔着心了。”
我上班后,家里的一切家务都是婆婆承担,婆婆就让我安心工作。还记得有一次,婆婆去地里干活,我下班回来时她还没回来,我就自己学着做饭。我学着婆婆平时做饭的样子(她做饭时我都在旁边看着帮忙),烧水、淘米、把米放到锅里,但是这时候我傻了,不知道米熟到什么程度才能往外捞,我手忙脚乱地把米捞出来又放到锅里蒸。等婆婆回来时见我把饭做好了喜上眉梢,夸奖我说:“我们金霞会替妈妈干活了。”可是,当婆婆把饭拿出来之后,却发现饭没做熟,她没说什么,不顾自己干活的疲劳又重新做的饭,我真是羞愧难当,这个儿媳简直就是“白痴”。也许是在娘家太懒惰的原因,我几乎什么饭都不会做,更不用说炒菜了,每次家里来客人都是婆婆忙活,我只能在旁边当助手,但是婆婆却从来不对外人说这些事,当别人问我什么样时,她总是称赞我懂事、孝顺。
一年后,我的大女儿来到这个家庭,婆婆的负担更重了。我坐月子期间,因为奶水不足,女儿总是哭,晚上婆婆和我轮流抱着哄,白天她还得招待来随礼的客人。更令我感动的是,我坐月子时候的衣服都是婆婆亲手给我洗(包括内衣),如果母亲给女儿洗衣服似乎理所当然,但是婆婆却没有那些顾虑,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婆媳也是连心的。婆婆的举动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孝敬她呢?
我们当时有很多地,我对地里活怎么做也不会,虽然也跟着去地里忙活,但是干得比婆婆慢很多,而婆婆却开玩笑地说:“我对外人有吹的了,我们金霞文武双全。”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干活更起劲了。
婆婆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我自学本科期间,因为孩子小,白天又上班,只能靠晚上看书,婆婆就主动把孩子抱到他们屋,等孩子睡熟再放到我们屋,经过我的努力,我很快拿到了本科毕业证,这里也有婆婆的一半功劳呀。2003年秋,我被调到了达拉甲小学,离家十多里地,冬天有时候起来晚了来不及吃饭就得上班了。曾有很多次,婆婆在后面追我,让我拿油炒面去学校吃(她知道我的胃不好,不吃饭就胃疼),虽然我不愿意吃那东西(上师范时吃烦了),但是我却不能伤了婆婆的心,只能带上。
2006年春,婆婆意外摔伤,把脚踝骨摔骨折了,打上石膏只能在炕上养伤了,这回全部的家务活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真是有点难以适应(我那时候还骑自行车在远处的学校上班)。在这几年中,我做饭的技术虽然有了长进,但是遇到特别的饭菜还是婆婆扛大梁。我一边上班一般做饭,忙得不可开交,平时以大米饭为主,为了改善一下单调的饭菜,我利用周日烙了一次饼,当我把饼拿到饭桌上时,我大女儿说了一句话,把我们都逗乐了,她说:“妈妈,你终于会烙饼了。”婆婆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还会看事呢。
说到大女儿,还有一段趣事,女儿遗传了她爸爸的外表,长得一点也不像我,在大女儿三四岁时,别人问她长得像谁,她干脆地回答:“像我爸爸。”曾有几个邻居当着婆婆的面说孩子:“长得像你爸爸就对了,别像你妈妈,你妈妈不好看。”婆婆不愿意听了,脸色一沉,说:“她妈妈长得咋那么丑的?我们金霞心灵美,从来不气我,那些长得像天仙似的天天和婆婆生气有什么用?”这些人以后再也不敢评论我的容貌了(可要知道,婆婆当初给儿子找对象时第一看中的就是外表呀),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吧,因为我和婆婆的关系好,她不允许别人说我半点坏话。
2007年,因为需要,婆婆踏上南下的火车,去广州的女儿家带孩子,公公和我们三口人在家,我们既要上班,还要种地,忙得不亦乐乎。婆婆远在千里之外,也惦记家里,我和女儿每周都要给她打电话汇报家里的情况,有时候一周打两次,每次都说半个小时以上。我女儿风趣地对婆婆说:“奶奶,你幸亏有个好儿媳妇,不然你在那里想家得想哭了。”婆婆笑着默许了,因为他的老儿子几乎不给她打电话(丈夫就是不习惯打电话,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心里有数),只能我这个儿媳代替了。
婆婆很有审美观,我每次买衣服,她都当我的参谋,她让我买点好衣服,要穿得像个上班的人。因为我从小家境不好,总是舍不得花钱,有时候,婆婆还拿出自己的钱给我买衣服呢,她没有工资,这可是她女儿给她的零花钱呀。连大姑姐都嫉妒我,说她们每次逛街,婆婆就专门往适合我的衣服上看,还说:“这件金霞穿肯定好看。”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时,她们都说我太幸福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婆婆对我好,我做得也不错,自我感觉良好。在农村老家时,周末婆婆出去串门,我和大女儿就像“跟屁虫”随后就到,邻居见了总是赞不绝口,说我们娘俩关系真是亲。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婆婆的身体也渐渐有了一些小毛病,我当起了她的“家庭医生”,负责量血压,指导用药等。我对婆婆说的话不能说是唯命是从,但大多数都是遵照执行,因为她很少出现指挥失误的事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们好。婆婆常对我说:“哄死人不偿命。”我没事的时候就和婆婆开玩笑,把婆婆哄得很开心,总是乐呵呵的。2009年秋,我们搬进了楼房,不种地了,婆婆就负责我们全家的一日三餐,还收拾屋子,她把这些当做锻炼身体的一部分,她说自己能做就给我们做,等不能做时再让我们伺候她,想让她吃现成的她不忍心。
2010年8月15日,婆婆再次离开家去广州。在此期间,我们多次通电话,我们还借助网络实现了视频通话,看到我们,婆婆格外高兴。我们最长的一次视频通话说了一个小时,也不知道我们婆媳俩都说了什么,反正彼此都有难舍难分之感,这点她的儿子女儿都不及我。我这样做,能缓解婆婆“思家之苦”,我不会花言巧语,只是和婆婆唠唠家常,多叫她几声“妈妈”,她就心满意足了。
2014年10月,小女儿出生,这无疑给公公婆婆增加了负担,如果没有这个孩子,他们可以像其他老年人那样出去锻炼身体,可是为了看孩子他们只能“宅”在家里,只有吃完晚饭和周末才能出去走走。去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按照惯例在总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会上决定人员变动情况,会后村小校长再安排具体工作。我中午回到家,婆婆已经陪小女儿睡觉了,我回来后就让婆婆回自己家休息了。我趁孩子睡觉赶紧备课写教案,可是不到半个小时,孩子就醒了,要是前些年,婆婆还年轻,我会打电话让婆婆来看孩子,我写教案,可是婆婆已经快70岁了,身体不是那么硬朗了,我就没找她来,自己陪孩子玩;晚上,丈夫回来,他干了一天活,也很累,我也没让他看孩子。直到九点半孩子睡觉了,我才开始我的工作,因为第二天总校就要检查,我必须按时完成任务,英语教案还难写,我一直写到零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睡觉前,我情不自禁地在微信里发表了“说说”,“我宁可自己熬夜奋战也不让婆婆和老公受累,是不是特别知书达理,特别孝顺?”第二天,很多人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深信,有了这十多年的和睦相处,我们婆媳之间的感情胜似母女了。我的亲妈生我养我,供我上学,我们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必须用自己的能力去回报她;而这个婆婆妈,要和我们朝夕相处,我也必须尽儿媳的孝心去关心她。在生活中,耳闻目睹了很多家庭婆媳矛盾激化、貌合神离、反目成仇,我觉得她们都没有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对方的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为婆婆,如果用对自己的女儿的感情去关心儿媳,儿媳怎么会不感动呢;作为儿媳,如果用对待自己亲妈的情感去孝敬她,她怎么会不动容呢?
现在,婆婆对我很依赖,有心里话都愿意和我讲,遇到困难也总是第一个找我,我可能是那种“女汉子”性格,似乎什么事都能解决。去年夏天,公公去广州大姑姐家,婆婆家没有水了,她不知如何是好,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看看。我给公公打电话,他说是新交的水费不会欠费,我就把水卡找到,在水表上一刷,水自然就来了,连小女儿都在一旁夸奖我:“妈妈真能干!”公公婆婆毕竟年龄大了,公公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事情不明白,都会问我,我都竭尽全力去帮助他,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这些年一直都在一起过。很多家庭闹矛盾往往是因为钱财,而我们家在这方面却从来没发生过分歧。我刚结婚时,大姑姐还在读大学,我小妹也没毕业,我们的钱不分彼此,既供大姑姐上学,也给小妹寄钱,二年后,小妹毕业,大姑姐继续读研究生,当时虽然也借了外债(那时候工资太低,我一个月才300多元),但是我们全家齐心协力过日子,很快还清。
最难处的婆媳关系我处理得很好,与丈夫的感情我当然做得更好。回首我和丈夫所走过的婚姻历程,很平淡,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更没有现在年轻人的时尚潮流,只是延续了老一辈的从相亲到订婚到结婚的传统。我们没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由刚结婚时负债三万多元到后来买房、买车,直到今天买第二套房子。我们全家齐心协力,共同把日子过到今天这个地步,把钱花到刀刃上,生活宽裕,在吃喝上不怕花钱,生活质量好,身体好,少生病,就能少花钱,这是良性循环,我们始终坚持这个基本原则不动摇。
我和我丈夫,相敬如宾,没发生过大的矛盾,有点小摩擦总能心平气和地解决。自从两个孩子来到世间,我们的责任更重了,我们不但要把孩子教育好,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孝敬双方的父母,让孩子既成人又成才。教育孩子是我的主要责任,老公负责赚钱,为今后孩子上学打好经济基础。他因为自己没考上学,所以对两个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让自己当反面教材去教育大女儿,所以大女儿从小学到现在的高一,学习上没让我们操过心,成绩一直还不错。
曾经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我念了一回师范不找个有工作的,为什么不负责任地把自己嫁了出去?我对他们的疑问莞尔一笑并不回答,其实幸福的真谛不在于地位、金钱、名利等,而在于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当初,我的确是为了尽快分配工作来到建平的,但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三考察的(妹妹的公公是媒人,他也是经过调查的),因为婚姻大事毕竟是一辈子的事,不能草率行事。
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在结婚之前见面的机会都屈指可数(当时他在理石矿工作特别忙)。但是,通过近20年的磨合,我们对彼此的性格脾气都了解得差不多了。遇到问题我们都能彼此商量,意见达成一致才去办。他不善言谈,性格特别内向,所以我是内也主,外也张罗,身兼多职的,我们属于“互补型”吧。其实,两个人走到一起,携手相伴,的确是上天的安排,“千里有缘来相会”,我们两家的距离没到千里,但是也有400多里之遥。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份缘,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让那些不理解我的人对我的选择刮目相看。前些年,丈夫开出租车拉着公公、我和大女儿上下学,2013年公公退休,大女儿初中转到内蒙古就读。这几年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出租车的生意不太景气,丈夫就找了一份开装载机的活去外面打工。这样,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顾小女儿,还要关心公婆的身体。作为长女,我离娘家最远,回家的次数也最少,觉得亏欠父母很多,我只能每天给父母打电话,并按时给他们寄钱,让两个妹妹常回家看看。虽然丈夫没有正式工作,只是初中毕业,但是我选择了他不后悔,前方的路还很长,我们会一直这样走下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让我们这对平凡的夫妻成为最好的伴侣。
一晃我走进这个家庭快17年了,生活中的一幕幕,尤其是和婆婆之间发生的一切,让我难以忘记。娘家离婆家400多里地,能找到这样一个好婆家,有通情达理的公婆,老实本分的丈夫,还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我知足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都说“家和万事兴。”而我要说,只有建立了浓浓的婆媳情,深深的夫妻爱,家庭的气氛其乐融融,我们生活起来才能舒心,工作起来才能顺心,孩子成长起来才能开心。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只有家庭和睦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目标当然指日可待了。
我没有做过惊天地动的大事,只是尽了一个妻子应尽的责任,做了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情,给两个女儿做了称职的母亲,为我的学生做了负责的老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不辱于“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赵盼]
小链接
杨金霞,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十二德堡乡,1999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普师中专班,现在就职于建平县老官地镇小学,平时喜欢写作,曾经在《朝阳教育》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英语学困生》。